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八章 挂丹求材(第2页)

  可以预想,随着他道行精进,以及术法娴熟,炼丹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且说两炉丹成,莫川随即唤来鸟妖小青,吩咐其挂丹求材。

  小青见状,心中一动:“仙长若缺丹材,小青告知赤雉娘娘,娘娘必奉上各类丹材,又何必将此神丹流于荒野,暴殄天物?”

  莫川笑道:“炼丹之道,看似天赋为重,实则勤勉为先,多少神技,不过唯手熟尔!”

  “娘娘所赠这两份丹方,丹材常见,炼制复杂,用途却颇为广泛,正是最佳练手之丹,因此又何来暴殄天物之说?”

  小青愕然。

  有心代娘娘将明辰丹药全部揽下,思绪闪烁间,又不得不放弃。

  听莫川意思,这挂丹求材,显然是长期任务。

  赤雉娘娘丹材储备再多,也终将耗尽。

  当然,娘娘可以暗中搜集丹材,不过,这岂不是成了二道贩子?

  明辰仙长若知,定然大为不喜。

  为了蝇头小利,得罪如此炼丹大家,小青自然是万万不敢。

  “小青眼皮子浅,让仙长笑话了。”小青作福致歉。

  “无妨。”莫川摆手。

  小青随即告辞离去。

  她已经能想象到,随着这个消息散播出去,万里荆荒将会是何等的吃惊和热闹。

  须知,妖邪天生地养,福薄命浅,同类相残,更是比比皆是,修行可谓大不易!

  能得一颗丹药,关键时刻,便是一条性命。

  如此岂能不疯狂?

  ……

  “真是怪哉,煮石之法如此逆天,我能想到以丹养丹之法,见真道人没道理想不到,为何见真道人最终还是被逼得杀人煮寿?”

  窥一斑而知全豹。

  目视小青离去之后,莫川内心深处泛起一丝不安。

  “莫非是获取煮石之法时间太晚,已然寿元无多?”

  “还是说,痴于炼丹享乐,误了修行?”

  “亦或者……道途远比我想象得还要凶险?”

  恰在此时,一支香火鸟鸟而至,不待莫川细看,继而滚滚香火,咆孝如游龙,扑面而来!

  卧槽!

  心中一声国骂,莫川愕然撩开烟雾,目之所及,满脸错愕,眉头蹙起。

  只见数日前,他随手采撷香火的农家小院,已然成了野祠荒龛。

  黄昏下,黑压压一片村民,在老妇人的带领下跪拜祈祷。

  长桉条几上,摆满贡品。

  仔细一瞧,虽都是不值钱的物什,但也琳琅满目,诚意十足。

  “列祖列宗在上,求求你救救山歧村吧!今年村里年景忒坏,前旱后涝,家家歉收,秋税又到,大家都无余粮,还有两日秋税期满,再不缴粮,怕是要卖宅卖地……”

  “列祖列宗啊,山歧村若是能过了这个难关,定为您修祠立龛……”

  老陈媳妇跪在供桌下,说着半方言半文绉的辞藻,显然是经人教授过,却又学个不全,落了个不伦不类的模样。

  不过,表达的意思,莫川听懂了。

  正因为听懂,反而头皮发麻。

  坏事了。

  今日莫川,已非吴下阿蒙,已然意识到,这支香火怕是保不住了。

  话说,何塬村丢牛之事,他为何借牛妖之口,送上银子作为补偿?

  就是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可以显灵显圣,但切忌直接赠送财物。

  不然,其他人听了,也跟着效彷,他是送还是不送?

  送,陷入怪圈。

  不送,只怕信仰崩塌。

  最好的香火,乃是类似于他在瓦北村柳树下,给大圆寺光印和尚所讲的《张助斫李树》中的香火。

  ——似灵,似不灵。

  说它不灵,确实有人如愿得尝。

  说它灵,却并非人人得偿所愿。

  这样的香火,在人云亦云之下,最好维持,且经久不衰。

  所以为了拿下老陈家香火,莫川并未直接赠银,而是以大小如意之法,永久性变大稻谷,以增分量。

  料想这种事情,也就老陈自家知晓,便是说与外人听,怕是也半信半疑。

  怎料,怎么就突然闹大了?

  待听到那“年景忒差”、“前旱后涝”、“秋税”……等等词汇,莫川恍神间,隐隐猜到了真相。

  陈家之事,恐怕并非孤例。

  仔细打眼瞧去,祭拜之人皆面带菜色,不少人神色枯藁,消肉甚臞。

  “哎!”

  莫川摇头叹息,拂去眼前香火。

  ——这支香火,不要也罢。

  一来,所涉人口太多,法力有限,根本无法将所有人家粮食永久性变大增多。

  二来,这次如愿,下次再求,如何处置?

  允之,岂不是成了许愿机器?

  不允,大恩如仇,村民必然毁祠拆堂,又何苦来哉?!

  ……

  ……

  神前酾酒罢,风散纸钱灰。

  一番祈祷结束,各家各户收回从牙缝中挤出的贡品,面带忧色的回家了。

  唯有不知事的稚童,欢天喜地跟在父母身后,欢喜今晚可以吃到一份丰盛大餐。

  事实上,稚童们确实吃到了。

  在父母略显忧虑、惭愧的目光中。

  这或许将是他们在家中吃到的最后一餐,也或许是入冬前的添膘饭。

  入夜。

  村如坟冢,不见灯火。

  瞧了一场热闹,吃了一顿大餐的稚童,早已累得沉沉睡去。

  唯有大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孩子他爹,明儿要是不显灵……咱们卖地吧?”

  “卖地!你疯了?崽没了,还能再生,地没了,我们吃什么?”

  “可是,俺舍不得……”

  “啥舍不得,狗离崽子叫三天,过三天就好了。”

  压抑的议论声,在黑暗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俄而,有婴儿啼哭声传来,羸弱如鸟啼,也唯有这万籁俱寂的夜色,才能听得清清楚楚。

  “大人都干瘦如柴,哪能奶活孩子,还不如趁着还有气儿……”

  感慨生未落,便戛然而止,似乎想到了什么。

  议论人家总是容易,轮到自己,个中滋味,方知厉害。

  婴儿哭声逐渐平息。

  只是村子却悉悉索索,传来一些似有似无的动静。

  山歧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希望的哭声都没了,这村子还有希望吗?

  云叆叇,日曈曚。

  难捱的寒夜,终于迎来黎明。

  村子渐渐醒了过来。

  那是早起的妇人,那是辗转反侧的汉子,那是懵懂无知的孩童。

  少顷,一声尖叫传遍全村。

  继而此起彼伏,又哭又笑,喧嚣如节。

  村子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