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32章 新军事贵族


  作为后来者,楚行自然是知道军事战术的后续变化,前装线膛武器只是过渡,后装线膛武器才是未来。

  而当后装线膛武器出来后,现在使用的线列战术基本就可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散兵战术才是未来。

  而卢照凌呢,在还没有看到后装线膛步枪的时候,仅仅是凭借现有的少量后装线膛榴弹炮以及米尼步枪,就已经是提出了散兵战术。

  并且围绕着后装线膛武器,提出了一系列的战术设想,其中固然有部分建议在楚行看来很扯淡,但那时历史局限性。

  强如卢照凌,也不可能准确的预见未来的所有战术的变化。

  但是卢照凌依旧能够抓住几个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战术变化。

  这,其实才是让楚行让他担任参谋部副部长兼任作战司司长的原因。

  后装线膛武器时代已经开启了,而整个陆军内部,就没几个人知道该怎么运用这些更先进的武器,卢照凌的诸多建设虽然有不少的缺陷,但是却也是属于仅有的一个能够提出比较完善战术革新的人了。

  如此人才,不重要自然是不行的。

  卢照凌晋升为陆军中将,让不少人是羡慕嫉妒恨,哪怕是包括他的老同学、老下属苏林德。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只能是仰天无语:人比人,气死人!

  说起年纪,苏林德比卢照凌还要大那么两岁了,今年三十七岁的苏林德在年轻一代军官里,尤其是他的同期同学里,其实混的不算差了。

  有军功,有资历的他,而且出身也不算差的他如今也是陆军上校了,而且今年还调任了第八师担任第第二十三步兵团团长。

  这可是常备主力师的步兵团上校团长,基本上坐在这种位置上的校官,都是属于被培养的人才。

  但是,三十七岁的上校团长和三十五岁的中将副参谋长比起来,那差距可是天差地别。

  说苏林德不羡慕,肯定是假的。

  甚至他都有些嫉妒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作为卢照凌中将的老同学兼老下属,他在陆军内部,也是打上了卢照凌派系的烙印。

  卢照凌持续高升,而且未来可以预期的是,只要卢照凌不犯傻或者是不中途死翘翘,成为上将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未来的陆军大佬就是自己的老同学和老上司。

  这对于苏林德自己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未来少将这道门槛,只要努力努力未必不能迈过去。

  到时候,老父亲总该是要满足了吧!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趁着年初休假回家的他,就是挨了一顿批。

  这刚进门,就被他父亲破口大骂:“怎么管教你家老大的,竟然报考了国子监,堂堂苏家子孙,平日里和一群酸儒为伍也就算了,这竟然还敢报考国子监,简直是丢进了我苏家的脸!”

  “当年你自己不思上进也就算了,怎么还纵容他折腾什么诗词!”

  “我苏家世代戎马,苏家男儿皆是战场英杰,他竟然敢报考国子监,还说什么要考科举,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苏家无人!”

  听着父亲一大堆的话,苏林德沉默了片刻,不过最后还是道:“报考国子监一事,我和泉儿谈过的,也是我准许了的!”

  他其实很想说,我们苏家就他妈没有军事天赋的基因!

  他们苏家在外人眼里,算得上是大乾里很标准的军事贵族家族了,他父亲少将军衔退役,获封子爵。

  他也是陆军上校了,未来成为将官是大概率的事,未来如果立功的话,也有可能被赏赐原爵承袭爵位,而不是减等承袭。

  但是,他却是很清楚,他们苏家子弟其实真不适合从军。

  苏林德兄弟三人,苦学多年就他一个考上了武学堂,结果在军队里混了十几年,有着卢照凌的帮衬,这才混到了一个上校,未来虽然可以期望将官军衔,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自己是真没什么军事天赋。

  而他的几个儿子和几个侄子,也全都是一群草包,虽然一个个自幼就开始上陆军小学堂,算得上是从小学习军事了,而且学习也很用功,但是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天赋。

  历次年考一个个都是属于垫底的份。

  自己的长子也好不到那里去,读了陆军小学后,死活没能考上皇室青年军校,最后被迫读了普通预科的。

  今年报考的时候,他的长子和他彻夜长谈,十九岁的大男人了,跪在地方祈求他,让他去报考国子监大学,他不愿意去报考武学堂。

  然后哭着说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他努力了,比周围的人都努力,他也想要为苏家继续从军,再争回一个将军的军衔来。

  但是实在学不来他有什么办法!

  这看军事理论的各种书籍,沙盘演习都是被吊打,就这样的素养想要报考武学堂,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事。

  反而是文科方面,他极具天赋,也没怎么看书认真学习,但是文科成绩却是极好,就连预科学校里的老师也是说,他这天生就是学文科的料子。

  那个时候的苏林德,也是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曾几何时他也是最喜欢诗词文章,但是却是因为父亲的强迫,最后报考了武学堂,成绩垫底,进入部队服役后也是泯然于众人之间。

  如果不是结识了卢照凌,得到了卢照凌的提携,他现在估计连个少校都混不上,在上尉军衔的时候就是被迫退役了。

  看着儿子那样子,苏林德心软了,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准许了他去报考国子监大学。

  结果顺利考上了,而且入学成绩名列前茅,让他颇感欣慰。

  至于父亲的怒火,他也早就预料到了!

  苏父还是在那里骂着,骂着骂着看见苏林德一直沉默不说话,他突然也是沉默了。

  最后挥手道:“去吧,去看你母亲吧!”

  看着儿子离去,已经年迈的苏父站在窗前,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望向窗外的眼神,脑海里又是浮现了当年在黄竹山时的场景!

  那一年,黄竹山正面临着明军进剿,陛下组织少年成立了虎贲军,很少人,甚至他的儿子和妻子都不知道。

  当年那支只有四十多人的虎贲军里,就有他。

  甚至虎贲军最开始编练的时候,他还是李大虎的伍长呢!

  但是很快,李大虎和陈先赟他们就是一飞冲天了,而自己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升迁,然后逐渐被遗忘了。

  等到梧州战役的时候,李大虎他们已经是一军之长,而他依旧只是个少校营长了。

  而且带着部队和其他友军一起进攻梧州的时候因为表现不佳,对他后来的晋升也是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统一战争的那几年,他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军衔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要低的人,越过自己,然后一路成为开国名将。

  但是自己,却是慢慢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就连少将军衔和子爵这个头衔,还是因为他从龙的早,陛下怜惜他这个老臣子才给的。

  但是,他不甘心啊!

  真不甘心啊!

  李大虎晋升陆军元帅,并且随后退役,再加上卢照凌这个新生代将领里的代表人物晋升陆军中将。

  对大乾陆军造成的影响是深刻而重大的。

  因为这意味着把持了大乾陆军高层军官三十几年的老一代将领,终于是开始退出一线,把权力交给第二代将领。

  同时新生代将领也是正式进入高层,并开始影响陆军发展。

  大乾陆军从东镇庙时期算起,一直到现在,中高级将领的层次是比较分明的。

  大体上可以以讲武堂建立前后、统一战争前后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批。

  最早的自然就是讲武堂建立之前的东镇庙时期的土匪将领了,包括陈屠夫等人在内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这些人基本上后续数年的统一战争里就是逐步退出一线,而且并没人能够爬上高位,哪怕是混的最好的陈屠夫,后来依靠主持炮兵工作,在统一战争结束后获得了陆军上将的军衔,不过威望还是太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