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57章 弘扬国威


  大同三年的火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前几年的火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已经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了。

  当年所生产的早期蒸汽机车以及车厢,如今基本上已经是退出了一线运营,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火车头以及车厢。

  现在的蒸汽列车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车厢也是从早期的规格不一木制车厢,变成了现在几乎统一规格的第二代客运车厢,而铁路的轨道,也是变成了清一色的钢轨。

  最早期运营在京镇铁路上的原始蒸汽机车,重量不过五吨左右,能够牵引大约二十吨的车厢,当然了,实际上最早期的这些机车并没有投入运营,只是充当试验品而已。

  不过在这些原始的蒸汽列车上不断的改进,提升功率和稳定性,最后才是出现了目前的一系列蒸汽机车和火车车厢。

  目前运行在江南大铁路以及其他铁路干线上的大部分都是属于大乾铁路总公司下属的相关工厂和各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第二代火车。

  其中蒸汽机车就有经济运营成本低廉,专门执行短途运输任务,马力不算大大的低端型号,然后还有专门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标准型号,还有专门运输超重货物的重载型号等等。

  通常情况上,一台标准的第二代蒸汽列车能够拉动十六节的第二代钢制客运车厢,并以时速四十公里稳定运行,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和以往一样,跑数十公里就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他们可以一口气跑出去一百多公里再加煤加水。

  基本上,从金陵城到镇江可以直接抵达,而不用中途停下来加煤加水。

  至于货运的话,则是需要看货物的重量了,但是通常来说,标准的第二代重型蒸汽机车,能够拉倒十二节满载煤炭的列车组以大约三十五公里的时速运行。

  而第二代的钢制车厢,也是效仿了客轮,分为多等车厢以及价格,用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出行需求。

  其中的三等车厢,自然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出行需求,三等硬座的票价,足以让普通的农民也能够承受,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也可以选择三等硬卧,票价虽然贵一些,但是也贵的有限。

  而二等车厢的话,则是用来满足中层人士的出行需求,这些人比较体面,自然是不愿意和那些泥腿子们挤在三等车厢里,不过想要体面就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二等车厢的票价,往往是三等车厢的数倍以上。

  至于一等车厢,不用说了,这就是专门为了那些权贵富豪们专门的,价格极为昂贵,从金陵城到上海的一等车厢的票价,达到了三百多元,不是富豪根本坐不起。

  不过虽然卖得贵,但是提供的服务也是对等的,舒适奢华的乘坐环境是必须的,而且一等车厢往往都是在列出的最尾端,所以也不用担心煤炭灰尘强忍,此外一等车厢还会提供管家式服务,各类饮食都是一应俱全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其实真正给大乾铁路公司赚钱的,并不是这些看似票价一等车厢,反而是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因为一等车厢虽然票价昂贵,但是乘坐的权贵富豪还是不多,此外当代更多的权贵和富豪们,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们更加乐意乘坐宽大舒适的豪华客轮,而是隆隆作响,吵杂的火车。

  当然了,更多的富豪,人家一般都是有着自己的私人客轮,比如说赵进家族,他们自己家族就有一艘排水量达到三百多吨的豪华客轮,家族人员出行前往上海或者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乘坐自家的私人豪华客轮,根本就不会其座什么公共豪华客轮或者火车。

  所以说,一等车厢反而是不怎么赚钱的,真正赚钱的还是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因为相对于权贵富豪而言,普通人更加愿意选择方便、快捷、廉价的火车出行,而不是比较麻烦的客轮。

  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大乾王朝的交通方式,尤其是中长途交通,基本上已经是被火车和客轮所包揽,只要在一些不通行铁路乃至连客轮也去不了的地方,才会用最为原始的马车作为长途交通工具。

  大乾王朝的火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用在城市内部的话,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实际上,城区铁路这个词汇虽然是比较新鲜的,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已经是有了这种短途城区铁路了,比如说各大港口城市里,在码头和仓库区之间,普遍都会有复杂而轨道运输系统,只不过一般不会采用蒸汽机,而是采用马车。

  而在矿区,火车更普遍了,实际上大乾王朝的火车最早发展起来,就是在矿区。

  当年矿区为了向往运输煤炭、铁矿等各种矿产品,率先采用了轨道马车,而当早期的火车还无法大规模商业运行的时候,实际上各大矿区就已经是使用蒸汽列车来代替马匹运输矿产了。

  可以说,在火车应用这一块上,各大矿区是走在了前列了。

  而城区铁路,或者说是轻轨,其实它也只是这种短途铁路,至于运货还是运人,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火车站朝外走去的时候,楚行在这几分钟里和林如海就是简单的聊了关于这城区铁路的事,虽然只是简单的聊了聊,但是依旧让林如海大受鼓舞。

  陛下能够他和专门聊这个事,这因为着陛下对此事有兴趣,甚至是支持此事。

  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

  他已经是准备着,等会就立即带着人做一份详细的城区铁路规划来,争取在陛下离开上海之前,把这个事情敲定下来。

  不需要有多么正式的批准,只需要陛下说一个好字,那么他立马就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个月内就能够让开工,三个月内就能够完成初步的施工,半年内投入运营,为城西的开发打下交通基础。

  林如海打算速战速决,里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获得陛下的首肯了,至于说施工和技术这些其实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火车这一方面,大乾铁路总公司有足够的技术完成施工以及后续的运营,只要资金到位,区区数十公里的城区铁路网,半年内就完成施工并投入运营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这资金要到位也不容易!

  虽然说铺设铁路和运营本来其实花不了多少钱,毕竟这只是在地面上的铁路而已,也不是什么需要开挖隧道的地铁。

  然而真正的成本来自于土地成本!

  上海乃是大乾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城区内可是寸土寸金,要在城区内建设铁路线,需要占用不少的地皮,哪怕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属于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那也是钱了。

  比如说拥有沿江大量土地的上海码头公司,人家虽然是属于国企部企业,但是你要他们手头上的地皮,那也得付出真金白银购买才行。

  不过上海财大气粗,真要下狠心来修这条铁路,收购建设用地的资金自然是能够拿出来的。

  然而这么庞大的投资,没有京畿点头首肯,他林如海就算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也干不成。

  林如海自己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而楚行呢,却是已经把林如海和他的城区铁路抛之脑后了,工商业经济发展虽然重要,但是此时此刻,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装逼!

  不对,应该是说弘扬大乾国威!

  在北岸火车站里,楚行所见到的还只是有资格进入火车站迎驾的数百名地方官员以及名望士绅,但是等出了火车站后,他就是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看到了数千人在等候着了。

  这些同样也是地方官员以及名望士绅。

  当楚行走出来的时候,早就有相关的官员引导着迎驾的官员和士绅们行跪拜大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行看着数千人跪迎的场面,依旧淡定!

  右手略微虚抬,轻道一句:“众卿平身!”

  在数千名迎驾的地方官员和士绅的注视下,楚行在一百多名贴身御前侍卫的护卫下,上了一辆特制的马车!

  这辆马车乃是提前准备好的御用马车,车厢这些就不说了,只说拉车的马匹!

  拉扯的乃是六匹通体白色,肩高达到了一米六五的句容马,每一匹都是价值千金!

  句容马场乃是大乾在江南腹地唯一的一座大型官营马场,最早的时候也只是培育普通的蒙古马为主,但是后来则是改为研究培育高大战马为主,他们花费巨资引入了大量的外国马匹,然后进行杂交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