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六十一章 不语妖生(第2页)

  黄不语对此自然毫无异议。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莫川刚刚打开房门,便见黄不语端着铜盆侍立在门外。

  那殷勤姿态,看得莫川感慨万分。

  洗漱完毕,他便领着黄不语随意在街边吃了一碗葱花拉面。

  浮于汤面的寡淡油花,滋味不如昨天那碗野菜馄饨,不过,倒也适合一日早餐。

  用过早餐,莫川又雇了一辆马车,这才出城往边郊而去。

  说起来,莫川清晨这一饮一啄,瞧在黄不语眼中,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里。

  ——上仙行事,端是潇洒随心啊!

  马车行至兴环山麓一座不大村落之后,便停了下来。

  却是路至尽头。

  前面山道已然不是马车可走的坦途。

  黄不语抢付了车资,一人一妖,便步行往山中行去。

  没了车夫六耳,山路无趣之下,莫川索性打探起黄不语跟脚。

  黄不语见莫川谈兴颇浓,连忙趁机将他精怪经历,和盘托出。

  既是取悦上仙,也是纳投名状。

  别看黄不语才甲子修为,妖生却足有七十七年。

  用他话来说,它机缘巧合诞生灵智之时,便已经活了九年。

  婴儿生而印随,初诞为妖的黄不语亦是如此。

  它懵懵懂懂的行于人类窗前屋后,学了几年人语,又学了几年私塾,直到灵智渐开。

  一日,巧见一户人家请神婆安抚小儿惊吓,瞧见了四大门仙家办事,这才趁机搭上关系,拜了堂口。

  这一拜便是二十年。

  直到堂口一位柳仙,因为农家翻修房屋,被人翻出,一锨铲死,堂口才至此解散。

  黄不语仗着业务娴熟,自己抓了名俗家弟子,拉拢几位精怪,组了个出马仙堂口,一直传到今天。

  期间,堂口换了几位仙家。

  不是误遭人类打杀,便是死于精怪之手。

  黄不语也算是得天之幸,一路有惊无险,修至甲子之境。

  在清水县周遭,不敢说蝎子拉屎毒一份,也算得上是排得上名号的大妖。

  莫川听完黄不语妖生,心中颇为感慨。

  修道难,精怪修道更难。

  甲子之前,若顿悟神通也就罢了;

  若没有,其实也就比寻常动物强些,尤其是小型动物成精,妖生更难。

  遭人打杀是常有之事,同行狩猎更是比比皆是,殊为不易。

  类似狼王那种呼啸如风的终究是少数。

  一来肉食者基数少,成精的自然也就更少;

  二来成了气候,也很容易成为高僧道士眼中的机缘。

  ……

  都说与知己同行路最短。

  在莫川看来,听故事的路也短。

  闲聊间,两人不知不觉已经登上山中道观。

  见了那道观,莫川有些惊讶。

  那说是道观,实际上就是寒舍三间,门口用风化的石片,垒了个院子,里面还养着鸡鸭。

  莫川拍了拍衣服,正要准备叩门拜访,不想身旁一条山野小道,倏然传来咋咋呼呼的声音。

  循声看去,就看到了一个黑脸汉子,背着一名孩童冲了上来,身后还跟着几名赤脚农妇。

  “方道长!方道长!”

  人还未跑到道观门口,便焦急得嚷嚷起来。

  “吱呀——”

  一声门开,一名干瘦老头走了出来。

  “咋了咋了?”

  “遭蛇咬了,嘴唇儿都发黑了,方道长,您可得救救我家娃啊!”

  随行而来的赤脚农妇,急得直跳脚。

  “好好好,快进屋,快进屋。”

  干瘦老道士连忙招呼。

  莫川见状,连忙不动声色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