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五百六十五章 官牙

第一时间穿越宣武门,而是在城门前驻足。因为城门的广场上,有一处高台,高台上有一支高耸入云的旗杆。六点一刻开始,便会由一支虎贲军侍卫队,护送着红色的大乾国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升旗处,准备于六点半升起国旗。这个时候,大人们便会整理仪容,注视国旗了。而在另外一侧,是人山人海的百姓。随着仪仗队将士们的口号一道响起的是,大乾军乐团演奏的大王亲自谱写的《大乾的黎明》的国乐。清楚,大家真的都是看个新鲜。听说打仗要带军旗,但是没听说那个朝廷,每天要升一次军旗的。可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看着旗帜上书册、铁锤、锄头、秤砣汇集的图案时,久而久之,大家会觉得心情激荡,甚至不由的满含热泪。因为总是有人告诉他们,我大乾的旗帜是将士们用血液染红的,书册乃是国之重器,代表着一国文脉,代表着士人,而文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是为农人、工匠、商人服务的。不要去管未来如何,在当下,在楚行活着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合该如此的。久而久之,在扬州府,看虎贲军升起国旗,成了扬州城军民、官员的一种习惯,甚至于楚行都要在起床之后,于王宫之中,默默的看着大乾的国旗升起。久而久之,他甚至会忘记自己的欲望,自己给自己洗脑,我来,我见,我征服。我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便要留下无人能超越的痕迹。当后世之辈,遇到困境,遭遇沉沦之时,找到一个可以寄托的种子,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重新成为参天大树。这大抵便是布道者吧。整个升旗的过程为十五分钟,这十五分钟大乾几乎是静默的。一直到升旗之后,百姓们才会散去。官员们也会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宣武门,跨过代表着大王射出的仁义礼智信五支利箭的金水桥,进入大殿商议国事。此时此刻,便是那些已经被宦海折磨了数十载的积年老吏都会忍不住内心激荡。而大乾人才市场也迎来了一天的开放。扬州府城如同一个巨鲸一般,每天吸纳大量的人口,这些人虽然经过了造册,入了户籍,但是却没有居所,没有土地,属于无业游民。大乾安置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在西城设置了一处人才市场。每天会有官牙在此地选拔流民,传授各种工作技能。如今的扬州府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成为实打实的大城市了。后来涌入的人口,远远的超过了原住民,所以每日来人才市场寻找工作的大有人在。而这个时候,出现一群身体残缺的汉子,格外引人关注。他们竭力迈着整齐的步伐,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是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卒,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胜任疆场上的工作,所以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官牙。所谓的官牙,就是官方的牙人。彼时的牙人,不仅仅是一种中介的代称,在大乾他们还有工匠联合会的特征,哪家工厂、作坊,敢欺压工人,他们一定会找门去理论,甚至替工人告到官府。带队的乃是大乾的战争功臣刘青山。他倒不是厌倦了战争的生活,而是他最近在讲武堂深造,枯燥的学习生涯,让他不得不找个事情排解,以期静下心来。这个活儿是楚行介绍给他的。楚行告诉他,如果你想让你的指挥水平有个质的提高。要多与百姓接触,要对于负伤归来的老兵接触,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同时与老兵交谈,也可以了解战争中更多细微之处。于是乎,这员老将就主动来人才市场任职了。刘青山当初主动将山寨的大权交给楚行,也算是大乾冉冉升起的过程中,最大的助力之一了。而随着大乾的征战生涯,刘青山虽然有野心,却从未做过背叛大乾的事情,算是大乾最忠诚的战士了。刘青山自从得到了楚行的建议之后,日复一日就从未停歇过。甚至在他的身边儿,有很多被荣华富贵迷了眼,却又迷途知返的老将跟随,只希望找到最初的自己。反之,那些不愿意积极主动提升自己,只愿意享受荣华富贵的老人,如今逐渐已经泯为众人了。这也是大乾兴盛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