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决战的机会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战的机会被人家一记直拳,打掉了莱州府。再加上今日的交锋,孙元化已经对救民军的战斗力非常清晰了。这是一支组织极其严密,战斗意志异常高昂,战术装备都极其先进的队伍。他身边儿的顾问团、雇佣兵指挥官,看了救民军的战术之后,都一直摇头,告诉他,“救民军的战术,在他们西方,甚至可以横扫一般的小王国了。”

孙元化是正儿八经懂得兵事的。举个例子,宁远城的修建之中,就使用了他的牛角型射击,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火炮的射击死角。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军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胜利,孙元化都是默默付出过的。而且孙元化目光极其长远,他刚一升任登莱巡抚,就开始命令葡萄牙工匠制造火炮,只是没想到,救民军起来的那么快。但是即便是准备不够充分,孙元化也不认为,救民军可以强悍道可以击溃自己所统帅五万大军的地步。孙元化甚至觉得,如果这帮人,真的那么强悍,就应该去打燕京。既然他们想要拿下莱州、登州,就证明救民军也很虚弱,他们需要通过扩张的方式,增加实力。“拿下莱州、登州。”

孙元化正在思索,忽然意识到什么,内心升起一股极其强烈的不祥的预感。但是旋即他又压下了内心的这个恐怖的念头。“不至于,不至于,救民军刚刚打完王徐寨前所之战,怎么也要修整一番的,而且他们也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猜到自己今天会抵达莱州城,不合理,不合理。”

他的这个预感,是认为救民军极有可能在附近早已经埋伏了下来,想要打一个埋伏!甚至在这里,彻底剿灭自己这一部的兵马。但是这个预感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明军也是有侦骑的,刚抵达莱州府城的时候,明军的侦骑就已经是非常详细的搜索了附近五六里的地区,并没有发现此地还有其他的救民军。而从侦骑刚才的报告来看,这后头从东边出现的救民军,也是刚刚赶到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事先埋伏在此地!难道真是巧合?自己刚到呢,就是遇上了救民军?孙元化并不知道,这一切还真是巧合!当然了,严格上来说也不能算是巧合,救民军本来就是朝着莱州府城而来,作为前锋的第三卫比孙元化的明军还要先抵达莱州府城下呢。之所以出现如今的这种复杂情况,那是因为救民军第二上直卫亲军指挥使陈先赟看到了在莱州府城外和明军进行一场战争大决战的机会!而陈先赟更知道,这种机会是大王乃至其他的同僚们苦苦追求的!所以当他看到机会之后,就是毫不犹豫的下令让第三卫牵制,拖延明军进城,给后方大王所率领的主力部队抵达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就在孙元化不知道的地方,楚行此时此刻也是正在率领着主力部队赶路,甚至为了加快速度,救民军甚至主动放弃了一部分辎重部队,宁愿让辎重部队在后面慢慢赶路,也要腾出了更多的马匹、牲口来帮忙炮兵部队加快行进的速度。这也看得出来,即便是想要尽快赶路,但是救民军却是依旧没有放弃炮兵部队,而是尽可能的带上这些火炮。因为这些火炮一旦赶到战场,将会发挥出来巨大的威力!越是大规模的战役,火炮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在这种预计会有十余万人参战的大规模战役里,每一门火炮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威力,都是巨大的!不过为了尽快增援第二上直卫亲军,楚行也已经下令,让李大虎先带着第一上直卫亲军轻装行军,第一上直卫亲军只携带和作战有关的物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莱州府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上直卫亲军这个救民军的绝对主力部队,将会在两个时辰后跨越足足十五里的距离,也就是傍晚大约傍晚之前赶到莱州府城下!部队的正常行军速度,和轻装行军速度,自然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大规模部队的长距离日常行军,平均下来一天大概只能走十五公里到二十五公里左右,嗯,这是建立在部队有完善的运输工具,同时部队的纪律、组织也非常严明,士兵的体能也是比较高的情况下。美利坚南北内战期间,他们的军队算是标准的近代军队了,长距离行军的情况下,每天的行军距离也就保持在二十公里左右,紧急情况下才会达到三十公里。如今救民军的整体素质,自然是和十九世纪的标准近代军队相提并论的,加上莱州府多山地,多丘陵,这赶路也是更加困难。这一天能够走上十公里已经是属于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而现在第一上直卫亲军进行轻装急行军的话,这个速度还能够再提高一倍甚至两倍,花两个时辰的时间赶十五里路,这想要做的话也是能够做得到的。只不过对士兵的体能消耗,对部队的组织要求比较高。整个救民军里,也只有第一上直卫亲军能够做到的,其他的部队或多或少都有所欠缺,而这些部队将会由楚行继续亲自率领赶路,有望在今天晚上赶到莱州府。“爱卿此去,务必要把明军主力拦在城外,不能让他们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