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14章 陷入麻烦


  乌力罕不知道,但是从目前来看,他们似乎不知道。

  当即,乌力罕就是做出了今天的第一道重要的战术命令,他命令主力骑兵分兵,四万骑兵一分二二。

  一万骑兵继续北上,而他自己率领三万骑兵转向东北。

  战术很简单,就是让一万骑北上,吸引住南乾蛮子的主力骑兵,然后自己再率领三万精骑从东边杀过去。

  这样话,就算一时半会的无法直接重创他们,但是只要自己的三万精骑在东边,就不怕南乾蛮子的骑兵跑回去,大不了就追着他们在草原一路狂奔。

  比马多,比远距离的机动能力,他们蒙古人可不怕那些南乾蛮子。

  这跑着跑着,迟早能够把这个南乾蛮子的第一骑兵兵团给干掉,就算不能全歼,至少也要重创之。

  乌力罕分兵了!

  接下来的战局发现,都是按照着双方的将领制定的计划再走,但是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是朝着蒙古人那一边倾斜了。

  前线的邓卫方接到了戴亚新的命令后,按照命令继续监控,同时准备迎战敌人的主力骑兵。

  但是,越是等待,他就越是有着不好的感觉!

  不安在他的心头始终怀绕着,一开始他只是以为战前的紧张,但是当他连续用冷水洗面,然后冷静下来把这两天的情况逐步在脑海里回想的时候。

  他终于是发现了让自己如此不安的原因!

  那就是敌人的主力部队在那?数量到底有多少?

  这一点,他们从始至终都不知道。

  之前的所有关于敌人主力部队的说法都是推论,但是却是没有确切的消息。

  己方的侦骑部队并没有传回来确切的消息!

  但是这都一个上午了,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如果敌人的主力就在南边,那么估计距离不会太远,要不然的话,对面的两千敌军骑兵早跑了,那里会继续待在那里啊。

  这个距离顶多也就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再远的话,敌人派出两千骑兵的前锋部队毫无意义。

  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对于侦骑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尤其是还是在这种草原地形上。

  那么为什么还没有侦骑传回来消息?

  是没有发现?没有找到?

  还是说,都被敌人给拦截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询问参谋:“我们的侦骑呢?有没有报告?”

  当即就有参谋报告:“上午九点开始,我们陆续派出了第三波侦骑,一共有十三组,目前有八组陆续回报,都没有发现敌情,另外还有六组没有回报!”

  邓卫方少将听罢继续道:“具体每一组搜索的方向和距离?”

  很快,就有参谋把侦骑的部署计划在地图上展现了出来,十三组侦骑,呈现一个扇面朝南搜索,这是非常正常而标准的骑兵搜索计划。

  不过邓卫方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继续道:“具体那一组没有回来?”

  当即参谋就是在地图上继续标示,他把没有回来的六组侦骑都是标注了起来。

  其中西南方向有两组没有回来,正南方向也有一组,但是奇怪的是,剩下在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竟然都没有回来。

  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都没有回报,这绝对不正常!

  看到这里的时候,邓卫方少将沉着脸道:“东南方向的侦骑都没有回来,为什么不早点报告?”

  情报参谋支支吾吾道:“东南方向的侦骑出发的稍微晚一些,按照预定计划,如果没有任何发现的话,预定回来报告的时间应该是下午两点左右,现在还没到时间,还差十五分钟!”

  “混蛋!”邓卫方少将深吸了口气!

  直觉告诉他,东南方向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不仅仅是他,其实第三骑兵师的其他军官大多也是察觉了不妥。

  按照大乾的军事侦查相关规定,如果侦查部队没有遇到敌人的话,一般都会有部分侦查人员先行返回报告消息,其他人员延伸距离继续进行搜索。

  西南方向和正南方向都是如此,所以虽然还有三组侦骑没有回来,但是其他几个组都派人回来通报了消息。

  唯独东南方向没有任何的报告。

  哪怕距离预定报告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但是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都掐着点报告?就没一个提前十几分钟回来?

  这种事不正常。

  此时,他身边负责情报事务的参谋官也是满头大汗,他觉得自己也挺委屈的。

  按照军制而言,他其实没有犯下错误,因为按照预定的报告时间还没有到呢,到了时间如果还没有回报,他肯定会向邓卫方报告相关的异常。

  但问题是,这不是没到时间吗!

  如果没到时间就报告,那么大部分的侦骑出发后,那么都是有问题了。

  邓卫方拿出了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中午一点肆拾伍分了,距离最后约定报告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但是他却是不认为,三组侦骑都会掐着点报告!

  他不愿意继续等待下去了,而是道:“立即向东南方向派出侦骑!”

  说罢,他停顿了后又是强调道:“每一组侦骑额外配属两匹马,前后拉开更大的距离!”

  听到他这么说,已经是有军官察觉到,邓卫方已经是怀疑,东南方向的三组侦查,怕都是被一锅端了。

  不然的话,是不会特意嘱咐进一步拉开距离的。

  当即就有军官领命而去,很快,军营里就有三组侦骑狂奔而出,这些侦骑没有和普通的侦骑一样配属双马,而是全都是单骑四马的配置。

  这样的马匹配置,可以让骑兵获得更快,更大的搜索距离,同时也获得更高的生存保障率。

  就在邓卫方做出派出额外侦骑的时候,东南方向大约二十公里的方位,一名大乾的骑士正在纵马狂奔,而他们身后百多米,有着十多名蒙古骑兵在追击。

  这名大乾骑士名为秦为同,是一个上士。

  贫寒农家子弟出身的他,在他从军之前从来都没有摸过马匹,也就是小时候给士绅家放牛的时候,骑过牛而已。

  但是在十六岁报名参军后,却是因为骑过牛,再加上平衡感很高,动作敏捷,灵活,再加上在进行骑兵测试的时候,和马匹相处的比较好,所以被分配到了骑兵新兵营进行训练。

  又完成三个月的新兵基本训练后,他通过了骑兵考核,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骑兵,不过那个时候他依旧不能进入骑兵部队服役,而是继续在骑兵训练营里继续训练,又是训练了足足一年后,他才是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骑兵,进而进入骑兵部队服役。

  不过一开始并不是进入野战骑兵部队服役,而是进行了国防驻防的一个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服役。

  两年后,因为考核成绩出色,他被调往了第三骑兵师服役,成为野战骑兵的一员。

  也就是说,他从参军到进入第三骑兵师服役,用了足足三年零三个月。

  由此可见,骑兵的培训比步兵和炮兵更麻烦,成本更高。

  当然了,哪怕是如此,大乾的骑兵培养也比蒙古人从小培养更快更省钱。

  蒙古人培养一个能够熟练作战的骑兵,需要十多年以上,从小开始一直到成年。

  这和双方培养的方式有巨大差别有重大的关系,大乾骑兵的培养,基本上只要求骑兵拥有最基本的个人技艺,而更多的则是培养列队、纪律这些东西。

  蒙古骑兵则是反过来,他们和当代的欧洲骑兵一样,更加注重于个人技艺的培养。

  两者所花费的时间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在第三骑兵师服役两年后,他在军队里上了五年夜校的成果也是出来,成功的通过了军队内部组织的小学毕业考试,由此获得了小学文凭。

  这是全国通用的小学文凭,而不是军方内部那种普通的文化考试。

  获得文凭之后,他走上了士官之路,因为不能成为士官的话,他也要退役了。

  大乾军制,步兵等普通兵种的普通士兵在服役四年退役,不管你愿不愿意,而骑兵算是技术兵种,培养时间更长,所以退役年限也相当长一些,但是服役六年后也会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