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35章 武器迭代


  比如说那款三百毫米三十倍的舰炮,这可是有效射程能够达到十公里的超级怪物。

  然后还有两百五十毫米的火炮、两百毫米的火炮以及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一百毫米、七十五毫米等不同口径的舰炮。

  并且都是清一色的长身管的加农炮,可不是和陆军那样,有野战炮也有榴弹炮之分。

  这些海军的火炮,体型和重量都是比陆军火炮明显大了一圈,而射程也是更远,精度更高。

  如果是发射实心穿甲弹的话,那么穿甲能力也是刚刚的。

  其中最为震撼的自然是三百毫米的巨炮射击。

  看的让楚行赏心悦目!

  三百毫米的巨炮,他亲眼看到炮弹落在对面的荒地上,直接砸出了一个大坑!

  不是炸的,而是砸的!

  而进行最大射程测试的时候,楚行表示根本不知道炮弹飞哪去了,因为这已经是飞出了视线之外。

  十公里的有效射程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几天的武器展示,算得上是最近大乾国防工业最近十年来的成果了。

  主要就是集中在线膛武器的研发和应用上,而这些,又是建立在大乾王朝最近十年来的工业发展成果上。

  大乾进行工业化已经是二十多年了,基本上从大乾南下开始,楚行就是开始扶持工商发展,并重点扶持工业。

  同时还优先扶持重工业发展。

  这也是导致了大乾王朝的国防工业,是走在了普通产业的前面的,领先了许多。

  二十多年的工业建设成果,随着高压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上大规模使用,让大乾的工商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指工业生产能力,更是体现在工业技术的提升上。

  不过相对于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型工业的提升,轻工业以及医疗等行业的发展速度就是要缓慢一些了。

  没办法,大乾核心扶持的乃是重工业,轻工业的话主要是依靠民间资本再高,而医疗嘛,这个更难。

  但即便是这样,楚行也是很满足了。

  有枪有炮还怕个屁!

  等到部队大规模换装线膛武器,再把铁路往西继续修下去,迟早能把蒙古人给通通灭掉,彻底解决西方的威胁。

  一个月后,陆军方面再一次向楚行递交了新型后装线膛步枪的报告,称他们组织了三大武器公司以及皇室理工学院进行联合研发,在原来的多款实验性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取舍。

  目前新款步枪已经是完成了设计。

  陆军递交上来的新枪数据报告以及两支样枪让楚行也是颇为重视,让侍卫实弹测试之后,楚行还亲自打了几枪,感觉这枪虽然也不咋滴,但是比之前的汉阳兵工厂的试验枪强多了。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生产成本得到了控制,陆军那边预估的是,一整套下来,包括枪支,刺刀等配件加起来,预计前期生产成本能够控制在十八元每支。

  如果后期大规模生产,并且随着时间的过去,平摊了成本后,这个价格还能够控制的更低。

  目前大乾王朝出口的燧发枪,生产成本大约是五元一支,米尼步枪成本高一些,大概要十二元左右。

  目前十八元的生产成本虽然高了点,但是也没有太夸张,后期估计还能降下来到十五元左右。

  在控制了成本的同时,其性能也是不错。

  口径十一毫米,全长一点三一米,重四点六公斤,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百米,采用的单发装填供弹,同时采用的是纸壳定装弹。

  这里头的八百米有效射程,也只是理论上,实战中不可能击中这么远的目标,参考米尼步枪的使用经验,军方重点要求的是三百米距离的命中精度,而这款步枪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两百米到三百米之间的精度丝毫不亚于李福步枪,不过超出了三百米后,精度开始下降,五百米后其精度就没法看了。

  此外之所以没有使用金属定装弹加弹仓供弹,而是采用纸壳定装弹、单发装填供弹的设计,那是因为铜太贵,而且制造工艺也要求更高,最后导致弹药成本会更高。

  军方已经是可以预料到采用这种后装步枪后,耗弹量会增加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将会带来沉重的弹药供应压力。

  为了控制使用成本,所以军方自行放弃了金属定装弹。

  反正大乾的敌人不是用着燧发枪就是用着火绳枪,用前装线膛的米尼步枪就已经很欺负人了,更不要说现在的后装线膛枪了。

  再花费巨大的成本使用金属定装弹,没那个需求。

  反正不管你大乾用什么后装枪,人家土著和蒙古人都是很淡定的表示都一样,都打不过!

  因此在性能面前,军方很干脆的选择了成本!

  楚行亲自体验过后,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也就是大笔一挥,批准了陆军的装备计划。

  陆军方面很快定型,并下订单采购生产。

  型号则是为七年式步枪,又称联合步枪!

  为什么会是联合步枪呢,因为这款步枪是陆军组织了三大武器公司和皇室理工学院一起研发的,没有和以往一样,步枪都是某个机构单独研发的,因为联合研发,所以也就称之为联合步枪了。

  其中涉及的多个专利都是不同公司或机构的,陆军是财大气粗直接买断了专利,然后授权给各大兵工厂生产,同时下订单。

  陆军的胃口大的很,第一批订单就是十万支,然而半个月后,陆军又是增加了三十万支的订单,其中包括十万支骑兵版,也就是短管版本。

  光光这前面的两批订单,就是达到了四十万之巨。

  陆军一口气就订购了四十万支联合步枪,从这也是可以看得出来,陆军方面是打算先把所有的战备部队全部给换装了,毕竟陆军的一线战备部队也就大概四十万兵力左右。

  至于后面的二线常备部队、预备部队、民兵部队自然是后面慢慢来了。

  陆军再有钱,也不可能一口气全部给所有部队换装了,就算有钱,兵工厂的产能也跟不上啊。

  这一次陆军也不用等虎贲军优先装备了,而是可以直接自行装备,因为虎贲军都已经开始采购更加优良,更加昂贵的李福步枪了。

  而海军那边也是不甘落后,他们也是很快下了一批五万支的联合步枪海军版的订单,海军版的枪管比陆军版的短一些,不过依旧比骑兵版的长一些。

  此外,对于过去两年里过渡装备了十多万支米尼步枪,自然也是不会浪费,现在西征军继续用着,等第一批联合步枪生产出来后,就会对前线的西征军优先换装,然后这些米尼步枪将会拉回到工厂里进行枪机改造,改在为能够后装的步枪。

  然后这一批米尼步枪改装而来的后装步枪,预计会装备给二线的常备部队,尤其是在海外执行任务的二线常备部队。

  毕竟整个后装枪的换装计划,以目前的大乾的兵工厂正常产能来说,最少需要持续五年,毕竟不是大规模战争时期,不可能搞加班加点生产的,新生产联合步枪需要时间。

  此外这些米尼步枪也不可能直接扔,稍微改装继续用才是正理。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除了其中三万多支米尼步枪是全新生产的话,其实剩下的十多万支都是用原来的燧发枪改造的。

  毕竟燧发枪改造为米尼步枪也很简单,直接拉个膛线就行了,改造成本也低。

  而军方后续也是准备着对库存的全新遂发枪进行改造,毕竟目前大乾库存的燧发枪数量太庞大了,陆军和海军加起来,全新库存就有三十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