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40章 海上战车


  如今的戈河州依旧是大乾王朝在印度最大的海外领地城市,发展的相当迅速,舰队将会在这里整修一段时间,进行必要的维护,同时也是让水手们上岸浪一把,让陆军的那些旱鸭子们上岸喘喘气。

  繁华的戈河州充分的让舰队恢复了士气,随后舰队继续南下抵达了锡兰岛。

  相对于戈河州,锡兰岛还要更加繁华,因为此地是经过印度洋的船只必经地方,绝大部分船只途径此地的时候,都会进入锡兰岛的港口进行休整和补给。

  同时此地还是大乾海军印度洋舰队的司令部所在,第四舰队的司令部以及母港所在。

  而抵达了锡兰海军基地后,徐嘉宁的护航任务也算是结束了,同时也是正式加入第四舰队,并被分配到下属的第四十三分舰队。

  这刚停泊靠岸呢,他的新新顶头上司,第四十三分舰队司令万达则海军少将就是准备登船了。

  万达则海军少将,光头,国字脸,还留着长长的胡须,看起来让徐嘉宁觉得有些怪异。

  “你们总算是来了,上个月我就接到公文知道你们要来了,这等啊等,总算是把你们等到了!”万达则海军少将一看见徐嘉宁,就是显得颇为热情,然后直接朝外走,还不忘对徐嘉宁道:“走,走,看看我的新船去!”

  徐嘉宁海军上校听到这话,心里头默默的说了一句:那是我的船,可不是你的!

  因为蒸汽钢铁战舰的修护需求,同时大乾海军需要掌控的海域太大,而能够大修的又只有本土,能进行日常维护的都只有几个大型海军基地,诸多条件下来,也就诞生了大乾海军里颇为特殊的轮换派遣制。

  这种制度上,好处坏处都有,坏处就是各舰之间一般配合都不怎么默契,舰队司令和各舰长之间往往也不熟悉,甚至舰队司令因为指挥的船只经常变动,往往需要做非常多的预案,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好处嘛,自然是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大乾的战舰的利用效率,要不然,大乾海军也不可能以区区百艘左右的蒸汽钢铁战舰就掌控几乎全球大部分的海上战略要道。

  马六甲海峡、锡兰海峡、西亚海峡,红海海峡、南非海、直布罗陀海峡等等可都是处于大乾海军的掌控之下。

  这年头可没有航母没有雷达,要掌控这么多海域,是需要非常多战舰的,但是大乾海军愣是以百艘战舰的规模做到了。

  其中固然有缺乏实际敌人,大乾海军没有挑战者,所有的行动基本都是主动出击的缘故,也是和目前的轮换派遣制有关。

  至于不够熟悉、默契,战斗力无法发挥等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轮换派遣制下,徐嘉宁有可能会带着科伦坡号巡洋舰在不同的分舰队里执行任务。

  因此徐嘉宁上校说一声科伦坡号巡洋舰是自己的,而不是万达则海军少将的,也算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当然了,这种话也只能是心理说说了,敢公然说出口的都是找死。

  因为根据命令,科伦坡号巡洋舰如今已经是被派遣到第四十三分舰队,在上头把该舰抽调走之前,该舰就是一直属于第四十三分舰队的战舰,归属万达则少将指挥。

  万达则少将显然是没有注意到徐嘉宁的内心嘀咕,他现在是对新到的三艘战舰相当兴奋。

  他早就知道国内已经是装备了后装线膛炮了,广东号和吕宋号可都是大名鼎鼎呢。

  而巡洋舰和护卫舰的话,因为时间紧迫,加上之前的大量后装舰炮其实都是被用在了两艘战列舰上,一开始的产量又不够高,所以换装的还不多,新造的就更少了。

  他这第四十三舰队里,可还没有过装备了后装舰炮的战舰呢。

  很快,万达则少将就是登上了科伦坡号,其他地方没有看,直接跑到去看船首甲板上的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后装线膛炮去了。

  “这管子够长啊,三十五倍的炮管,比我们之前用的一百五十毫米的三十倍前装炮长多了!”

  “这炮弹也不太一样,这装药量明显要大了不少啊!”

  “还有这炮栓有点意思,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到过用插入式炮栓呢,上海枪炮厂的那一群蠢货!”

  万达则少将一边说一边嘀咕着,根本就没有给徐嘉宁上校插话的机会!

  看着他摸来摸去,徐嘉宁估计如果不是战舰停泊在码头上,他都要直接试着开一炮了!

  “走,走,再去看看一百毫米的炮,听说那玩意是打金属定装弹的,连弹壳都是黄铜!”

  这个时候,徐嘉宁终于是有机会插口了:“是的,那款新炮用的是金属定装弹,射速极快!”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还挺贵的!

  不用几分钟,他们就是看待了一百毫米三十五倍的后装炮,万达则少将仔细看了看后,道:“炮是好炮,就是管子小了点!”

  徐嘉宁道:“虽然口径小了些,不过火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对付无防护目标的时候!”

  万达则上下到处看,看到这两款主要的火炮,还去看七十五毫米的副炮以及四十毫米火炮,这两款火炮都是用来执行近距离自卫任务的,对舰攻击不是它们的任务。

  但是万达则对其中的四十毫米火炮显然非常感兴趣,一边看还一边说军械部门的人还真会偷懒,直接拿一把大枪当近防炮用。

  因为这玩意的设计特奇葩!

  大乾海军如今装备的四十毫米炮,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传统的火炮,反而更像是一杆口径大的很的后装线膛枪。

  并且采用的是类似陆军后装步枪那样的栓动装填,弹仓供弹的方式,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一支枪,而不是火炮。

  为了抵抗后坐力,他们采用了简单除暴的办法,直接把炮座固定死在船体上,依靠钢铁结构的船体硬抗后坐力。

  在后坐力都被船体硬抗了,自然也就不存在火炮复位问题。

  这玩意其实是海军根据研发中的栓动步枪放大而来的,只不过采用的是金属定装弹以及弹仓供弹结构而已。

  和原时空里的各种小口径速射炮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然而这这种四十毫米火炮,每分钟依旧能够打出十发以上的炮弹,并且所发射的还是榴弹,虽然精度差了点,但是射速快啊,而且榴弹的威力还算可以。

  对于那些小吨位的无防护目标而言,杀伤力还是颇为不俗的。

  至少比什么七十五毫米,一百毫米之类的火炮强多了。

  大乾海军对这种简单粗暴的火炮也是抱着反正是便宜货,能用就用,用不了就当摆设的心态,基本上在很多主力舰上都装备了。

  唯一让海军可惜的是,也就只有这种小口径的火炮才能这么玩,口径太大的话,哪怕是钢铁船体也很难硬抗后坐力。

  至于正在研发的炮架复位技术乃至炮管复位技术,那玩意还极度不成熟,打一次就散架的玩意海军可不敢装备。

  科伦坡号上的舰炮,乃是万达则少将参观的重点,至于其他东西他就懒得看了,因为和其他的战舰区别并不算大。

  说动力嘛,也算不上多快,十六节航速而已,虽然续航力不错,但是为了航行中节省燃煤,大乾海军里一般要求机帆动力的战舰进行日常航行的时候,只能小功率运转发动机,再加上风帆一起进行航行,虽然航速只有七八节的样子,不过也算够用了。

  科伦坡号从本土出发一直到锡兰岛,其风帆可是出力不小,煤炭的消耗倒是不算多。

  看完科伦坡号后,他又跑去看了两艘新型的护卫舰。

  而对这两艘护卫舰,万达则少将关注的重点更多的还是船体本身了。

  因为这两艘新南级护卫舰,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大乾海军里除了吕宋号外,第二款正式服役的从一开始就为了安装后装舰炮而设计的新型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