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不过秤 作品

257.第257章 八仙过海

 第257章 八仙过海

 欢喜佛之死并未在三界闹出多大动静,远不及当初观音被关进天牢之事。

 不知道欢喜佛跟脚来历的,只觉得他心思恶毒无法天天,做出这等事情,实乃是佛门败类。

 加上,如来派去天庭的人也没有在明面上直接为欢喜佛求情,而是更隐晦的以“欢喜佛中了魔障,犯下如此恶行。我佛门绝不包庇,请陛下依照天规严惩”保下欢喜佛一缕残魂。

 灵山的声望在寻常神仙眼中不仅没有受损,反而还被夸赞公正无私。

 而知道欢喜佛跟脚来历的,在得知欢喜佛所做之事之后,也觉得如来能保住欢喜佛一缕残魂投胎转世,已经是仁至义尽。

 不会觉得灵山做的有什么不妥,只会在提起欢喜佛时鄙夷不屑地撇撇嘴,骂上一句“那等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也就短短半个月功夫,三界就没有人再提欢喜佛之事,议论的重点转到了即将到来了的甲子稽考和蟠桃盛宴。

 甲子稽考关系到三界一众神仙的前途,自是不必多说。

 蟠桃盛宴则是因为封神榜破灭后,截教众门人纷纷投胎转世,天庭的神仙可以说是洗了次牌。

 所有人都在好奇,王母娘娘这次会邀请哪些神仙参加蟠桃会,座次又会如何安排。

 而那些真正神通广大位居高位的大能则都在关注截教与冥河老祖之事。

 李安然能看出冥河老祖在截教面前这般硬气,肯定是有了新的依仗,这些大能同样也能看出来。

 截教与冥河老祖之争,表面上是在争夺河图洛书,实际上还暗藏着天庭、截教乃至是玄门灵山这些当今三界的顶尖大势力与上个时代遗老们之间的对抗。

 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发展成一场波及到整个三界的大战。

 甚至都有不少大能怀疑,他们当初在盂兰盆会上的推测是不是错了,即将到来的大劫会不会不是佛道之争,而是新旧时代之争?

 杨戬听到这种说法,对事态的发展反而是越发笃定:“这场架肯定打不起来了。就算他们想打,其他人也不会同意的。”

 事实发展也正如杨戬所料。

 截教与冥河老祖在对峙了一个半月之后,在各方压力之下,暂时达成了和解。

 截教捏着鼻子承认了冥河老祖所说的鲲鹏欠下他一个天大因果,要拿河图洛书来还的事情。

 但,又提出鲲鹏杀了金灵圣母等人,与截教之间也有大因果,鲲鹏同样也要还截教的债,不能全用来还冥河老祖。

 冥河老祖认可了这说话,将赵公明和河图还给了截教,但把洛书留了下来。

 双方这算是各退了一步,但无论是哪一方都对这结果都不满意!

 截教觉得冥河老祖是空口白牙趁火打劫,自己颜面大损。

 冥河老祖则觉得自己不惜得罪截教,最后只得到一本洛书,实在是不划算!

 在加上,河图洛书只有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极品先天灵宝的威能,分开之后,各自只能算是一件不错的先天灵宝。

 截教和冥河老祖之间迟早还要做过一场!

 另一边。

 天庭也传檄三界,宣布了妖师府的种种罪行,表示天庭围剿妖师府是因为妖师鲲鹏蔑视天庭,屡屡触犯天条天规。

 并告诫凡间的修士妖魔,天庭不会管他们私人间的恩怨,但若是胡作非为触犯天条,天庭必然会派兵将他们围剿。

 这显然也是对冥河老祖和他背后那些上古遗老们说的——

 你们的私人恩怨,天庭不会插手。

 但若是谁触犯天条天规,就别怪天庭不客气!

 这也就是天庭刚刚剿灭了妖师府,才有底气说出这么硬气的话。

 至于那些上古大能信不信,就在两可之间了。

 他们知道玉帝轻易也不愿找他们麻烦,但这些话也只是一个口头承诺,且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

 天条天规那么多,天庭若是真相找他们麻烦,总能找到借口。

 可他们也什么都做不了,总不能逼着玉帝对天道发誓吧?

 他们要是有这能耐,也就不会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了。

 联手暂时震慑住天庭玄门灵山这些大势力,他们就将所有的精力放到了红云老祖身上。

 只有得到了鸿蒙紫气,证道成圣,他们才能真正超脱世间随心所欲。

 在这件事上,李安然就是一个单纯的吃瓜群众,并没有参与进去。

 截教在救下赵公明后,也没有来向他讨要六魂幡,而是直接退回黎山,封锁山门,闭关修炼,一副卧薪尝胆没脸见人的样子。

 这事七分真三分假。

 截教觉得颜面大失铆足了劲要找回场子是真,但表现的如此激烈,多半是故意为之,想借此避开三界以后的各种风波。

 此事之后,三界重又恢复了平静。

 直到新一次的甲子稽考开始,才又热闹起来。

 因为帝流浆和鲲鹏之事,三界滋生出大量妖魔。

 有不少神仙因此受伤乃至陨落,但同样的,也有不少神仙在这过程中降妖除魔立下赫赫功劳,被天庭奖赏擢升。

 只能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甲子稽考之后,蟠桃会也如期举办。

 这是猴子大闹天宫之后,举办的第二次蟠桃会了。

 上一次蟠桃会,李安然因为配合杨戬演戏,没能参加。

 这一次,却是不同。

 作为剿灭妖师府的大功臣、三界公认的三大战神之一,王母将李安然的座位排到了九曜星君之前,以显示天庭对他的重视。

 杨戬就更不用多说,只在三清太乙天尊这些长辈之后。

 不过这些,倒都在三界众仙的预料之中,真正让他们意外的是新晋的八仙!

 这八仙成仙时间不长,立下的功德也不算多,但座次却十分靠近。

 三界众仙议论纷纷。

 直到有人点破吕洞宾乃是东华帝君转世,其余七仙也都跟脚不凡,众仙这才恍然大悟,不再有任何异议。

 李安然第一次参加蟠桃会,但也没有任何期待可言。

 他在那些罪仙的生平当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蟠桃会,甚至还亲眼见到过猪八戒调戏嫦娥的名场面。

 按部就班走了一遍过场,李安然就回到天牢闭关参悟六魂幡去了。

 但就在这时,一则爆炸性消息直接惊动了整个三界。

 上洞八仙在参加完蟠桃会、回去蓬莱路上,因为喝了不少酒,一时兴起,放弃了驾云,选择走水路横渡东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