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无上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时至黄昏,卧河寨民的狂热祭祀,才逐渐散去。

  仅此一日所获取的香火,便抵得上寻常半载,堪称丰厚。

  然而若是细算,莫川其实还是亏了。

  因为那令枯山披翠的显圣手段,近乎耗尽他的草木之气储备。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做了。

  因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待处理完万朝山之事,他随即招来白尾小青龙,仔细叮嘱一番,又偷得浮生半日闲,私会未狸,一番温存之后,这才离去。

  多难固业,殷忧启圣。

  天乾国师之事,再度提醒着莫川,这个世界的危险。

  他能穿梭两界的本事,根本原因还在于飨祭道炉。

  然而便是飨祭道炉这等神器,竟然被人入侵钉下楔子,这让他如何不忧虑?

  因此回到飨祭道炉之后,他便着手参悟起漏尽通、服饵、生光三神通。

  尤其是漏尽通,得益于顿悟状态,已经参悟大半,只需要闯过一些尾窍,即可掌握。

  借助意舍利之助,他大约花了五天时间,这才将最后一点尾窍尽数打通,执掌神通。

  神通既明的那一刻,莫川感慨万千,终于明白为何佛道皆十分推崇顿悟。QQ閲讀蛧

  他若非顿悟,哪怕有意舍利之助,恐怕也要靡耗大量时间,才能顺利推演出这佛门六神通。

  若无意舍利,以他佛法造诣,只怕终身无望!

  “……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

  “原来,漏尽通的真谛在此!”

  莫川吟诵经文,一股醍醐灌顶之感,令他神清气爽。

  他心神一动,脑后幻化出一轮轮日冕,瞧着像极了舍利之光,实则非也,此乃大宝焰,又名智慧火。

  漏尽通的真谛,并非斩去婬欲之念,而是借欲成智。

  佛门认为,人吃五谷,必生精气,精气足,婬欲动。纵然以理智压抑,也必生春梦,难以降服。

  漏尽通之精妙,在于承认欲念,引导欲念,以大神通借欲成智。

  这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异曲同工之妙。

  《楞严经》亦有言为证:

  ——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当然了,这说着简单,行之极难,欲起如火焚身,能降服者,已属大毅力,走上以欲制欲之道,都能理解。

  借欲成智,那是圣者所为。

  如此也难怪漏尽通位列六神通之首,非圣者,不可修。

  总而言之,巧借意舍利顿悟执掌此术的莫川,算是以力证道。

  一番唏嘘之后,莫川随即细细感悟起此法妙处。

  【漏尽通】

  ——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

  即,施展此法可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盘之理!

  简单理解,这类似于一种超算状态,不受七情六欲干扰。

  莫川一番感悟之后,干脆施展此法,借佛悟道,参悟起地煞服饵之术。

  这一参悟,漏尽通的玄妙令他喜不自胜。

  这已经不是睹之其义自见;

  而是看前文可推演后文,纵有谬处,准确率亦高得吓人。

  莫川甚至怀疑,给他半部经文,再给他一些时间,他能将后半部分顺利推演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