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之月 作品

第900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一)(第2页)

  这种事情不是发生了一两次,而是发生了5次。以至于美国陆军无法再制定集团冲击的作战计划。

  作战密度降低后,美军也没能获得突破。中国的山地作战的水平远胜美军,美军的没一次进攻,基本都被挫败了。中国军队的每一次进攻,大多都能达成目标。

  仗打到现在,中国在加拿大的控制区向东推进了200多公里,眼看就要打穿加拿大部分的落基山脉。一旦中国构建了穿越落基山脉的交通线,美军就再也不能限制中国军队在北美地区的展开。那样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美国高层发现,核武器除了能够造成大范围的杀伤,还能给与中国以巨大的震撼,无疑是为数不多能够阻止中国突进的手段中最有效的那个。

  虽然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但是这对美国来说并不重要,因为霍普金斯已经认为,美国使用核武器之后,就可以与中国进行谈判,寻求体面退出战争的方式。

  如果现阶段让中国军队继续这么肆无忌惮的推进,美国就只能继续打下去。直到打的美国打不下去,然后信心全失,国家的凝聚力被彻底破坏为止。

  眼前的爱因斯坦貌似是无法理解这件事。霍普金斯转向明显能够理解这些的费米博士,“教授,您能够确定两个月后可以兑现您的承诺么?”

  费米教授的确能够理解政府方面的压力,但是科学就是科学,原子的运行自有其规律,并不会因为面对的是平民或者官员而出现丝毫不同。费米教授甚至在内心中认为,哪怕是面对上帝,原子也会按照其自有规律运行。

  不过身为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意大利人,费米教授以远超爱因斯坦的圆滑水平答道:“我相信两个月后,一定可以给与您以满意的回答。”

  爱因斯坦有些困惑的眨眨眼,他不太能理解对面的霍普金斯要的是结果,而费米教授却要给霍普金斯一个“回答”。但爱因斯坦在和官员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了些经验,官员们需要就是个回答。虽然爱因斯坦还是不能理解,这个回答为啥对官员们这么重要。

  出于安抚罗斯福总统特使霍普金斯的善意,爱因斯坦说道:“霍普金斯先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难以理解,生活环境肮脏,反应迟钝,中国孩子们无精打采、呆头呆脑。这是一个勤劳但麻木的民族,中国人像羊群一样,像机器而非人类,缺乏思想和数学天赋。所以我认为中国不可能在核武器研发的进度上能够超过我们。”

  霍普金斯本来已经决定带着费米教授的回答去回禀罗斯福,此时听爱因斯坦如此说,心头登时冒出一股怒火。他可是到过前线,亲自观看了战斗。也在后方医院看到仿佛无边无际的伤员病床组成的海洋。

  在战争技术的创造力上,中国不仅不麻木,反倒是充满了令人畏惧的想象力。

  至于何锐写出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论文,霍普金斯可都读过。其思想性,逻辑性,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达到的水平。

  但爱因斯坦的语气和表情的确充满了善意,而且爱因斯坦毕竟是美国这边的人,并且在为美国尽心竭力。霍普金斯终于忍住了破口大骂的冲动,他站起身,带上了帽子,走到门口的时候转头对爱因斯坦说道:“爱因斯坦先生,我觉得您方才的话,与纳粹德国的宣传部的宣传内容简直是如出一辙。”

  说完,霍普金斯转头推门而出,只留下一脸愕然的爱因斯坦与费米两位教授呆呆站在原地。

  落基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广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称源自印第安部落名。巍峨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数千公里之长。整个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其中有名称的就有39个。除圣劳伦斯河外,北美几乎所有大河都源于落基山脉,是大陆的重要分水岭。

  此时,新上任的中国北美战区司令胡秀山元帅正静静在鲁伯特太子港附东边200公里处山峰上眺望着东方。这里是此纬度上落基山脉的最高峰。中国军队在前天夺取了这里,并且开始在山峰上布设雷达站。

  由于时间短,来不及挖掩体,雷达车只能藏在山峰上的隐蔽处。工程兵们正在忙碌的搭建天线以及无线电波发射器,通过粗大的缆线将天线与发射器连到雷达车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雷达也是如此。高度越高,能够直接探测到的范围就越大。空军也能更快的做出反应。

  虽然美军对中国军队的攻势感到恐惧,胡秀山对此却并不在意。英美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在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制造上表现出了世界一流强国应有的水平,即便中国已经在北美建成了一些机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不再完全依靠海军航空兵。但中国依旧没能获得制空权。

  何锐提出了空空导弹的思路,中国技术部门也在拼命研发。可空空导弹的技术太超前了,到现在依旧处于研发状态,并没能拿出样品。所以当下空战依旧靠机枪与航炮,在空中格斗的模式下,中国空军正在与英美联军进行一场残酷的消耗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绵延不断的群山在胡秀山眼前展开。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胡秀山一言不发的眺望着风景,内心冷静地思考着战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和同盟国战死一千万军人,受伤一千万军人。如果战争就这么打下去,北美之战也不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好多少。

  而且中国现在进展还算顺利,可地理气候对中国并不有利。现在中国占领的地区一旦进入冬季就将大雪封山,交通会非常不顺畅。一年中真正能够利于作战的只有4月到11月而已。

  所以想顺利破局,就得靠世界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非洲,挺进欧洲。同时中国海军能够从大西洋方向对美国东海岸发动猛攻。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就会从两洋壁垒变成了两线作战。由于美国中部地区缺水,所以其中部只能是农业区,无法建设大规模的工业。美国工业集中在西海岸以及东海岸。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执迷不悟,顽抗到底。中国就得开始对美国东西海岸的工业区进行轰炸,彻底破坏美国工业,逼迫美国投降。

  作为军人,胡秀山并不介意这么做。但胡秀山毕竟追随何锐这么久,他知道这么干,势必引发美国对中国的巨大仇恨。很多年都难以化解。

  作为中国的领导层中的一员,胡秀山希望能够得到更加有利的解决方案。但胡秀山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足以完成这样的思考。因为胡秀山将自己带入美国一方的时候,很自然的认为必须战斗到底不可。至少,把自己设定为美国人的胡秀山完全找不出不继续战斗下去的理由。

  主席,赶紧给出接下来的方案啊。胡秀山心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