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八章 折寿救母


  山青水碧,日暖风轻。

  ……

  朝歌山脚下,山涧溪水旁,莫川三人以一块巨石为桌,奉上各自所带酒水,品酒之余,欣赏溪边一支孤零零的鸢尾。

  没错,这就是魈兄所言的赏花妙处。

  行至此地时,东玉河神还挖苦一番,不想魈兄却自有一番独到见解。

  说什么,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以人比花,此鸢尾亦如越女,生得娇艳,却不得富贵,落了个孤芳自赏。

  一番巧言,听得莫川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这魈兄看着五大三粗,说话却十分风趣,这与其说是使了浑身解数,不如说肚中墨水本就不少。

  在闲聊中,莫川对此妖也逐渐了解起来。

  这魈兄,乃是一头山魈所化,居于化合山。

  据他说,他本是一群山魈首领,形同野兽。

  一日,有道人进山采药,凑巧遇到一群山魈,遂施展大神通,将其全部抓走,一番训练之后,又放回山中,代为采药。

  魈兄在此过程中,误食数味草药,竟萌生灵智,成了精。

  那道人见它成精颇为欢喜,留在身边,悉心教导,指挥山魈群。

  魈兄也因此结了道缘。

  此后,那老道士每隔三五年,便来山中一次,收取草药之余,也教授一番山魈。直到五十年前,老道士一别之后,便再也未归。

  初时,山魈不懂,事后掐指一算,隐隐猜到真相,老道士怕是已然寿终正寝。

  听完魈兄来历,莫川感慨莫名。

  各路妖邪,还真是各有机缘呐!

  说来也有趣,人族寿元本就高于野兽,怎料,野兽作妖之后,却寿元大增。

  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化妖这个过程,本就是生命本质的蜕变。

  人族因为潜力巨大,想要完成蜕变,反倒需要更多能量。

  孰优孰劣,还真是一言难尽。

  一人两妖,边聊边饮,没多久,魈兄便面色潮红,露出醺态。

  看来并未以道行化解酒意。

  或者说,来朝歌参加酒会,化解酒意本就是不雅之举。

  喝多之后,魈兄忍不住又聊起过去。

  “不瞒二位兄弟,鄙人虽是妖邪,但自萌生灵智以来,仗着妖躯近人,所修皆是人族道法!说来也是怪哉,未曾化形时,所修道法无所阻碍,修为一日千里。反倒是化形之后,修为便止步不前,也不知因何缘故?”

  “敢问魈兄,所修何方道法?”莫川闻言大奇。

  “此法名为太古斩情法!”

  “可否细说一二?”

  魈兄也不怕被人学法,乃至被人针对,随即趁着醉态,三言两语描述一番。

  当然,他虽有醉态,但终究不是理智全失。

  因此并未细说功法细节。

  莫川听闻,略一思忖道:“如本君没猜错,此法怕是与魈兄属性相冲。”

  魈兄闻言大奇,连忙道:“还请魍魉兄教我。”

  莫川道:“道家法门,通玄神妙,往往夺天地之造化,归己身一世之伟力!因此亦对修行者有着严苛要求。有的要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有的要摩顶放踵,孜孜不倦;还有的要香火侍祖,进补管禁,如世散吏。”

  “看魈兄所修之法,多半是太上忘情道,此道须寡欲心静,忘情累轻!魈兄化形之前,懵懂无知,最契忘情道,反倒是化形之后,得了人相,杂念纷起,道行自然也就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