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82章 疯狂的基建


  当两个骑兵军先行离开嘉峪关后,后续的第五兵团的各部队将会跟上,这个军将会配合骑兵部队作战。

  至于第十四兵团的部队,包括胡德伦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在内,则是慢一步出发,而且他们也不是说追赶前线的骑兵部队,而是在后头慢悠悠的前进。

  因为此战中,第十四兵团的主要作战任务,并不是和敌人作战,而是维护后勤补给线。

  但是这只是体面的说法而已,实际上他们刚离开嘉峪关呢,也不对,应该说是前锋的部队出了嘉峪关不过五公里,然后就是停止前进了。

  士兵们一个个扔下枪支,换上锄头在一票的技术人员指挥下开始修铁路了!

  换句话说,胡德伦和叶琛等人千辛万苦跑到西北吧,最后变成了铁路施工队!

  面对这种情况,第三十一步兵师师长胡德伦特别的无奈!

  胡德伦费了这么大心思,才抢到上前线的机会,但是来之前,他是没有想到过自己到了前线后,竟然会变成一个包工头。

  从工地巡视回来的胡德伦,看着自己从金陵城里的老裁缝里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军服沾满了灰尘,叹了口气也是顾不上往日的威仪了,直接坐了下来。

  不是行军作战时他经常喜欢坐的弹药箱,而是一张太师椅,就从不远处的嘉峪关里搬过来的。

  帐篷里还有二十多个人忙碌着,穿着军装的人和穿着便服的人混杂其中,不少人神情严肃的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但是他们写的却不是什么作战方案,而是施工方案。

  不时还有传令兵进进出出,但是传递的也不是作战命令,而是施工命令。

  眼前的这一切让胡德伦感到陌生而无奈!

  他堂堂大乾最年轻的陆军少将,军中最为瞩目的年代将领,跑到西北来竟然当一个包工头?

  真他妈扯淡!

  而他身边的参谋长,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他的参谋长也是老相识了,是比他大了几届的学长,陆军准将范飞平,只见他瘫坐了一会后,拿起来了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站起来走到了胡德伦面前道:“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太影响士气了!”

  “兄弟们千辛万苦到前线来,想的可是上阵杀敌,而不是来修路的!”范飞平叹了口气后继续道:“刚才已经有好几个人来我这里诉苦了,说想去前线和蒙古厮杀!”

  胡德伦自己虽然也是有诸多不满,但是对于属下的诸多抱怨想法却是感到皱眉:“下次再有人来抱怨,你让他直接来找本官,西征大战,处处都是前线,其他部队前出是去打仗,但是我们在后方修筑铁路,为友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同样也是打仗。”

  “为大乾效力,为陛下效忠,岂能挑挑拣拣!”

  胡德伦虽然有不满和无奈,但是他却是知道维护后勤线的重要性的。

  这一次西征,重点就不是消灭多少蒙古人,实际上消灭多少蒙古人意义并不大,实际控制西域才是重点。

  而要实际控制西域,就必须要有通畅的后勤补给线。

  修铁路,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

  所以第十四兵团虽然未能上前线和蒙古人作战,但是在后方修铁路同样也重要,甚至某种程度来说还更重要。

  因为两个前出的骑兵军和第五兵团,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拦截可能出现的蒙古骑兵,防止他们袭击铁路工地。

  说白了,就是给第十四兵团以及三万普通工人当保镖的。

  上阵杀敌和修铁路,同样重要。

  所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胡德伦还是会坚定的执行上峰的命令:修铁路!

  只不过如今部队的气氛不太好,胡德伦还是准备做些什么,所以想了想后道:“等傍晚收工了,召集各营各团主官开个会,要让他们知道筑路任务的重要性!”

  当天傍晚后,各营营长和各团团长齐聚师指挥部营帐内,胡德伦亲自主持会议,论述了筑路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说这不仅仅是修路,而是一次作战任务。

  就和其他的作战一样!

  如果说筑路不重要的话,那么以往的时候行军作战,为了赶时间或者运输重型装备,抢修桥梁、道路也不重要了?

  不!

  他们都一样重要!

  只有快速的修好铁路,才能够运输更多的补给上前线,这样西征部队才能够顺利的一路西进,而且没前进一步,就能够为大乾占领一步的土地!

  当铁路修到了哈密,修到了吐鲁番,那么大乾的领土就将会扩张到了哈密、吐鲁番!

  筑路,同样是作战任务,圆满完成同样是有功劳的,不用担心没有功劳。

  这么一番会议过后,才算是初步稳定了主要将领的军心。

  第三十一步兵师如此,第十四兵团的其他两支部队也是好不到那里去,尤其是第十四步兵师,他们可是常备主力师,何曾干过筑路这种苦力活。

  你让他们修路,他们更愿意以一敌十和敌人干一场!

  听说第十四师的李斯冉找到了戴杨鸿中将去说,无果后,还特地去找了秦去疾上将,但是被秦去疾上将给赶了回来。

  最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修路了!

  直接动用一个野战军修路,这在大乾陆军的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大乾王朝的交通建设史上也是没有发生过的,但是在西域地区因为其特殊性,却是出现呢了这么诡异的一幕。

  相对比下面的将领有所怨气,第十四兵团军长戴杨鸿中将却是淡然的很。

  到了他这个层次,已经是脱离了普通将领的低趣味了,他考虑的不是战斗的直接得失,他考虑的是整个战局。

  所以他也是最支持秦去疾上将的做法的,甚至修路任务,都还是他主动请缨的。

  这能不打仗,直接修路一路修到哈密去,然后运上去几百门火炮轰他娘的。

  这种事在戴杨鸿看来,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军功,不要白不要。

  至于第五兵团和两个骑兵军,就让他们在野外吹西北风去吧!

  还想要在野外找到蒙古人然后交战,这根本不可能的事。

  人家蒙古人根本就不会出来,说不准到了哈密后,那些蒙古人自己就跑了,到时候自己的第十四兵团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接受哈密城,这么好的事平常时候可遇不上。

  戴杨鸿的想法和胡德伦等人不一样,不过想法不同也没关系,大乾王朝陆军里最为讲究的服从命令。

  不仅仅是普通士兵和中低级军官,就算是高级将领也得服从命令。

  秦去疾下令让第十四兵团修路,第十四兵团就得修路,戴杨鸿不遵从命令,立马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胡德伦不服从命令,同样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所以,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是第十四兵团上下还是投入到了修路上来。

  第十四兵团的将士们自然不是什么专门的铁路工人,修路的时候也不能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只能干最普通的土方工程,而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说铺设铁轨什么,那都是铁路总公司自己的工程队来施工的。

  但是,第十四兵团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壮汉!

  随便拉出来一个,那都是有好几块腹肌的猛男,加上部队里平日里也是会训练挖掘修筑各类防御工事,挖掘战壕、修筑胸墙等等那都是最基本的。

  因此这些猛男们挥舞起锄头、铲子干土方工程来,那真是又快又好,让铁路总公司的那些头头脑脑们看了都是流口水!

  这些可都是最优良的青壮劳动力啊,干起活来一个顶的上两个普通劳动力了。

  更关键的是,还不要工钱!

  因为这修的是军用铁路,铁路的修筑费用都是大乾直接拨款,铁路总公司还是属于那种拿钱修路的,军方自己修路,自然也不可能再给什么工钱了。

  只是也只能看着流口水了。

  军方的这些猛男可不是自己能够想的,就算是不要工钱,但是就军方的伙食和薪资水准,他们可养不起!

  他们去过军营里的野战餐厅,那伙食是真的好啊,看的他们都羡慕。

  后来还厚着脸皮找到了秦去疾,请军方这边支援部分食材,以补充普通工人的伙食。/

  军方为了让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队更加卖力修铁路,也是没计较这些小事,直接就是批准了,反正对于军方来说,早一天修好铁路,就能多占据一份的战略主动权。

  胡德伦闷头带着部队修路,一口气修了十多天后,整个人都是从往日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变成了一个包工头。

  上工地视察的时候,都不是和之前那样穿着军礼服,拿着佩刀,带着手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