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作品

第270章 大业已成,自当大贺之!(第2页)

  “除非是他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对抗我大秦,对抗武安君!”

  “嗯!”

  微微颔首,蒙恬思考了片刻,朝着扶苏,道:“长公子,天下一统,这个时候,公子应该在咸阳才是!”

  “齐地事了,有臣坐镇足矣!”

  “当此之时,公子还是先行一步,赶赴咸阳!”

  闻言,扶苏眼中掠过一抹精光,随即点了点头。

  大秦有王,却没有储君。

  如今天下一统,值此之时,大秦也当有一位储君了。

  作为大秦长公子,大秦朝野上下寄予厚望,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他,自然要人在咸阳。

  有时候,一步先机,便是步步先机。

  一念至此,扶苏朝着蒙恬拱手:“上将军所言极是,齐地就拜托了上将军了,正好荀子入秦,孤先行一步!”

  “臣恭送公子!”

  这一刻,蒙恬也是点头,道。

  在他看来,不管是秦王政最终选择了扶摇还是扶苏,在这之前,作为最有可能的储君人选,都要争一争。

  天下社稷,巍巍王权。

  就在扶苏的眼前。

  在这个时候,扶苏岂能不争,就这样拱手让人。

  .........

  大秦咸阳。

  章台宫。

  “荀况见过秦王!”

  荀子入秦已有三日。

  此刻名家被灭,武安君白起出手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一直到今日,秦王政才请他入章台宫。

  荀子心头很是憋屈,但是他清楚,这是秦王政的态度,他不得不低头。

  儒家之人,做出的事情,需要他去擦屁股。

  看着一身文气,有一种知识气息的荀子,秦王政点了点头:“荀子入秦,儒家的态度,寡人看到了!”

  “参与代郡一战的儒家一脉,廷尉府也已经收押!”

  “此事就此揭过!”

  说到这里,秦王政话锋一转,道:“寡人之长子,寡人之长史,寡人之臣子,皆与荀子关系不浅!”

  “荀子之名,寡人如雷贯耳!”

  “寡人欲于咸阳,开大秦学宫,不知荀子可愿入秦,担任学宫祭酒?”

  相比于儒家,秦王政更看重荀子。

  他倒不是在乎荀子的战力,而是看重荀子的教学之能。

  他可是清楚,李斯,张苍,蒙恬等人都在荀子处求学,而且,荀子也与扶苏以及扶摇有瓜葛。

  秦王政的态度很明确。

  那便是收了荀子,让其为大秦培养出更多的天骄。

  闻言,荀子一愣,随即展颜一笑:“多谢秦王看重,但老夫已经年老,有需要坐镇稷下学宫,无暇分心!”

  “大秦学宫,也不适合由儒家的人担任祭酒!”

  “所以,请秦王恕罪,此任老夫无能为力!”

  听到荀子的拒绝,秦王政深深地看了一眼荀子,没有在提及这件事。

  毕竟荀子的姿态摆的很低。

  以退为进!

  这让他有些束手束脚!

  诸子百家,不光是儒家,他要用之,就不以暴力促成。

  他是秦王,不是扶摇。

  任何的决定,都需要考虑周全,而不是一味的讲究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