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八十二章 神鳌补天(第2页)

  灯草和尚挑衅的看了一眼牙三儿,这才卖弄道:“道爷说,这馒头山有机缘。小僧寻思着,这馒头山既无天险也无瑰丽,那机缘不是在天上,便是在地下,这找了一圈,还真让小僧找到了。”

  果然是赚了大气运的灯草精!

  莫川心中感慨,这机缘怕是也只有九寸身高的灯草和尚、以及无形鬼魅之流能够找到。

  原来,这山体裂缝,狭窄如门隙,大一点的兔子都钻不进了。

  莫川心中一动,一挥手收起了灯草和尚和牙三儿。

  又使了大小如意之法,令身子小如稚童,宛如纸片人般,挤进地缝之中。

  如此艰难行了百来米,里面果然豁然开朗。

  却是一座别有洞天的地下溶洞。

  洞内萤火辉辉,仔细看去,竟然是一株株酷似益母草的发光植物。

  “呼噜噜……”

  一阵低沉吼声,从洞穴深处传来,听起来像极了呼噜声。

  这令莫川眸光微闪。

  他挤出裂缝,落地恢复原状,环顾四周间,向声源处寻去。

  溶洞怪石嶙峋,石笋若獠牙悬空。

  越靠近声源,莫川心中越古怪,因为在那呼噜声中,还夹杂着令人牙酸的咀嚼声。

  狂如夜鬼敲云板,饿似豺狼觅口餐。

  待行至一个转角,斑驳墙壁上,投射出一团似长满触手的黑影。

  莫川伸手虚空一握,辟邪剑悄然落于掌中。

  待走过转角,他脸色悚然一惊。

  那是何等怪诞之物?

  其大如磨盘,肿胀如球,体表长着数根蠕动触手,还有两根触手恍如肉翼,在空中轻轻拍打着,全身看不到五官。

  此时它体表凹陷,正吞入一头黄皮熊。

  这黄皮熊浑身骨头都被碾碎,软绵绵的挂在肉球凹陷处,随着肉球的吞吐,一点点滑入其中。

  这令莫川没有来想起蛇吞猎物之景。

  “呼噜——”

  蓦然!那肉球状怪物停止了咀嚼,身上触肢撑在地上,咻的一声,向莫川冲来。

  【大】

  心随意动间,莫川陡然膨胀而起,化为三米巨人,提着匕首似的辟邪剑,劈了过去。

  剑芒吞吐间,刀刃临身,那怪物登时一分为二。

  还有几根触手碰到莫川,也霎时自动断为数截,却是遭了支离之术。

  端是惊鸿而起,流萤而落。

  “这是帝江?还是混沌?”

  莫川一脸惊疑不定,下意识想起记载于《山海经》中的怪物。

  他想了想,将残尸收入飨祭道炉继续前进。

  复行数十步,再遇四头怪物,皆被他如拗折枝叶,随手斩杀。

  他还特意支离了一头,塞进飨祭道炉中。

  ——这种稀奇古怪之物,怎么说也得留一个备份。

  没多久,莫川走到了溶洞尽头。

  仔细看去,却是一座椭圆形空腔,地上积了一些池水,不知池水之下还有没有暗道?

  “道长,你来了!”

  四野阒然间,一道仿佛山体共鸣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荡漾而来,震荡得坱尘簌簌洒落。

  莫川悚然一惊,猛然回头四顾。

  溶洞空荡荡一片,只有莹草发出幽幽微光,将穹顶上的石笋,映照得愈发渗人。

  “余前日见道长使那变大之法,端是神威无比,恍如法天象地,这才以残存心力,呼唤道长,还望道长莫要见怪。”

  石壁再次簌簌震动起来。

  “阁下既唤贫道而来,为何又避而不见?”

  莫川愕然,思绪如电间,朗声问道。

  “非余避而不见,而是道长便在余的身体里。”

  莫川闻言头皮发麻。

  不知这是神秘之人的妄语欺诈,还是确有其事?

  “阁下的意思是,这座山便是你的身躯?”

  “正是!余为深海之鳌,困于这千里荒山之间不知多少春秋!躯壳早已风化为石,仅有不灭残魂,困于残躯,挣扎不得。”

  “前日,余观道长于百里之外,使那莫测大神通,故将道长唤来。奈何,余之躯壳已然化石,僵硬不得,无法呼唤道长,竟差点与道长失之交臂!”

  “还好道长再次寻来,进了余腹之中,终于可用腹语勉强交流。”

  岩壁嗡嗡作响,每一句话都会震落大片碎石。

  然而仔细看去,便会惊讶发现,穹顶山水蔓延间,又迅速将震碎之处填补,看起来恍如活物。

  “阁下如此神通,又有谁能困阁下于这千里荒山?”

  莫川思绪闪烁间,问道。

  “娲母。”

  “娲母?”

  “你们人类称她为女娲!”

  莫川闻言心生荒谬……远古神话中的女娲?

  “女娲娘娘真的存在?”

  “呵呵……真是世情薄,人情恶啊!”

  神鳌一声幽幽叹息,不知是嘲讽,还是唏嘘。

  “敢问这是发生了何事?”

  石壁沉默了。

  直到莫川耐心耗尽,就要准备再次发问时,嗡嗡声音幽幽传来。

  “……大道有缺,娲母言此为天破,寻天下大道,斩余四肢,抽余大道,补了天。余只剩下一壳一首,枯遗荒山,不知多少岁月。”

  莫川心头微震,这是女娲补天传说啊?

  没想到,从这神秘大鳌口中说出,竟是另一番模样?

  “敢问阁下唤贫道而来,所为何事?”

  莫川略一沉默,提起了正事。

  “……余恳请道长,杀了余。”

  莫川神色微动,眸含异样之色。

  “余血脉溶于天道,残魂勾连之下,不死不灭,唯有身躯破裂,才会斩断天道眷顾,身死道消。”

  “余枯守荒山不知几载,身躯腐化为石,心力早已枯竭,唯求一死,还请道长相助。”

  莫川沉默许久,才问道:“贫道该怎么做?”

  石壁震动:“此馒头山西面孤峰,为余之首。道长只需化为那百尺巨人,将其连根拔起,斩断地脉勾连,足矣。”

  莫川面露尴尬之色:“不知毁了孤峰可行?”

  石壁簌簌:“余得天道眷顾,孤峰毁之不难,只是地脉喷涌之下,不消几日,便会重新长出,难求一死。”

  “原来如此。”

  莫川颔首,略一踌躇道:“不瞒阁下,贫道虽修那法相之术,然受师门戒律所限,未得出阴神之法,恐怕难以满足阁下夙愿,不如待贫道请示师门之后,再由师傅出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