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作品

第二百九十章 谁敢再问?(第2页)

  怀信僧人顿时一愣。

  这不按常理之牌,打断了他的所有计划。

  “这不符合规矩!”有佛子高呼起来。

  “道士参加辩经,亦不符合规矩。”莫川微微一笑。

  在一片乱哄哄中,无数僧人看向法主,此时,也只有他才能主持大局。

  “可!”

  法主颔首,允了莫川的僭越。

  众佛子见状,顿时眼睛一亮。

  不用一对一辩经,这对于不少僧人来说,其实也是一大优势。

  “贫僧济妙,愿为试问真意者!《增一阿含》有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杀生为护生,其念之初,即为大恶,又何来护生之言?敢问明辰道友,单论杀生可是作恶?”https:/

  一名年老僧人连忙起身,行问难之事,单取“杀生”二字为辩!

  角度中规中矩,不过基本功扎实,未尝不能辩胜。

  “贫僧妙修,愿为试问真意者!尸弃佛偈云: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诸法皆空,明辰道友可敢肯定所行非幻?”

  莫川闻言笑而不语。

  啧啧,这是另起炉灶,行那虚无主义啊?

  “贫僧静圆,愿为试问真意者!《维摩诘经》有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敢问明辰道友,可肯定所见乃众生之垢,而非心垢?”

  莫川闻言心中叹息,这帮秃驴机辩本事过人呐!

  这算什么?证据论?

  人都他妈死了,你让我怎么证明他们是罪恶的?

  这要是应了,岂不是陷入了自证陷阱,成了吃粉六子?

  “贫僧……”

  “……《楞严经》有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敢问明辰道友,可敢肯定那红衣厉鬼,不是呈前世业障,结今世因果?”

  “……”

  一时间,佛心榕荫下,群僧如潮,沸反盈天。

  一道道问难扑面而来,角度之刁钻,语言之犀利,令人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很多都是无法证伪的机辩。

  到后面,已然成了众僧秀场,一个个挖空心思寻找论点攻击。

  直到半个时辰之后,问难者终于平息。

  实在是能挖掘的角度近乎被众僧说尽了。

  “问完了?”莫川打了个呵欠,问道。

  那玩世不恭的姿态,令悲时法师眉头暗皱,但还是恪守规矩道:“试问真意者已问难,请立宗人回答。”

  莫川颔首,环顾四周。

  此时,树荫下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众修士目光皆落在他身,或满脸期望,或坐看笑话。

  莫川不言,却抬起双腿,在万众瞩目中,浮空趺坐,双手结金刚拳,右拳握左拳食指,成智拳印。

  一道绚烂日轮,悄然自脑后绽放而开,睹之,如逆光观日!

  日轮涣耀间,隐隐有火焰环绕。

  此乃大宝焰,又名智慧火!

  异象方出,本就寂静的辩场愈发死寂,无数僧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心神如遭雷击。

  “尊者之光!”

  “贤者之轮!”

  “末那识!阿赖耶识?”

  “大宝焰!”

  “舍利现光!”

  无数惊呼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那是佛门对舍利之光以及智慧光的不同称呼,亦是大多数派系果位之终点。

  然而便是他们苦求而不得的果位,竟然在一名道人身上出现,这是何等的震撼?又是何等的讽刺?

  “哗啦!”

  瞧着那在莫川脑后,律动不休的光芒,一直未曾下场的悲远法师,豁然起身,有心上前验证,最终忍住。

  因为法主在,若有虚妄,法主必破之。

  ……

  ‘原来,这便是既修神通,何须口舌么?’

  天乾国师亦一脸惊讶,少顷,便回过神来,嘴角含笑,心中愈发忌惮。

  ——不愧是蛰伏万载的上古门派!

  ……

  在众僧眩目惊心,神摇意夺中,莫川睁开双眼,一脸似笑非笑的看向众僧:

  “诸位法师所言,贫道皆已知悉,贫道道行浅薄,一切问难皆为‘不定’,谁敢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