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作品

第277章 李斯与王绾,扶摇与扶苏!(第2页)

  越是如此,就应该越要避免。

  轺车隆隆而行,李斯神色从容。

  当初秦王政让他担任廷尉,李斯就清楚,他的肩头从此便压上了一座沉甸甸的大山。

  后来,秦王政让他担任长史。

  从他走进国府官署正厅的那一日起。

  李斯心头油然生出一种鲜明的预感:这里,将是自己人生功业的真正开始。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新的天下需要什么,秦王政期冀自己做什么,自己又该当做什么。

  更何况,自从他熟悉了长史负责的事情之后,秦王政又让他兼任廷尉。

  这意味着,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秦第三位丞相了。

  长史一职,负责治国理政,乃是大秦丞相的储备人选。

  而在商君变法之后的大秦,廷尉这一职位无疑是极其显赫的。

  在朝会之时,廷尉的职爵班次于丞相、上将军之下,居于其余大臣之首。

  某种意义上,他长史的身份,是不如廷尉的。

  唯一的不同是,长史是大秦丞相的必经之路。

  更重要的是,廷尉府是秦法的运转轴心,是秦法的威权凝聚之所。

  在大秦,凡事皆有法式,关于政事与国计民生的谋划,无不与律法有涉。

  由此可见,廷尉府的重要性。

  而他又任职长史,参与大秦灭国之战的所有谋划,这锻炼了李斯的眼界与手段。

  如今六国已灭,李斯已经清晰地看到了秦王政,乃至于大秦面临的重大抉择。

  正因为如此,当他见到扶摇与他想法趋向于一致的时候,他心头是兴奋的。

  也正因为如此,走出章台宫,他不顾群臣非议,不顾得罪扶苏,邀请了扶摇入府赴宴。

  轺车之上,扶摇神色凝重。

  他自然是清楚,自己在朝堂之上的那一番话,以及此刻跟随李斯而去,将会对于大秦朝廷产生多么大的冲击。

  而且,他与扶苏的交锋,将从这一刻起,由暗中转变至明面化。

  但,时至今日,扶摇清楚,他别无选择。

  李斯给了他橄榄枝,他就要抓住。

  要不然,在整个大秦朝堂之中,除了张苍与顿弱,他几乎是孤家寡人。

  而顿弱执掌黑冰台,是秦王政的心腹中的心腹。

  他与顿弱交好,这是巨大的忌讳。

  甚至于这种忌讳,远在他与武将交好之上。

  偏偏他的老师张苍远在楚地,在大秦朝廷之中根基太浅。

  此时此刻,大秦文吏之中,能够与他一道同行者,有且仅有李斯。

  望着李斯与扶摇离去,扶苏眼中浮现一抹阴沉。

  在章台宫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扶摇的压力,这让扶苏一直以来的自信,遭受到了冲击。

  除此之外,那便是李斯是他的岳父。

  但是,李斯在关键时刻,支持了扶摇,而不是他。

  这让扶苏心中生出不满。

  “长公子,老夫府上有一壶辩难!”

  就在这一刻,一旁的王绾开口笑着,道:“不知公子可愿同往?”

  闻言,扶苏心头一喜,朝着王绾点头:

  “丞相相邀,扶苏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