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15章 狂风骤雨


  经济富裕,也就代表着财政收入众多。

  而且广东还有一个江南道那边无法比拟的好处,那就是江南道的上海特设县,听这名字就是知道地位特殊。

  因此上海特设县的税收,大头都是直接上缴国库的,留在地方上的税收比例是比较低的。

  没办法,谁让上海特设县的经济体量太大,税收也是庞大,所以这个地方既然有了特设这两个字,那么京畿自然也是会截取更多的当地税收。

  当然了,虽然上缴的比例更多,不过架不住他们体量大,所以留在上海特设县本身,以及松江府和江南道各级财政的税收数字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广东,准确的说是广州这边却不是这样,他们走的是常规的税收比例,也就有更多的税收可以留在地方财政了。

  纵然总量上依旧无法和江南道相比,嗯,连一半都不到,但是对比其他省份而言,却是要好的多。

  这地方财政有钱,赵进就能够使用补贴以及提供贷款等方式,诱惑大乾铁路总公司提前开工铁路。

  这个想法,他之前也是对大王提过,当时的大王并没有透露出明确的倾向,属于那种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

  毕竟地方财政的钱怎么花,京畿方面一般是不管的,你愿意发展教育就发展教育,愿意改善交通就改善交通,甚至你啥也不干,全部用来改善官员待遇,也是可以的。

  这一方面,只要不违法,不和京畿对着干,基本上地方有动用地方财政的极大自主权。

  而赵进呢,准备用来改善交通了!

  于是乎,不用多久,广东布政使带队的一个团队就是乘坐客轮奔赴金陵城,赵进自己嘛,要去京畿太麻烦,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想要回京,一般都需要大王批准的。

  不过手底下的官员去就方便多了!

  带队的广东布政使,其实也就是一个传话的人,他给大乾铁路总公司带来了赵进的方案。

  赵进建议大乾铁路总公司方面,尽快的动工粤赣铁路。

  同时他们可以促成大乾发展银行和王室银行,联合提供铁路建设专用贷款,而且还是低息贷款。

  当然了,人家王室银行和大乾发展银行从来都不会干低息贷款这种事,哪怕对方是铁路总公司也得支付利息!

  这倒不是人家银行吸血,而是这两大官方银行也是挺不容易的,这不收利息他们自己也撑不住。

  不管是王室银行还是大乾发展银行,这两家银行虽然一家是属于王室资产科,一家是属于国企部,而且都是属于全资控股的那种,天生就是带有浓厚的官方背景。

  因此在很多时候,这两家银行都是不得不为官府而服务的,比如说早年中央财政缺钱的时候,发行国债总是回想起他们,而最近这些年,大乾王朝已经是很少发行国债了。

  但是不代表着他们不用支持大乾发展了,大乾要做什么大事情又缺钱的时候,就是需要他们站出来了,比如说当年的水利工程,大乾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需的很多款项都是这两家银行垫付的,没有利息的那种哦。

  后续的全国交通工程,大量的官道修筑工程同样也是如此,贷款的利息都是非常低的。

  除了中央工程外,众多地方衙门的基建工程,大部分也都是找这两家银行贷款的。

  同时,大乾方面为了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特定的高薪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是会让这两家银行进行配合,提供大量的低息贷款给企业。

  这些,都是这两家银行所背负的政治任务。

  但是,他们从本质上来说依旧只是商业银行而已,这两家银行本身是属于官方银行,但是彼此的竞争依旧非常激烈。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还面临着众多民营以及部分地方官方银行的竞争的。

  截止到去年,大乾王朝登记注册的商业银行一共有三百多家,光看这个银行数字就可以知道银行业的竞争有多么的激烈了。

  这三百多家银行了,除了特殊的王室银行外,国企部全资控股的有大乾发展银行,大乾南洋银行,不过大乾南洋银行是一家两年前才成立的银行,而且其主要业务是针对海外贸易市场,除了在国内的数大的沿海贸易城市开设分行外,他们还在琉球府、扶桑列岛、吕宋府、万丹府、马六甲州、戈河州等地方开设分行,所以这个南洋银行和国内本土的银行业没有多大的关系。

  此外还有二十多家同样具有官方背景的银行,也就是最近十年陆续成立的地方官方银行,这些地方银行,普遍是由地方财政出资成立,其股份以及收益都是归属地方财政,当然了,就和其他的地方官办企业一样,这些地方银行的管理权也不是在地方财政手里,而是在国企部手里。

  这些地方官办银行规模有大有小,规模有比较大的上海银行,金陵银行,不过是即便是这两家比较大的银行,其业务范围一般也都是局限在当地,比如说上海银行,其体量虽然不算小了,但是主要是依托松江府,顶多就是覆盖了江南道的另外几个府以及一江之隔的扬州还有南边的杭州等地而已。

  所以这些地方官办银行虽然不算少,体量大多也不差,但是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

  而真正更具竞争力的,实际上还是大量的民营银行,这些民营银行有大有小,其中规模最大的直隶纺织银行,这可是全国第三的银行,其分行可是不仅仅局限在直隶四道一府,而是遍布全国的。

  当然了,他们也是不可能和王室银行和发展银行一样,做到全面的无差别覆盖,基本上每一个县都能够找到上述这两家银行。

  直隶纺织银行虽然也做到了全国覆盖,不过侧重点主要还是依托在经济比较良好的地区,而对于一些偏僻的地方,基本上只是在州府级别的城市开设分行而已。

  规模庞大的直隶纺织银行之外,还有不少的实力不弱的中等银行,比如说北方银行,广盛银行等等,虽然说看起来只是偏偶一方,但是在当地的影响力都很大,比如北方银行,依托天津,覆盖了北方的多个省份,山东和河北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广盛银行也是依托广州,覆盖了两广江西和湖南等地。

  至于小规模的民营银行,那就是更多了,足足两百多家呢,而这些银行能够生存下来,自然也是有着他们的特殊优势。

  国内的三百多家银行彼此竞争,手段可是相当惨烈的,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存款利息了。

  要知道当年王室银行刚开业的时候,人们存钱非但没有利息,还得给手续费呢。

  但是后来随着银行的增加,竞争压力大,有些银行为了招揽存款,竟然是给出了存款利息,而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迅速跟进。

  最后,到了现在,存钱到银行,非但不用什么手续费,还能领取存款利息呢,尽管这个存款利息很低,但是总比没有好啊。

  有了存款利息的压力,这些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自然也就更加注重利息收益了。

  哪怕是体量庞大,同时还带着政治任务的王室银行以及大乾发展银行,也是不得不更加的慎重。

  尤其是铁路建设贷款,这些贷款可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贷款,而是十年往上的长期贷款呢,这如果不收利息,甚至是利息收的少了,他们还玩个屁啊。

  如今的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贷款利息,没有利息收入怎么养活这么多员工,怎么上缴利润,更重要的是,怎么给储户发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