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35章 大同元年


  在中原地区,驻扎兵力最多的应当属于开封了,此地是北方铁路和西北铁路的十字交汇地点,同时也是黄河沿岸港口区域,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

  此外,如今的九江、南昌、武昌、赣州、广州、惠州、杭州等诸多铁路沿线城市,都是重兵布防区域。

  在这里地方驻防大量兵力,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地方重要,而且如果国内爆发了战事,这些铁路沿线上的兵力,可以依托铁路,快速投送到交战区域。

  这一点,才是更加重要的。

  发展的铁路网和河运网路,也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军事上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大乾陆军用更少的兵力,控制更大的区域。

  以往兵力调动速度慢,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兵力掌控各地,但是现在,陆军方面已经是开始逐步缩减部分地区的兵力,采用全面监控,重点布防,机动作战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地部署极为少量的预备师部队,这些预备师部队都是维持日常治安,数量很少,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多少。

  但是主要的野战兵力,则是集中起来布防在交通战略要地,通常都是铁路沿线、河运海运沿线,一旦某地发生动乱,那么就直接通过火车、轮船快速调动主力部队前往弹压。

  这样,就不用和以往一样,在众多地方都分散部署主力部队了。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也是让大乾陆军持续调动兵力出国作战,在国内的兵力逐步减少的同时,还能够维持在边疆地区以及国内腹地弹压任务的重要原因。

  今年秋天,对于大乾王朝而言非常的重要,北方铁路全线通车,大乾西洋贸易公司改革等等,都是对大乾的内部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还不是一时半会的,而是长久的!

  北方铁路全线通车,意味着南北的陆地交通被彻底打通,说的夸张一点说,只要楚行愿意,部署在金陵城的近卫军部队,几天之内就能够杀到开封,再花个几天就能够杀到天津,再花几天,就能够杀到沈阳或者黑山城去。

  这对于大乾维持北方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上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改革也是,该公司改革后,西洋贸易的开放,让国内的众多贸易公司集体涌向了印度乃至西亚和非洲,这对于大乾的海外贸易而言好处是巨大的。

  等到了冬天,国内的海关一统计,发现今年自秋天开始,大乾的进出口量不单单恢复到了和葡萄牙人开战之前,甚至还略有提升。

  这意味着大乾已经是彻底摆脱了葡萄牙人的海外贸易渠道,不单单摆脱了他们的控制,而且还发展的更加快速,国内的产业获取的利润更加庞大的。

  因为以前海外贸易的很多利润,其实都是被葡萄牙人给赚走了,现在呢,没有了葡萄牙人来分,利润都被大乾的商人们给赚走了。

  这就更加证明了大乾当初选择对葡萄牙开战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发展,对于今年来说都不算什么,更加重要的是,在扶桑列岛设省之后,大王也是针对南洋地区的本土化进行了调整。

  把吕宋府改为吕宋省,万丹府改为万丹省,其所辖区域其实也没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这些地方,但是设省的这个行为,则是正是宣告,上述区域已经不是什么海外领地,而是大乾本土区域了。

  随着这两个设省,临近春节之际,大王楚行对几个子嗣的封地做出了调整。

  其中长子的封地,从以往的大隅县,改为整个北海省!

  这可不是说一县一府了,而是整个北海省。

  次子的封地,则是该为整个万丹省,值得注意的是,大乾的万丹省,是包含了澳洲的,但是并不包括马六甲州,马六甲州也就是马六甲海峡两岸区域,依旧是大乾直辖。

  老三的封地,则是整个吕宋省。

  这三个儿子的封地改封,很多人之前都是有所预料的了,但是真正改封之后,就还是让不少人有些无法理解。

  因为王子的册封,和那些普通贵族的册封有些不太一样,这些王子的封地面积实在太大了,哪怕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和经济都不咋地,但是发展起来后,他们所能够领取的俸禄可就非常多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虽然大王依旧不允许册封后的王子插手封地里的政务,但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特地从虎贲军里抽调了部队,安排给这三个王子充当卫队。

  虽然说人数都不多,每个王子都只安排了两千人的卫队,而且这些卫队都会从虎贲军部队里进行轮换,并统一接受虎贲军参谋部的指挥和调遣,并且并不直接接受王子的指挥,他们只是接受虎贲军总部的命令,受命保护王子而已。

  但是这依旧是引起了不少大臣们的担心,他们担心这些分封在外的王子拥有了卫队之后,可能借着这些卫队进一步扩充军事力量,继而引发叛乱。

  对于臣子们的担心,楚行也是理解的,但是他依旧选择这么做。

  他的海外分封政策,本来就不是单纯的分封,更加重要的还是想要把这些地区彻底变成华夏人的疆域,自古以来的那种。

  怎么说了,他是想要把众多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后哪怕在大乾本土里王室败落了,但是海外好歹还会有王室的支系留存。

  说不准几百年后,大乾本土的楚氏皇族已经完蛋了,但是北美洲的楚氏皇族照样统治者北美,那样不就挺好的嘛。

  至于叛乱这种事,他估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发生的。

  至于自己死了以后,太子继位,然后,分封海外的皇子们想要依靠这几千人的卫队以及封地就想要叛乱,而太子依靠大乾本土还无法镇压叛乱的话,那么太子被推翻也是活该。

  如今楚行的威望太高,他决定了三位王子的分封,以及分配两千卫队的事,臣子们也是无法干涉。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三个王子及世子,则是各有不同的想法了。

  分封出去的三个王子自然是惊喜若狂,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也就和其他贵族一样,顶多也就是雇佣一些保镖公司的卫队而已,但是没有想到父王会直接从虎贲军里抽调卫队给他们,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些卫队还是归属虎贲军,他们指挥不动。

  但这只是现在啊,只要有了足够的时间,他们慢慢的对这两千卫队进行渗透,彻底掌控这两千卫队那是迟早的事,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五十年,如果再找到机会,那么建立一支直接嫡属于他们本人的武装部队是极有可能的。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直属军事力量,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比如说国内有变,他们就能够直接带着卫队杀回国内争夺皇帝宝座了。

  至于大乾世子自然是有些担心,但也仅仅是些许担心而已。

  这些年来他和其他的几个兄弟不一样,其他的王子们可不能天天跟在楚行屁股后头,也无法参与政务,而大乾世子呢,则是天天跟在楚行后面甚至直接参与政务,哪怕只是听而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但是这也足以让他了解到大乾本土的强悍实力以及海外封地的实力。

  以后如果他的那个兄弟想要效仿前明朱棣,世子有绝对的心思挫败他们的阴谋。

  这是对大乾本土强悍力量的自信。

  今年随着册封落下帷幕后,也是宣告了大同元年的到来。

  楚行正式于今年登基称帝,大赏群臣,年号大同。

  首先爵位大肆封赏了一波,世子正式成为太子。

  朝臣们也一个个激动的跟过了个新年一样。

  但总体上来说,大同元年比去岁要平静许多。

  基本上没啥大事发生,除了楚行登基,报纸上一连给他吹了一个多月的文治武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