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97章 优惠多多


  当单子的数量起来后,钱江松就是亲自回了一趟上海,直接找到了几家主要的零配件供应商,要求他们降低价格。

  采购量大了,自然也就有议价空间,钱江松甚至还和其中一家厂商签订了北海代理协议呢。

  初步的成功让钱江松大为振奋,带着代理协议又是跑回了北海。

  三个月下来,钱江松跑遍了北海省,几乎每一家新开或者还在筹建中的工厂,他都是跑过去推销。

  虽然大多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偶尔也会有成功的,尤其是当他做成功的单子越来越多,拿货价格越来越低,给予当地的厂商价格也越来越低的时候。

  钱江松发现,逐渐的都有厂商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了。

  虽然说都是小厂商,都是小单子,但是钱江松却是不嫌弃。

  如果是大单子的话,都还轮不到他这个小贸易商呢。

  积少成多这也是做生意的一个途经。

  而更重要的是,他钱江松的华莱贸易公司的名头已经是在北海,至少是在大阪打起来了,当地的很多商人都知道。

  可以从华莱贸易公司这边采购到便宜好用的货物,而且大小来者不拒,很多议价能力比较低的厂商,都是主动跑过去华莱贸易公司寻求合作,让他们代理采购。

  这里头也就有了宋丸子夫妇新开的缫丝厂。

  宋丸子夫妇财力有限,这在大阪新开的缫丝厂自然也是规模不大,这样的小厂子在采购各种设备或者耗材的时候,和大厂商之间的议价能力是非常差的。

  没办法,拿货量少,自然也就别指望着别人大厂商给你多低的价格。

  为此,他们听闻了华莱贸易公司后,就是找上门去,准备采购部分配套设备,这些设备自然不可能是那些主要的机械设备,那些设备都是好几万好几万一套的,都是直接从肇庆机械公司的代理商里直接下订单的。

  他们采购的是一批小设备,数量也不大,订单金额也就只有万元左右,偏偏要求还不低。

  不过这种单子对于大贸易公司而言只是小单子,但是对于华莱贸易公司而言就是大单子了。

  碰巧,其他的几家缫丝厂得知这个事后,也是找上门来想要联合下单。

  原因很简单,自然是为了联合起来获得更低的采购家。

  而钱江松接到了意向后,立即派人回上海,然后寻找能够供应相关产品的厂商,但是奈何大厂商的东西是好,但是价格贵,钱江松给的价格低,他们根本不接单子。

  但是大厂商不做,中小厂商却是会做的。

  不过随后上海那边回信说,供货商那边想要和钱江松谈一谈代理合作,而且还不是小设备配件的代理合作,而是大型设备的代理。

  得知这个消息后,钱江松那里还会停留,当天就是买了船票跑回了上海。

  上海商贸区,沿江二路的一栋五层办公楼里,小小的一栋办公楼拥挤着二十多家各种公司、办事处。

  钱江松的华莱贸易公司的总部就是在这里,租了大约五十平方米的地方充当办公室,里面拥挤着二十多名员工办公。

  实际上,华莱贸易公司还是上个月刚搬过来的,之前还只是在南城区里的一栋普通楼房里,不过随着业务扩展,就是把公司搬到了沿江二路。

  不是直接靠着黄浦江的沿江路,而是后一排的沿江二路。

  沿江路的办公楼,他可租不起。

  那里甚至都没多少小办公室租住,基本都是大面积,整层甚至整栋办公楼出租的,那里都是大乾的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办事处。

  他小小一个华莱贸易公司可租不起那样的办公楼。

  不过能够把公司搬到这里来,也算是足以证明最近半年他的这个华莱贸易公司蒸蒸日上了。

  单子虽然都不大,操作起来也琐碎,但是积少成多,而且钱江松也算是在大阪那边打开了名义,很多中小厂商都会找到他合作。

  所以毛利润还是有的,只不过开支大,最后落到他钱江松个人口袋的钱没多少而已。

  回到了公司总部,他当天下午就是见到了想要见自己的供货商。

  来人是一个穿着职业装的中年男子:“鄙人乃汉阳联江机械的外务经理边全!”

  说着,他正是递上了自己的名刺。

  汉阳联江机械公司,这个公司钱江松知道,算是湖广那边仅有的几家有自身核心技术的机械公司了。

  他们的生产好几种机械设备,其中部分用于缫丝厂的设备还不错,已经和他们合作了好几次了,陆续也是为北海那边的客户代理采购了七八万的货物了。

  他们那边给的价格不错,产品的质量虽然不算顶尖,但是也过关,所以合作还算愉快。

  只是不知道此人为什么找上门来,要是普通业务联系的话,一封加急书信即可。

  但是此人却是说要重要事务要和自己亲自商谈,甚至说如果他钱江松不方便回上海的话,他也可以去北海一趟亲自面谈。

  但是来者是客,而且还是比较重要的供货商,他自然要亲自回来一趟。

  “边先生,来,来,坐!”钱江松客气一番后亲自沏茶,同时也是继续开口道:“实在是不好意思,让边先生久等了!”

  边全也是客气道:“那里那里,我这本来就是在上海待着,谈不上等,倒是钱老板身在北海,还特地回来一趟,边某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这两人见面交谈,自然是气氛融洽的,你客气我也客气,但愣是半天都没有进入正题,说的都是天南地北的废话

  这茶都喝了半壶了,这才慢慢的把话题转道北海那边,不过依旧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边全说话的时候,一不谈产品,而不谈业务,只对钱江松开拓的北海销售渠道非常感兴趣。

  反复的确认华莱贸易公司和北海那边众多缫丝工厂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有多紧密。

  钱江松自然是不会放过展现公司实力的机会。

  他这个贸易公司,虽然和国内的很多大型贸易公司一样,都挂着贸易公司的名头,但是和那些拥有商船以及海外贸易许可,专门跑海外或沿海贸易的大型贸易公司不一样,他这个贸易其实说白就是玩渠道的二道贩子,而且业务范畴也只局限于本土,甚至连海外领地都不能去。

  大乾的海外贸易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把本土和海外领地也是区分的很清楚,其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

  目前来说,大乾的海上贸易分为粮种,一种是和异国或者到大乾控制的海外领地进行贸易,拥有这种权限的只有一百多家海外贸易公司,因为他们拥有海外贸易许可。

  当然了,其他商人如果想要参与海外贸易,也是可以的,只要公司资质过关了都能够申请到,只是对公司资质的要求比较高而已,其他的不说,五十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就不是普通商人能够拿得出来的,然后还有购买巨额保险、缴纳巨额保证金。

  所以很多人不会选择直接成立新的贸易公司,而是会选择收购现有拥有牌照的贸易公司从事海外贸易,或者干脆是购买他们的股票进行投资。

  这种贸易公司,如果被查出来违规,尤其是把一些违禁品出口到不该出口的地方,那么就会被吊销牌照,并罚没保证金,同时保险公司还不会赔偿,最后百分百是会破产的。

  同时利润大的同时风险也大,遇上海盗、风暴或者土著袭击什么的很正常,而损失一艘商船,轻轻松松就会损失数十万元,然后还得赔付一大笔的抚恤金,运气不好的话,实力稍微差一些的海外贸易公司很容易就搞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