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不过秤 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 气运


  南瞻部洲,汉朝,豫州。

  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散发着光和热,空气似乎都有些扭曲。

  晴空万里,别说是云了,就连一丁点的风都没有。

  龟裂的地面如同一张张艰难翕合的口,诉说着干旱的程度。

  成群结队的灾民神情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般,往邺城所在方向走去。

  视野所及之处,都是一片暗黄色,所有的草木都已经他们吃干吃净,但这远远不够他们果腹,时不时地就有人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上。

  “嘎——嘎——”秃鹫早就候在一旁,死死盯着这些摇摇欲坠的人们,见有人倒下,振翅就扑了过去。

  但,它还是晚了一步。

  就在那灾民倒下的瞬间,周围已经有不少灾民注意到。

  他们有些僵硬的转过头,好似苏醒了的恶鬼,麻木的神情变得狰狞狂热,蜂拥般围了过去。

  片刻之后,人群渐渐散开。

  地上只剩下一大滩血迹。

  森森白骨扔的满地都是,上面布满了牙印。

  与此同时,豫州治所谯县县城,一处高台立起,约有三丈多高。

  高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顶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有香炉烛台,供奉有一个金牌,牌上镌的是雷神名号。

  底下有五个大缸,都注着满缸清水,水上浮着杨柳枝,杨柳枝上又托着一面铁牌,牌上书的是雷霆都司的符字。

  正中间设一架纸炉,又有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那执符使者、土地赞教之神。

  一穿着草鞋道袍头戴黄巾的道士站在桌前,手持宝剑,口中念念有词。

  旁边还站着一个小道士,手里捧了几张黄纸书就的符字。

  豫州太守领着城中官吏跪在高台近处,往外是数不清的邺城百姓。

  自三年前起,谯县,不,应该说整个豫州都是风雨飘摇,天灾不断。

  先是经历了一场地震,城中建筑倒塌近半,百姓死伤无数。

  地震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场大旱。

  持续了整整三年之久,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如今的豫州再不复当初中原腹地的繁荣景象,县城外山贼横行流寇四起,百姓们十室九空流离失所,有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人相食的事情。

  “神仙保佑!救救我豫州百姓吧!”

  豫州太守也才四十有二,但已经愁的头发花白,看上去和五六十岁的老叟一般。

  他恭敬地跪在地上,心中不断祈祷着。

  这同样也是整个豫州百姓的心愿。

  台上道士脚踏七星,步行龙虎,左右绕了三圈,猛地睁开眼睛,拿过小道士手中的令牌,朝着空中一扔,口中喝道:“风来!”

  令牌无火自燃,一缕白烟幽幽飘上了天空,就好似是在传达着信息一样。

  呼——

  也就是片刻功夫,一缕风悠悠刮来,并且不断变大,吹动台上的旗帜哗啦作响。

  “起风了!真的起风了!太平道的道长果然是神人,能与神仙沟通!”豫州太守看着这突兀刮起的风,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周围的百姓更不必多说,看向台上道人的目光里满是狂热。

  他们不敢惊扰了道人施法,只一个劲儿地磕着头,有的将额头都已经磕烂,但仍不愿停下。

  相比于其他地方来说,谯县作为豫州治所,城中百姓相对比较富裕,处境比外面的流民灾民要好上一些。

  但,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

  时至今日,他们也已经快到了穷途末路。

  今日这祈雨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黄巾道人又取出一块令牌扔到了天上,喝道:“云来!”

  霎时间,浓云密布,遮挡住了天上的太阳,让大地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这次不止是高台周围的百姓,便是城外的灾民也察觉到了天空中的变化,一个个跪倒在地上,想哭但眼泪早就干涸,不断磕头祈祷着上天。

  台上,黄巾道人越发繁忙,又添香、烧符、念咒、打下令牌。

  “雷来!”

  轰隆隆隆隆——

  云中雷电闪烁,金蛇狂舞。

  再一扔令牌。

  “雨来!”

  天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并越来越大,在顷刻之间,变成了瓢泼大雨,哗啦啦倾泻而下。

  “下雨了!下雨了!呜呜呜!终于下雨了!”

  “太好了!天神保佑!天神保佑!”

  “快!快去接水!”

  ……

  整个谯县瞬间乱成了一团。

  所有人,哪怕是那些文臣武将都是欣喜若狂,抬头张嘴,大口大口吞咽着雨水。

  更多的人则是开始寻找能找到的所有盛水的工具,将这来之不易的雨水收集起来,供日后使用。

  黄巾道人站在高台上,只冷眼看着下方的人群。

  过了有半个时辰,谯县太守急忙喊道:“道长,够了!雨够了,再多恐怕就要成灾乐!”

  黄巾道人这才施施然取出最后一枚令牌,往天上一丢,口中叫了一声:“雨厅!”

  暴雨开始渐渐变小,片刻之后,就彻底停下,随后风停云消,一缕金光的阳光从云缝中投下,却是没有了之前的凶猛毒辣。

  “多谢道长!道长真乃神人也!”

  谯县太守快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施着礼,又让手下奉来金银千两,说道:“道长,这是我的一点谢礼,不成敬意,还请道长收下。”

  道士云淡风轻一摆手,拒绝道:“贫道奉师命行走四方,本就当救世济人,这些钱银太守还是用来救济灾民吧。”

  此言一出,周围的百姓更是感恩戴德,看着道人的目光就好似看着神仙般,充满了狂热。

  太守也是大受震动,一个劲儿地夸赞着道士高德,承诺会以道人的名义赈灾救济,并请道人随他回府,为他讲授太平道的教义。

  黄巾道人这次没有拒绝,欣然前往。

  而就在他们头顶上方,风婆婆、巽二郎、推云童子、布雾郎君、行雨龙王随着道人一声“雨停”,各自收了法宝法术,散了去。

  雷部正神邓忠邓天君带着雷公电母本来也要离开,忽然看见天边一道祥云飘来,抬头望去,乃是一面如满月、眼圆如珠、身着淡黄袍服的道人。

  邓忠有些诧异:“李道兄,你这次怎来的如此早?以往不都是在一个月后再来行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