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琳琅 作品

第65章 说“道”

心障?阴阳?

  鬼谷子所说,徐福一时间难以参悟。

  鬼谷子其实说的明白,阴阳可看做男女之事,例如男欢女爱,男为阳,女为阴;亦可看做阴暗与光明之事,例如,做好事,还是做坏事;还可定义心性,比如自责惭愧属阴,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属阳,抑郁属阴,欢乐属阳。

  如此,“阴阳皆可有,皆能用”便大有深意。

  徐福所挂怀之事,无外乎琳琅及身世,而此二者关联之事皆不称心意,因此心中难宁。

  “弟子心障难除,希望师父指点。”徐福说。

  鬼谷子哈哈一笑说:“你我皆是凡人,凡人皆有俗事羁绊,此为心障,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即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设身处地想到他人,其实‘自觉’已是不易,‘觉他’更是难上加难。”

  这便是一种态度,对于自己的态度,对于他人的态度,用阴,抑或用阳,徐福当然不知道该如何用“阴阳”。

  “要如何做,才能兼顾‘阴阳’两全呢?”徐福心中懵懂,追问鬼谷子。

  “天下诸事,皆因选择,人生之妙、道法之妙,也正在于此,想要证‘道’,须先明‘心’,‘道’由‘心’生,随心所欲即可,无需刻意控制一件事的结果好坏,如此心障可除,道心可定。”

  徐福似乎发现了师父言语里的漏洞问道:“随心所欲?那么,一味作恶也可?”/

  “当然不可,我知你心必然不会向恶。”

  不错,能做到随心所欲,也有条件,此处的“欲”不是欲望,而是“愿望”。

  能够随心所欲的人,往往也只有那些心性纯朴的人。

  倘若心不纯净,便也称不上随心所欲。

  “师父要弟子入世求道,而下山这些时日,弟子越来越不明白道是何物,如今弟子甚至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一个俢者。”

  “徒儿有此困扰,也在常理之中,只因你只知求道,而不知何为‘道’。”

  “师父何意?”

  鬼谷子说:“‘道’即万物,万事万物一行一动皆可为道,道也是虚无,即没有具体定义,看你如何领会了。

  鬼谷子继续说道:“世间万般皆可为道,道有大小,道有不同,他们之间又有区别,为师将他们分为“天”、“圣”、“人”,三道。

  “‘天道’,‘圣道’,‘人道’?”徐福从未听说有人如此诠释道意。

  “‘天道’为自然之道,即遵循宇宙万物相生相克循序变化之理,在探求中升华本体,也正是你所追求理解的道,这是最高等的道,但同样也是一种最狭义的‘道’,你越过‘人道’、‘圣道’,而率先参悟‘天道’,如此顺序颠倒,自然是不得其解,其实,你一直以来忽略、甚至没有理解的‘道’,为‘圣道’和‘人道’。”

  “何为‘圣道’?”

  “‘圣道’为人世之道,即为安邦定国,谋定天下之道,你的师兄大多学的是此道。”

  “何为‘人道’?”

  “‘人道’为人生之道,即为人性、道德,探索为人立世的道理,世上有很多人不是修者,却也符合这一类。”

  听师父如此说来,‘三道’之间似有连通,于是徐福问道:“是否是‘三道合一’才算是真正的悟道?”

  “不错,须知远‘天道’者,则‘圣道’乏,避‘圣道’者,则‘人道’难,反之亦然,惟有‘三道合一’承前方能启后,修者凭借‘三道’之圆满,才能诠善‘道’之真意,‘道’显真意时,便能随心所欲,这是后话,你还差的很远,为师用了无数的岁月,这才只窥得一斑。”

  “那么又如何感悟‘道’之变化呢?”

  “这便要说到‘道’的境界了,‘道’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后为‘见道’,终为‘得道’,为师让你下山的目的,便是让你在浮世‘人道’之中能够‘知道’,由此为根基,入‘圣道’再入‘天道’,所谓厚积薄发,‘知道’的过程尤为漫长,且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