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吃不完兜着走(第2页)

  “爹,这位是礼部尚书孟大人。”

  孟绍虞见石老爷要向自己行礼,赶紧阻止。

  “不必多礼,不必拘束,今天令郎大喜,老夫就是来讨一杯喜酒喝,不知欢不欢迎。”

  石老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大人能光临寒舍,乃是博文的荣幸,也是我们石家的荣幸。”

  “请坐!快请坐!”

  几人坐定,石博文好奇问道:“爹,不是说好,等孩儿迎接贵宾进来之后,在宣布开席吗?”

  “怎么现在大家好像都快吃到一半了呢?”

  石老爷闻言有些惊讶:“啊!不是皇帝老爷说让开席的吗?”

  “大家都说皇帝老爷让开吃了!”

  “陛下让开席的?!”

  石博文三人面面相觑,而后转头四望,几十桌宾客,两百多号人,哪里能发现朱由校身影。

  鮥瞳也不管真假,开声道:“陛下让吃咱就吃吧。”

  忙了半天大家也是真饿了,于是开始加入了干饭的行列。

  美酒佳肴味飘香,欢乐幸福情弥漫。

  朱由校在老头那一桌成为了干饭主力,吃得那叫一个酒足饭饱,相当满足。

  坐在桌对面的一个光头老汉叹息道:“老三啊!今晚这酒席喝得痛快!”

  “就是可惜了,说好的皇帝老爷会来,却没见到。”

  许老三拍着朱由校的肩膀道:“谁说不是呢!”

  “天启爷是难得的贤明圣君,能遇上这样的皇帝老爷,是咱们老百姓的福分啊!”

  朱由校问道:“皇帝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吗?”

  “那当然!俺家是军户,要不是天启爷施行新政,俺家二娃子就没有机会进入山河书院读书了!”许老三说着,眼中满怀感激和尊敬。

  “是啊,俺家以前是纯纯的佃农.......”光头汉子也开始感慨起来。

  朱由校默默地听着自己的新政给百姓们带来好的变化,心中甚是安慰。

  喜宴继续进行,石博文开始巡场敬酒。

  朱由校看到有些桌,已经有人开始在打包。

  他看了看自己这一桌旁边,旁边一个架子上,放着一叠油纸和干荷叶,这些都是给宾客打包用的。

  这吃饭打包的历史由来已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思物力维艰。

  咱们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珍惜食物的美德。

  从最早的孔子提倡节俭打包,天子宴外宾,将吃剩的肉打包送到驿馆给外宾;

  与好友聚餐,没吃完的打包回家;

  父母去世,儿女用好酒好菜祭奠,祭奠完毕就吃掉,吃不完打包带回家,不能乱扔掉,不然父母不高兴。

  唐宣宗甚至为打包下了“怀归令”,凡御宴吃不完的食物,没有打包回家给父母家人的,将获罪。

  之后还有宋朝的苏东坡和司马光都是推崇此美德的打包达人,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后人的记录里,也流传出不少关于他们打包的事迹。

  由此看来,吃席打包已是深入我们炎黄子孙血脉的节俭美德。

  朱由校看着打包的妇人们,心生感慨。

  这时,石博文敬酒刚好来到了他们这一桌。

  见到朱由校竟然在此,不由一愣。

  “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