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章 欲求虎贲三千人

第二百一十二章欲求虎贲三千人陈家庄的覆灭之是个开始,楚行很快便在地方富户的帮助下,覆灭了数个为富不仁的地主。当然,这些站在救民军一方的富户,也不可能一直看戏的。虽然救民军不扰民,但是想只站在救民军身后吸血,或者作为中间派看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楚行会与他们招募青年才俊。至于这些所谓的青年才俊,是否真的有才华,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重要的是让他们战队。当然,还有一部分缘由,是让这些年轻人作为人质。毕竟救民军做的是改天换地的大事,这些地主阶层,不论好坏,都跟救民军在最开始时,不是一伙的,如果没有人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背后捅一刀。楚行这么做,目的就是恩威并施。你们可以跟着救民军一起改善生活,但是你们也休想首鼠两端,毕竟你们的娃娃在救民军手里,如果你们干出卖救民军,你们家里的娃娃第一时间会离开人世间。当然,表现优异之人,也会获得官职。在楚行看来,用权利和死亡威胁一个人,并不会让一个人真心实意的跟你走到一起,楚行希望看见的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双方利益一致,大家才会真的并肩作战。跟这些肉食者讲什么,民族大义,讲什么,解救贫苦大众,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跟他们讲升官发财,绝对可以完美的契合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诚心实意的做事。一旦做了救民军的官,掌握了属于救民军的权利,享受了东镇庙的福利,一切都不一样了,哪怕救民军的福利没有大明多,哪怕救民军不能跟朝廷官员一样肆意的欺压百姓,但是这都不重要了。因为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加入救民军这个大家庭,就会变成朝廷的死敌。如果有朝一日,朝廷兵马破了东镇庙,抓了楚行,这些官员也休想活命。所以为了利益,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与楚行并肩作战。很早楚行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他被逼无奈,做这群山贼的舵手的时候,他就清楚了。反正他也下不了船,如今他的心态,就是将船员搞得多多的,将船打造的大大的。大家一起风雨同舟,谁都别想下去。钱进是这样,赵汝才也是如此,前些日子,赵汝才还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觉得效忠于救民军,是背叛朝廷,背叛他的信仰,可是实际上呢?该给救民军做的事情,他一样要去做。楚行现在只要这些人为自己做事,他根本不管这些人是不是诚心实意。反正救民军会越来越强,他们早晚有一天,会真真正正的爱上这里,愿意为这里付出一切。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了朝廷的掣肘,楚行搞的有些轰轰烈烈,一连走过四五个乡镇,便灭了七八个为富不仁的大地主,被迫派遣子弟加入救民军的大户人家,有十五六户,这让胡爷有些担心,会不会破坏救民军的形象,引起激烈的反抗。楚行是不会告诉他,越是穷人,革命性越强。这些有万贯家财的豪富之家,才不会轻易折腾呢!他们只会四处下注,谁获胜他们跟着谁混!你只要给他们一线生机,他们就不会轻易反抗的!自己做的这点事情有啥?人家鞭子国,搞个扬州—十日,搞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没见有几个人诚心实意的反抗。而楚行所作所为,比起他们来说,真的是温和多了。而且也不是仅有索取,还有得到呢。楚行之所以将地主阶层,分为不同的成为,就是为了降低他们的反抗之心,在自己的辖区内,降低矛盾。当然,不论如何,走是有人怀念追随大明帝国,骑在百姓身上作威作福的日子,喜欢享受豢养农奴的快乐生活,对救民军反抗。而对此,楚行则会毫不犹豫的对其进行铁血镇压。老子已经对你们让步了,你们不识抬举,对不起必须干你!老子可以善良,但是你必须在老子规定的界限内善良。不安于做救民军子民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当然,楚行其实从心里,还是比较喜欢跟救民军对抗的地主的,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势力而,而且比较耿直,比较好消灭,他们的粮食和物资,都可以运回大山,土地可以分配给救民军。最怕的就是那种,表面上臣服,背地里连儿子都不要了,非要搞事情的奸邪小人,那才是防不胜防。为了扩充军队规模,楚行首次在大山之外,广泛的招纳兵员,和先前的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虽然依然是精挑细选,但是楚行预计选拔兵员会在两千以上,争取让自己的兵力超过三千人。哪怕楚行觉得,钱进的思路并不可取,但是占领青州府附近的乡野,是楚行要做的事情,而且这么多县,单纯依靠一千来人肯定是不够的。楚行需要的是更多的精锐兵力,此外楚行还会要求各个县建立基层组织,由六部和大都府共同搭建基层组织,管理这些百姓。同时还要在每个县的乡野,建立县勇团练,名义上是对抗土匪,实际上是与朝廷对抗。这样,地方军事组织,加上救民军的精悍力量,就可以用来抵挡明军后续的进攻了。为了保证这次大规模的征兵,而且征兵的素质过关,救民军再一次提高了待遇。但凡加入救民军者,不仅仅给予安家费,还会发放一百五十斤粮食,同时还会酌情分配土地。别以为一百五十斤粮食不算多,甚至折算成银两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对于那些家里吃不上饭的家庭来说,一百五十斤粮食,那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可以让这个家庭支撑很多时间。而饷银也可以寄回家里,让家里有稳定的收入来援。此外,救民军将士战死的抚恤,也素来是非常不俗,可以保证一家人的基本开销,若是立下功勋就更好了,因为立下战功,也会分配钱粮和土地。同时,救民军本身的待遇,也极其吸引人,每天可以吃三顿饱饭,而且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吃到肉和鸡蛋。这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简直有致命的诱惑。楚行观察了许久,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一天让士兵吃三顿饱饭,这些青州百姓,就敢为你卖死力。此外,便是极其诱人的分田制度了。救民军虽然没有将所有的地主都得罪死,但是每个村庄都有荒田,都有闹事的地主,再加上战乱,土地会变得没有那么稀缺,救民军分配给军人土地,会激发救民军整体的向心力。只要参军就可以分得田地,但是如果想要保住这些土地,就必须保证救民军不灭亡。因为明王朝可不承认救民军给这些士兵们分得的土地的合法性,一旦救民军完蛋了,他们所获得的这些田地就会是瞬间化为泡影。而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能够有一份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土地,这些士兵就得拼命作战。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为救民军作战,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作战!楚行设计出来的募兵条件,可以说是瞬间激发了众多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踊跃应募的状况甚至超出了楚行的预料,在之前的几个村庄里,每到一个村庄都至少会有不少人应募,而且这还是在宣传不怎么到位的情况下,而后续几次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楚行看着这么多人来应募,脸上终于是浮现了笑容,有这么多人来应募少说也能挑选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合格的士兵,这样搞下去不用多久自己的两千人扩军计划就能够完成了.在招募点外,楚行在胡爷等人的陪同下看着下头的军官们正在挨个挑选士兵,此时胡爷走进了一步道:“大王,我们的招募条件是不是可以再提高一些,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恐怕今天就得招募上百人了,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