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仁姚雨 作品

第1201章 放火烧寺


                 转世这一说法给了司仁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活佛转世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费时费力。

  他们一般在圆寂之前,都会跟身边的弟子说自己将要转世去哪个地方。让自己的弟子去找自己的转世,然后将转世带回继续学佛。

  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的艰辛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在活佛涅槃之后,身边侍奉过活佛的弟子或是随从会跟其他的活佛或者是喇嘛一起在活佛给出的时间、地点、范围之内前去寻找灵童。通常寻找活佛的小分队在三人左右。

  寻找活佛的小分队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好几个。他们会随身携带这活佛在涅槃之前所使用过的物品。例如用过的法器,或者是喝过水的杯子、吃过饭的饭碗之类的东西。这一类用品被认为沾染了活佛涅槃前的气息。以便于活佛转世的灵童可以轻易的辨认出来自己前世用过的东西。

  而且不单单是生活物品,小分队中还必须有一位在活佛生前侍奉过他的弟子。他们认为,弟子侍奉过活佛,活佛是很熟悉自己的弟子的。所以活佛转世之后,灵童和弟子之间也是有一种特殊的联系,这也是辨认活佛的关键点之一。

  经过以上的寻找和筛选过后,一般会有多个灵童被甄选出来。这些灵童会统一被带到布达拉宫里。进行最后的“金瓶掣签”的仪式。这个仪式大致是由现任班禅将灵童们的名字写在签上,然后放入金瓶之中。最后掣中的那个灵童便会被认为是下一任的活佛。

  完成这些仪式之后,灵童就会被认定是前任活佛的转世,然后大家就会一同准备灵童的坐床典礼。完成了坐床典礼之后的灵童,就正式的成为了活佛。

  所谓坐床典礼,便是盘腿坐在像如来佛坐的莲花墩上,接受朝拜。灵童身穿黄缎长袍,头戴黄缎尖帽,足登黄缎高靴,手执缠着彩绸的三尺细棒,在朝拜者的头上轻点一下,以示降福。

  朝贺要延续五天。千百里外的藏民、蒙民牵着牛羊,带着贡品献给灵童以求福寿。他们对灵童转世尊若神明,十分崇敬。

  有的朝拜者先围绕庙宇五体投地磕头一周,约半里路,然后再从庙门口磕到灵童的座前,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灵童用细棒轻触其顶时,他们就认为无上光荣与幸福,活着大吉大利,死后可升天,并把带来的财物呈献,庙中则按其财物之价值分等招待,食宿一二日,满意而去。

  五天朝拜,灵童则需要在床上盘坐5日。这对于几岁的孩子是个重大的考验。

  而在司仁眼中,班玛仁清或许用转世这一词来解释并不准确。他口口声声说着人类如何如何,那就表示他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成人类中的一份子。那他的身份就只能是妖族。

  但司仁用感知去探查过班玛仁清的身体,确认了他就是人类。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妖族用了特殊的手段,将班玛仁清的灵魂与妖族的灵魂进行了调换。

  这也解释的通司仁为什么用感知探查不出班玛仁清的异常。

  妖族有这种手段,那人类之中是不是还有它们的人呢?如果这些隐藏起来的妖族不去故意暴露自己,那么即便是司仁也很难把它们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