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44章 贵不可言


  虽然当海员有着各种的巨大风险,而且这出海一趟虽然需要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多甚至更久,但是因为这个高收入,刘文江还是愿意的。

  只是和刘文江这样的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海途中的枯燥当海员的读书人,还是比较少,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更加愿意安安稳稳的呆在国内,做一些体面的工作,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但是好歹也是衣食无忧啊。

  刘文江入职蔚蓝贸易公司大半年,在船队抵达部分港口休整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和其他船员们一样,一上岸就是寻欢买醉,释放压力。

  他虽然偶尔也会放松起来,不过大多的钱还是直接存起来,准备在回国之后寄钱回家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自己存起来充当本钱。

  仔细算下来的话,等到回国之后,他手头上应该能够攒起来两百元,如果加上数目不定的奖金,有可能达到四五百元。

  到时候拿出一笔钱来寄回家,也应该能够解决二弟的婚事了。

  虽然刘文江自己还没有成婚,不过他的心气高,因为自身读过书的缘故,寻常的农家女子看不上,而条件好一些的女子,人家也是看不上刘文江这个农家出身的半吊子,这一直拖到了现在,让吕母着急了不行。

  不过刘文江自己却是不着急。

  然而他自己不着急,却是着急着弟弟的婚事,他弟弟如今在家中,而老家那边成亲的年龄都是比较早的,今年已经是十七岁的他也不算早了,就算不是立刻成亲,也需要先找一门亲事定下来。

  不过成亲是要花钱的,以往刘家家境一般般,早几年要还债要生活,还得供三弟上学,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那里有余钱积攒起来给二弟成婚啊。

  倒是刘文江自己,如果他愿意放下身段的话,哪怕是刘家还穷,但是凭借着一个读书人的名头,在城市里干文书的体面工作,倒也是有不少家庭普通的女子愿意嫁过来的,尤其是村子里的不少农家女子,如果让她们嫁给刘文江的话,她们的甚至愿意倒贴一定的嫁妆。

  不过刘文江心气高,不愿意娶寻常的农家女子!

  等回国了,就寄回去一笔钱,二弟成婚的钱就有了,三弟上学的钱也有了。

  再存几年,兴许以后还能够供养三弟上中学呢。

  他的这个三弟和刘文江一样,读书虽然有天分,但是都在文科上,在理科方面虽然尚可,但是还是轮不到拿奖学金的层次。

  这样的一个文科生想要上中学,就得自费,而自费上中学的开支可是大了去,一年下来少说也得数十元,寻常的家庭断然无法支撑的,以往的刘文江做普通文书工作的时候,一年下来也不过数十元收入而已,不吃不喝供他三弟上中学刚刚好。

  但是不吃不喝可能吗?

  不可能!

  但是如今当海员,他的收入已经是足以支撑家庭了,甚至还有富余累积起来充当本钱。

  毕竟他不打算一辈子当海员,也不打算一辈子做普通的文书,他还是想要自己做一点什么。

  刘文江想着回国以后,应该寄多少钱回家,能够存下多少钱,要存几年才能够自己做一点小生意什么的。

  想着想着,他越发觉得南非的阳光舒适无比了。

  想着这些的时候,连同事约他等船只靠岸后,一起上船潇洒的时候,他虽然笑着应承着,不过他做这些事都有一个度。

  等上岸后,他也会和其他同事们一样,去放松自己,但是顶多就是找一个上好的酒馆,好好的吃一顿,然后找个干净舒适的客栈睡上几天,当然了,期间也是免不了去当地的青色小楼体验一二。

  但是也只局限于此了,他不会和其他同事们一样,在港口停泊的期间,几乎都是天天呆在青色小楼或者是赌场里,能够短短几天内就是把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薪水挥霍一光。

  毕竟不是所有船员们都和刘文江这样,会把赚钱的钱都存起来,寄回家或者是为未来而打算的,实际上刘文江这样的人,在海员里反倒是少数人。

  当代的大多数船员们,甭管是普通的水手还是船长,他们虽然收入高,但是花销更大!

  出海贸易,风险巨大,谁也不能保证这一次出海还能够活着回来,再加上出海后,长年累月待在船上,所以绝大部分的船员们,在船只进港停泊的时候,都是挥金如土的时候。

  这些船员们也是各大沿海港口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他们身上有钱,而且出手大方,那些酒楼饭馆,青色小楼、赌场等场所,最欢迎的就是这些客人了。

  而刘文江呢,却不是这样,他对未来有着一个清晰的规划!

  他也不打算做太久的海员,最多是做几年就辞职不干了,然后拿着存起来的本钱做其他一些小本生意。

  刘文江有自己的生活规划,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同事们相处,他们在港湾里百般无聊的等了两天后,水蓝号终于是获准进入码头泊位。

  水蓝号乃是商船,而且还是本土贸易公司的商船,停靠的泊位自然不是专门面向外来商人的港口区的泊位,而是仓库区码头。

  靠岸后,众多船员们开始成群结队下船寻欢去了,不过刘文江还不能第一时间去潇洒,因为刘文江的职务乃是随船文书,需要跟在公司的带队经理的身边登记交接,这忙了大半天,才算是完成自己的工作。

  带队的经理也是个体量下属的人,忙完后就是给刘文江放了假,只不过他的假期不长,明天一早就得回来报道,因为水蓝号可是来做生意的,运来了这么多的货物都是需要一一找到买家,出售货物的同时,还需要购入当地的特产或者是欧洲的货物,以确保返航的时候船舱是携带了货物,而不是空船返航。

  刘文江作为随船文书,平日在航行的时候没啥事,能够天天在甲板上发呆,但是到了港口后就是他忙绿的时候,因此带队的经理虽然给他放假了,但是还是嘱咐他明天早上要回来报道,后来还一堆事等着他呢。

  当然了,工作都是在白天进行,至于傍晚以后,刘文江要去那里人家也就不管了,天天晚上跑去青色小楼也是属于正常的事。

  刘文江忙完后,辞别了经理,然后就是和两个平日里玩的比较好的同事一起离开了仓库区,然后进入了南非城的贸易区。

  他的这两个同事,一个是船上的会计,姓李,还有一个是船上的轮机长,姓孙,这两人说起来身份地位还是收入都比他刘文江要强一些。

  只不过呢,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够和刘文江成为朋友,自然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这三个人里头,只有刘文江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身。

  李会计乃是传统的学徒出身,甚至连学都没有上过,当然了做账那是没的说的。

  而孙轮机长,这个人乃是海军出身,在海军的时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轮机水兵,认得的字都是在海军里扫盲班学来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专业技能。

  而当代能够维护修理舰载蒸汽机的人才,那都是高端人才,海军里对这些技术人才,都是不会轻易放人的,不过这个孙轮机长也不是什么一心从军的人,当了四年兵后,连当职业士官的机会都不要,退役后就是跑到了蔚蓝贸易公司任职,摇身一变成为了水蓝号上的轮机长。

  这两个人在水蓝号上,身份地位都比刘文江高,但是这年头的普通人对于读书人的尊重和钦佩是根深蒂固的,再加上刘文江这个人虽然心气高,但是也不会公然表露出来,在平日里还是和和气气的。

  这一来二往,这三人也是交往多了起来。

  进入了南非城的贸易区后,这三个人按照往日靠岸进港的惯例,直奔贸易区里的青色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