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之月 作品

第858章 援助苏联(十五)(第2页)

  基洛夫尽可能平静的答道:“总书记,中国能够获得如此伟大的建设成就,只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中国反对种族主义,反对百人至上论的看法是正确的。当年中国接连战败,其原因并非是白人种族天然拥有什么优势,而是中国自己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而白人至上主义,乃至于沙文主义的盛行,使得中国的实力遭到了巨大污蔑。实际上,中国始终是世界强国,是一个有着强大力量以及潜力的国家。总书记,欧美这些年对于中国的真正实力做过研究,根据欧美学者研究的结果,中国的工农业产值到了1915年依旧在俄国之上。

  也就是说,俄罗斯从来没有在经济上超过中国,俄罗斯只是在工业技术方面超过了中国。1915年后,何锐政府开启了中国全面工业化的进程,这个时间甚至比苏联还早了7年。总书记,何锐所统治的东北地区拥有3000万人口,拥有丰富的矿产与农田。从1915年到1922年,何锐政府已经对这3000万人口进行了4年教育,并且让近千万的人口拥有了等同于7年义务教育的水平。

  1941年,苏联中学适龄人口有大概2400万。苏联也只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在接受等同于中国初中教育的7年制教育。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的高中生也有600万以上。

  从各种数据来看,俄罗斯并没有能够超过中国。而苏联又经历了战争,从1922年开始,苏联始终被中国抛在后面。之所以欧美以及苏联会认为中国落后,很大因素上是受到了白人至上主义,种族主义理念的毒害所导致的巨大偏见。

  总书记,只要承认事实,就可以非常合理的解释中国为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建设成就。当然,承认事实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挑战我们的固有偏见。这种痛苦极大,与承受这样的痛苦相比,认为中国是因为出现了奇迹而变强反倒更容易接受。”

  随着基洛夫的陈述,斯大林的目光从锐利变的迟疑,表情也从冷峻变得情绪丰富。等基洛夫说完后,斯大林的神色看上去更加暴怒。实际上,此时的斯大林却不怎么危险了。因为斯大林此时正陷于对自己的否定之中。

  正如基洛夫所说。承认从俄罗斯时代到现在,中国依旧是强大的国家,这完全不符合种族主义与白人至上主义的看法。在白人至上主义的看法中,白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一种规律。既然是规律,那么自认为是白人世界的苏联怎么可能比中国弱呢?

  而且从现实角度看,俄罗斯一直从中国夺取土地,这是强者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承认俄罗斯比中国弱,那俄罗斯就成了落后的野蛮国家。斯大林是真的被这样的逻辑弄的非常难受,因为斯大林不认为俄罗斯会比中国更落后野蛮。

  基洛夫倒是不在乎斯大林的精神世界受到刺激,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斯大林不要过于冲动,导致斯大林干出蠢事。眼见斯大林情绪陷入很沮丧的境地,基洛夫顺势结束了这次讨论。

  正如基洛夫所期待的那样,斯大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真的老实了很多。而时间一天天过去,眼见就进入了11月,苏联西部地区的泥泞变得更严重了。

  在10月中,德军中央集团军不断击破苏联的抵抗,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

  13日,苏联红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分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分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联红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分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苏军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

  在十月中旬,德国中央集团军结束了对维亚济马一线的苏联红军的围歼,此时朱可夫又抽调了一批新部队,前往莫斯科。这时,秋雨季节开始了;泥泞的道路给两军都带了不便,它在阻碍德军进攻的同时也妨碍了苏联红军的防守,双方的许多作战车辆都陷入泥泞中了,还有部分车辆需要坦克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