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99章 倒卖军火


  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大乾王朝畅销了二十几年的火绳枪,在欧洲卖不出去了,如今大乾里已经是有人考虑着干脆直接大规模出口燧发枪算了,反正欧洲人现在都掌握燧发枪技术了,再封锁也是失去了意义,还不如趁机赚一波,还能继续抑制他们的国防工业发展,哪怕只是个手工作坊,但是也要避免他们的小作坊变成大作坊啊……

  实际上西班牙人搞出来燧发枪也是必然的事,他们的技术基础就算不如大乾,但是燧发枪这玩意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技术难点,大乾老早就搞出来了,他们反应慢一点是可以理解,但是搞不出来就是说笑了。

  后世历史上,哪怕没有大乾王朝和蒙古人的刺激,但是在他们也是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广泛装备燧发枪了,并在三十年战争里大风光彩。

  如今也不过是提前了几年而已。

  只是这样一来,大乾的外交官们都是有些担心蒙古人今年形势怕是要不太好了。

  去年的时候,欧洲人只有西班牙人少量试验装备了燧发枪,没有影响战局。

  但是今年开始,怕是要快速普及了,毕竟火绳枪改成燧发枪的话,其实也不是很难,改一个枪机就行了。

  兴许今年夏天的时候,蒙古人的大军就要一头撞上枪林弹雨了。

  也不知道到时候蒙古人如何应对。

  不过估计他们也是有办法的,他们蒙古人对燧发枪也不陌生啊,因为大乾王朝老早就用燧发枪和他们打仗了,只是他们自己一时半会的掌握不了关键技术无法装备而已。

  但是你要说如何应对装备了燧发枪的敌人,蒙古人还是经验相当丰富的。

  而对于战争而言,武器虽然重要,但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重要,武器落后的军队吊打武器先进的军队的例子多了去。

  不过大乾王朝的外交人员为蒙古人担忧的时候,蒙古人那边早已经是开始了相关的行动!

  大同六年四月份,神圣罗马大乾下属的一个小型,专门为新型燧发枪供应弹簧的钢铁作坊失火。

  这个作坊规模不大,所以倒也没几个人在乎。

  但是没人知道,里面的好几个刚掌握了弹簧钢技术的工匠也是同时失踪。

  如果是有大乾人在这里,那么很容易就猜得出来肯定是蒙古人干的。

  盗窃技术图纸资料、绑架工匠这种事,蒙古人业务熟练的很!

  要不然,你以为蒙古人现在用的枪炮是怎么来的!

  都是这么来的。

  大乾王朝掀起了工业时代的浪潮,工厂里大规模应用蒸汽动力,火车和轮船的出现,由此导致的生产、交通、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甚至一定程度上彻底改变了华夏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活传统。

  以往数千年里,谁又能想到过,从北海大阪到松江上海,乘坐蒸汽客轮只用区区数天就能跨越。

  帝都金陵城到万里之遥的土密省伊犁州,如果乘坐邮递司专属的快速邮递车,日夜不停赶路,七天内就能够抵达。

  只是当代的火车除了邮递司的快速邮递车外,其他火车晚上都是停下不走的,因为晚上行车还是不够安全,所以普通客车、货车都是不会这么干的。

  但是邮递司为了保证公文传递的速度,却是需要日夜不停赶路,只是晚上的速度比较慢而已。

  蒸汽轮船和火车,让大乾的交通变得便捷快速起来,哪怕是到了目前西北延长线的尽头伊犁火车站,后续也还可以乘坐专门的小型蒸汽轮船,通过伊犁河继续往西,一路抵达巴尔喀什湖。

  蒸汽轮船,可不仅仅是指在大海上航行的大吨位轮船!

  尽管以太平洋号为代表的四五千吨的大吨位豪华客轮,是目前大乾航海业最耀眼的名片,同样也有众多的大吨位客轮、货轮往来于大乾本土沿海以及各海外领地。

  但实际上数量最多的蒸汽船只,却是内河轮船,尤其是中小吨位的蒸汽轮船。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虽然说大型的舰载蒸汽机依旧价格高昂,但是小型的舰载蒸汽机其实已经是做到比较便宜了。

  国内目前有二十多家厂商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蒸汽机,从只有几马力的袖珍小型蒸汽机再到到单机几千匹的马力的巨型蒸汽机,那是应有尽有。

  在如今的上海码头里,大部分船只虽然还是木制船只,但是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加装了蒸汽机的。

  其中各种客运船只,更是清一色的蒸汽客轮。

  蒸汽轮船在内河使用的优势,比海运还要更大,在海洋上,就算没有蒸汽机,但是靠着风帆和洋流也能跨越大洋,无非就是速度慢一些而已。biQiugexsw.com

  但是在内河就很麻烦了,尤其是想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但是蒸汽轮船的出现,让逆流而上不再成为障碍。

  而且不用受制于风帆,不管是逆流还是没有风都没有问题。

  所以最近十多年,其实内河轮船的发展丝毫不比海上轮船的发展慢,甚至还要更快一些。

  湖广蒸汽机公司和湖广武昌造船厂联合推出的定制型蒸汽拖轮系列,更是让内河运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船是要航行在水里的,哪怕内河船只的吃水比较浅,但是如果运输大量货物的话,要么就加大船只的大小,要么吃水更深。

  但是很多河流的河面是没有那么宽的,太大的船只难以活动,而更多的河流的水深也是不高的,部分河段的水深偏差也比较大。

  所以一开始为了能够在吃水比较浅的小河使用客轮,一般都只能使用小船,但是运货量也不大,导致运输成本比较高。

  后来武昌造船厂特地退出了这种拖船系列,以往的轮船都是一个船体,蒸汽机在里头,也往上运输货物。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搞了个只有蒸汽机,不运货的拖船出来,船只因为不需要其他空间,所以小小的船体里就能塞下很大的蒸汽机。

  后头则是拖一艘甚至好几艘只有空壳,用来专门装货的船体。

  大体上就跟火车差不多!

  这种拖船虽然使用起来其实也挺麻烦,而且风险也有,但是却广受欢迎,主要就是运输成本低,非常低。

  如今很经常可以看见在一些小河流、湖泊上,看见一艘拖船带着好几排的无动力货船慢吞吞的前进,别看人家慢,小,但是装货量往往是有数十吨甚至几百吨呢。

  这种能够运输百吨货物的拖船队的造价加起来顶多也就两三千元,但是一艘载货百吨的蒸汽货轮,少说也得七八千元呢。

  而大乾王朝的这种小河流、小湖泊到处都是,别说江南了,就算是偏僻的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北方草原、东北等地区都是有的。

  在铁路无法抵达的内陆地区,内河运输就是成为了最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远洋、沿海、内河、火车这些运输方式,让大乾内部的交通往来变的方便而快速。

  对此,钱江松是深有感触的,他九月份的时候回了一趟老家,把家人接到了上海来,这往返几千里呢,但是也就只用来十天左右。

  然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在北海处理完后又是跑到了辽东省釜山港去筹备新的办事处,他准备扩展业务了,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釜山。

  依托着北海省以及辽东地区的生丝,釜山也是北方诸省里比较大型的生丝产地,如今钱江松的贸易公司主打的就是缫丝厂里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耗材,加上北海和辽东就隔了一个北海海峡,所以钱江松开辟新市场的时候,第一个就是选择了辽东省。

  当然了,这也和辽东那边竞争不大的关系有关。

  这个时候,如果他敢跑回江南、浙江两地竞争的话,估计会死的很惨。

  在釜山待了三天,留下人处理后续事务后,他又是乘坐火车跑到了沈阳见了当地的一个供应商,敲定了一份代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