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98章 死战不退


  虽然说他们这些掷弹兵,一个个都是穿上了轻型的胸甲,但是这些胸甲在这个距离上,对于散弹炮的弹片以及火绳枪的子弹,尤其是葡萄牙人大量装备的重型火枪的子弹,基本没啥用处!

  甚至有些掷弹兵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在战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穿这些可有可无的胸甲,而是直接穿着布制军服上阵,李文喜对此也是不发表任何意见。

  命都是自己的,麾下的士兵认为不穿胸甲更能保住性命,他自然是不会阻拦的。

  再者,他自己也没穿胸甲呢!

  在最近几年里,大乾陆军在作战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敌人是大量使用冷兵器,尤其是弓箭的时候,才会全员披甲。

  但是在部分战斗里,如果敌人大量使用火器的话,士兵们往往会直接扔掉盔甲作战,这种事在最近这些年来,已经是越来越频繁了,而且大多都是士兵们的自发行为,中低级军官们一般也都是不会阻拦,而高级将领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即便是有了这样的风气,但是盔甲的配发还是照旧,那是辅助兵种,他们都能够得到一件轻型胸甲。

  如今的这支加强过的第二掷弹兵队,至少半数掷弹兵们都是没有披甲的,不是没有盔甲,而是不愿意披甲,这穿戴了盔甲影响他们的机动性,而且消耗更多的体能,更关键的是除了心理安慰外,面对葡萄牙人的枪炮基本没卵用。

  因此一些老兵干脆是直接扔掉盔甲了。

  伏在战壕里,李文喜观察着不远处的城头!

  前方的马六甲城墙,和传统意义上的中式城墙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它的外层建筑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坚固的砖石,而是沙土。

  你说它是城墙,倒不如说是土堆更好一些

  为啥?

  因为这年头的火炮太厉害了,棱堡的外层城墙,尤其是部分会直接面临大量炮击的部分,如果都是采用坚硬的砖石修筑,那么坚硬的砖石遭到炮击的时候,无法吸收炮弹、弹片的动能不说,而且因为其表面的坚固性,反而是会产生非常恐怖的跳弹。

  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杀伤!

  所以很多棱堡,实际上外层的城墙,尤其是部署火炮的炮台等容易遭到的敌军炮火轰炸的部分,其外层往往都是采用泥土。

  泥土看似没啥防御力,但实际上吸收动能的效果却是相当良好!

  李文喜带领的掷弹兵部队,要攻克的就是一座马六甲城的筑城墙向外延伸的数十米的城防炮台,这座城防炮台从表面上来看,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土堆!

  但是可别怀疑这种看似简陋的大土堆的防护能力!

  实际上,泥土只是外层覆盖而已,里头的核心结构,一样是砖石的结构!

  前几天的炮击中,大乾陆军的火炮曾经对这里进行了密集的炮击,几乎是把表面的建筑都是给炸飞了,但是在今天早上的时候,依旧是可以看见这座炮台里有葡萄牙的火炮开炮进行反击。

  上头断定,这座炮台除了传统的露天炮台外,其内部建筑里肯定也是布置了火炮!

  这种内置的火炮是非常难摧毁的,哪怕葡萄牙人无法在里头部署什么大口径火炮,但是虽然部署一些散弹炮都足以给攻城部队遭到极大的麻烦了。

  所以他的掷弹兵部队,最优先的任务就是攻克这个突出的炮台,最好是能够在攻克这个炮台后,顺着这个炮台连接主城墙的通道,直接杀入到城墙上。

  而这里,也是被第五十七步兵团的众多参谋们,视为马六甲城城防的一个薄弱地带,准备作为主攻点来打。

  毕竟这种炮台虽然说防御力强悍,也能够对大乾的进攻部队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如果能够拿下这个炮台的话,那么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打开了马六甲城防的一个缺口了。

  通过这个缺口,第五十七步兵团就能够发动潮水一般的进攻,彻底打开局面。

  就当李文喜在北面战场,等待着最后的总攻时,马六甲港口,联合登陆舰队里的海军护航舰,包括两艘庞大的战列舰在内,是再一次的出现在港口,并动用了其数量众多,口径庞大的舰炮对码头部分进行了猛烈炮击。

  于此同时,近卫军第二暂编团开始绕过东城墙,沿着海岸线迅速向港口码头方向进军,他们将会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从港口方向发动进攻。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葡萄牙人也是已经察觉道了大战将至,毕竟他们眼睛也不瞎,是能够看到大乾的攻城部队的大范围机动以及战前准备的。

  只是哪怕是看到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炮兵部队,基本上已经是只剩下火炮,但是炮兵没剩几个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中远距离的拦截作战。

  他们只能是被动的等待大乾的攻城部队发动进攻后,再进行抵抗!

  城外的大乾人即将发起总攻,这让一票的葡萄牙人官员以及军官们是惶恐不已!

  能够守住吗?

  这个问题,哪怕是再乐观的葡萄牙人都是不敢轻易回答:能!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是非常悲观的,他们并不认为能够守住。

  唯一的分歧就是:能够守多久!

  能够守多久?这个问题在数天之前,他们之中还有一部分人是比较乐观的,说守住半年以上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一年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马六甲城防坚固,还有众多的火炮,而弹药以及粮食等储备也是非常充足。

  但是当炮战开始,其炮兵部队损失惨重后,葡萄牙人就更悲观了,其中极少数有信心的葡萄牙人也只是认为,没有炮兵的支持,守住马六甲的时间恐怕会从之前的一年下降到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

  然而这话,如果让城外的大乾攻城部队的将领们听到,恐怕会露出一副鄙视涅:“就这破地方还想守住三个月,你们这是高看自己呢,还是看低我大乾将士呢!”

  当年大乾陆军和前明伪军干架的时候,明军守城的时候那也是枪炮齐全,而且兵力可比葡萄牙人多多了,动不动就好几万人的。

  但是当大乾陆军真正发动进攻的时候,实际上也坚持不了几天时间,往往是炮击几天,然后总攻冲那么一两次,明军就崩溃了。

  而且你还不能说人家明军战斗力差。

  尤其是当年马士英麾下的明军,人家的部队可是从头到尾都是抄袭的大乾陆军,从编制再到武器以及战术,基本就是大乾陆军的翻版,装备的枪炮可是不少呢。

  而且当年马士英麾下的明军,除了武器编制这些外,因为采用的师生亲友的方式建军,军官们彼此都是亲友师生,老师带着学生打仗,叔父带着子侄打仗,而士兵们,都是他们自己在家乡招募的子弟兵。

  不管是忠诚还是部队的韧性,都是要比当时的其他明军强一大截的。

  除了兵力外,这些葡萄牙人的装备水平,其实并没有比当年的马士英所部明军强到那里去,当年的马士英所部明军使用的也是火绳枪,恩,就是大乾陆军的元年式十四毫米火绳枪的明军仿制版本,而且也不是小规模的使用,而是大规陌备。

  同时他们所使用的火炮也都是五斤或者九斤野战炮,以及大量的将军炮、佛郎机炮等散弹炮,数量那是一点都不少。

  战术上,他们效仿早年的大乾陆军,采用的是长矛兵刀盾兵以及火枪兵混编的方式,基本上火枪兵和长矛兵是一比一的比例。

  可以说统一战争后期,马士英所部的明军,不管是装备水平还是战术,基本上已经是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领先水平了,只比当时已经换装燧发枪的大乾陆军差了那么一点点!

  但是绝对比还在玩西班牙大方阵的欧洲军队强多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马士英明军,面临大乾陆军的进攻,也是撑不住,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