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四百三十章 老乡,查一下黄册

第四百三十章老乡,查一下黄册税务兵这么重要,楚行自然是要重视的,他已经是特地下令税务稽查大队要持续扩大规模,并按照地域设立,初步是每个县都设立一个队,拥有正是编制数十人到百多人不等,直接嫡属于府税务官以及上级税务官员双重领导。同时,大力发展救民会和当地的情报组织,当初朱元璋为什么可以如此迅速的夺取天下,跟他大力发展情报组织是分不开的。什么锦衣卫,西厂,东厂的,那都是大明情报组织的后生,朱元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门的情报组织,叫做检校。举个例子,就能知道朱元璋情报工作的强悍。朱元璋有个老臣叫钱宰,是个学术大师,七八十岁了,被招到朝廷里编书,有一次下朝以后,他心有怨言,写了一首诗发发牢骚:“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钱宰抱怨上朝的时间太早,自己年纪大了,不堪其苦,想致仕回家养老,天天睡懒觉。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你老人家作了一首好诗,不过这个“嫌”字改成“忧”字就好了。所以楚行要想将大乾掌控的密不透风,情报组织肯定不能少。所以楚行模仿朱元璋,搜集各地人员,建立了属于大乾的情报组织,大乾安全处,负责调查各类信息。情报组织的完善,也给税务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鉴于有些县区域、人口众多,又或者是商业比较发达,税务大队的规模可以相应的提高到数百人规模。不过只在县一级直接设立当地税务稽查队,在府又或者是以及更小的镇、村一级却是不设立,因为大乾王朝的税务稽查队,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地主以及大商人。镇、村级别的少数税务稽查队不管用,在府设立的话,也是难以了解下面各县的详细情况,所以税务稽查队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县一级,府乃至更高级别的省以上的税务征收工作大多是统筹。这些税务稽查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税务官员开展税收工作,打击偷税漏税。因为税务稽查队的人员大多都是来自于当地的青皮流氓,对于当地的情况可比外来的大乾税务官员们更熟悉,谁家有钱谁家没钱,那是一认一个准。遇上哪家不肯交税,立马就能够轻车熟路的带着人马杀上门去,然后来一句税务大队的经典名言:“老乡,上门查一下黄册!”

如今青州府和莱州府里,人们,尤其是那些商户以及士绅地主们,他们并不害怕大乾王朝的地方官员,甚至对军队也不怎么害怕,因为不管是官员还是军队,他们都是要遵守规矩的,不会随意骚扰地方。但是他们对税务官员尤其是税部下属的税务稽查队的人却是又怕又恨!如果用那些士绅地主的话来说,税务稽查队比明王朝的最坏的贪官污吏还要让人憎恨!这么一看,这税务稽查队简直是已经天怒人怨了!为何?因为已经有众多的士绅地主和商户们因为偷税漏税,从而被税务稽查队的人抄家灭族。以至于有青州府的当地士绅尝试着上书大乾王朝,说税务稽查队的人害民甚众,请求严查!结果没两天,税务大队的人就是找上他,然后拿出了一大堆他偷税漏税的证据,直接抓人抄家!到了现在,青州府内,很多人都知道,在青州府这一片地方,你可以偷偷的骂楚行是反贼,你甚至都可以当明军奸细,但是绝对不能偷税漏税,要不然那些吃人不露骨头的税务大队明天就能找上门来。甚至外界流传,你如果遇到了危险,难以脱困,大喊三声,我偷税漏税了五两银子,大乾的税务兵,就会坐着孔明灯,从天而降,将你救回去,然后打入大牢。一般,敢不交税纳税的,往往都是身死家破的下场,从无例外!因为就没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几乎清一色都会有税务上的问题,保证一抓一个准,只不过大多时候,税务官员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毕竟也不能全都杀光了。凶名在外的税务大队进驻了赣榆县后,第一时间就是招兵买马,然后是整理赣榆县里的大商人以及大地主的名单,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自然是按照名单挨个上门收税啊!什么,你说秋粮已经交过了?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呢!普通小老百姓咱们不叨扰,你们这些大户人家,也想趁机脱逃?你们之前交的税是交给伪明的,和我们大乾有什么关系,而且你们家田地好几百亩,这些田地通通都要交税,什么,你说你们家家主是有功名的,士绅免税?免个屁,我们大乾士绅一体纳税,有多少田你就得交多少税!再说了,不找你们这些大地主收税,难不成老子们还要找那些穷的叮当响,撬开了骨头都榨不出几个铜板的泥腿子收税?这样老子们的征税额度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老子去那里捞油水啊!麻溜的把秋税交了,否则老子就要让你知道我们税务大队的厉害!这个时候,这些地主们往往会拿出银子来贿赂!而你自然不能指望这些青皮流氓出身的税务稽查队有多么清廉,他们会第一时间收下贿赂,然后却会瞬间翻脸道:“大胆,竟然敢贿赂大乾税务官员,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啊,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