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万人相送(第2页)

  另外就是修建围埂堤坝一事,这件事的工程量同样也很大,所以为了防止最后关头出现意外,导致功亏一篑。

  墨君最终决定,还是把这件事完完整整的结束后,再离开南郡。

  “大人,洪讯来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展琴的声音。

  “我知道了。”

  墨君应了一声,随即收拾了一下桌上竹简,将其一一码齐。之后简单整理了一下服饰,便缓缓迈步推开了房门。

  一缕灼热的日光落下,使得墨君下意识眯了眯眼,等到视线恢复,只见门外赫然站着展琴、黑羽、剑九渊、剑灵儿、月女、酒剑痴、竹叶青一干人等。

  “走吧!”

  墨君淡淡开口,随即率先迈步走出。

  出了郡守府。

  马车并未走出多远,便听到路边一处院落里,传出一阵孩童朗读‘论语’的声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听到这些声音,墨君突然开口道:“停车!”

  吁~

  展琴连忙停下马车,开口问道:“大人,您想要去看看吗?”

  展琴话音刚落,墨君已然掀开车帘走了出来,道:“嗯,就当是最后去看一眼吧!”

  走进院落。

  首先印入眼中的便是两栋足有三层高,四四方方,看起来像个盒子,但却有几十个房间的建筑。

  这是墨君仿照后世的教学楼,用水泥建造而出的宿舍和教学楼。

  而这座院落也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墨君在这个时代专门修建的【孤儿院】,里面养着的也正是之前从二十七家贵族的‘肉池’里,救出来的孩子。

  “大人!”

  见到墨君到来,教学楼里一位书生打扮,正在教导孩子读书写字的年轻男子,顿时迎了上来,恭敬行礼道。

  “啊~~是墨哥哥!”

  “墨君哥哥,你终于来看我们啦!”

  “墨大人!”

  一群才刚刚十岁左右的孩童,见到墨君到来,顿时像是一个个小鸭子一样扑腾着凑了过来,在墨君耳边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

  这些孩子现在大多数身上的伤势已经痊愈,而少数肢体断掉的人,墨君也从公输家族买了一批机械手脚,给他们替换了上去。

  所以现在这些孩子至少在日常活动上面,并没有太大问题。

  墨君和这些活泼的孩子闹腾了一会儿。

  又拍了拍几个还有些精神封闭的孩子的脑袋,以示鼓励。

  “墨大人,你要走了吗?”

  而就在这时,一名年龄稍大,约有十三四岁的男孩突然朝着墨君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此言一出。

  顿时所有孩子全都安静了下来。

  墨君看着那名男孩,忍不住愣了一下,问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男孩老实道:“是上次展大人来的时候说的。”

  墨君回头看了一眼展琴,展琴也是面露尴尬之色。

  展琴自然不是嘴巴很松的人,只不过面对这些小孩子的时候,有时会稍微嘴瓢一下,谁知道当初自己就是随口一说,居然会被这个小孩子记了下来。

  想了想,墨君便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缓缓道:“对,墨大人确实要走了。不过大人是去咸阳当大官了,所以你们应该要恭喜我才对。”

  当墨君说完这句话之后,明显能感觉到周围一群小孩子的心情,一下子低沉了不少。

  甚至有几个年纪比较小的,嘴巴都已经忍不住瘪了起来。

  反倒是刚刚开始的小男孩突然拉开墨君的手,开口道:“那墨大人等俺一下。”

  说着。

  只见那名小男孩突然转身就往回跑,片刻后,他又重新返回,身上还多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裹。

  见到这副场景。

  墨君顿时乐了,好笑道:“你这是干什么?”

  小男孩昂首挺胸道:“俺娘还活着的时候就告诉过我,有恩就要报,所以俺想好了,俺要跟着墨大人一起走。”

  而就在小男孩话音刚落,只见其身后又呼啦啦跑过来一群小孩,个个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大声道:

  “还有我,还要我!”

  “还有我们几个也一样。”

  “我也要跟着墨大人一起走。”

  ······

  看见这副场景,现场几个大人顿时齐齐看向展琴,展琴连忙扭过头,示意这跟自己没关系。

  “大人,这······”

  之前那名教导小孩子的年轻书生顿时为难起来。

  而墨君看着面前一群目光灼灼的孩子,微微沉思片刻,随即道:“你们真要跟我一起走吗?以后说不定会很幸苦的。”

  “俺不怕幸苦!”

  那名小男孩率先道。

  其余人闻言,也是纷纷附和起来。

  “我也不怕。”

  “还有俺也一样。”

  听到这群孩子的话语,墨君思索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道:“好吧!既然你们决定要跟着我一起走,那我们就一起走。”

  “好唉!”

  “太好了。”

  “啊~~~他们都能走,那我也要跟着墨大人一起走。”

  “对,我们也要走。”

  小孩子爱热闹,见到墨君答应下来,顿时也纷纷叫嚷起来。

  然而墨君再怎么说,显然也不可能带着几百名孩子返回咸阳,所以最终经过好一阵安抚,加上最初的几个孩子,墨君一共挑选了三十人,跟着自己离开了孤儿院。

  这三十名孩子,墨君先让人送回了郡守府,而自己则是接着向龙王江的方向走去。

  经过五万工人,整整一年时间的修建。

  如今这条覆盖整个龙王江两岸,名为‘龙王坝’的堤坝,终于修建完毕。

  其中十多个关键节点,以及水坝的位置,都是以‘水泥’搭建。至于其他的围埂部位,依旧还是泥土堆砌而成。

  墨君到来的时候。

  两岸的龙王坝上,已经站满了民众。

  “墨大人来了!”

  不知是谁突然开口喊了一句,随后就见周围民众瞬间沸腾起来,眨眼将墨君团团包围。

  墨君与四周民众简单打了个招呼。

  随即看了眼龙王江的河水,秋季汛期来临,此时龙王江的水位已经比往日至少高了三四尺,并且还在意几乎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见此。

  墨君也不再犹豫,直接开口道:“关闸门!”

  伴随着一声令下。

  众人脚下,这道隶属于龙王坝十二道闸门之一的头闸,也是最后留下来让墨君观礼的闸门,在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锁链声中,只见一面巨大的石门顺着闸门,轰然落下。

  轰隆一声。

  整个闸门瞬间被全部关死。

  随后便是一阵漫长的等待······

  直至傍晚时分。

  此时龙王江的水位已然没过了堤坝三分之二的位置,汹涌暴涨的河水,不断掀起大浪,一次次拍击在围埂与岸堤之上。

  每一次拍击,都会使得四周的民众内心忍不住揪一下。

  毕竟堤坝虽然已经修成,但最终的效果如何,却还要看他到底能不能经受住龙王江的考验。

  大浪整整拍击了一个晚上。

  直至第二日。

  龙王江的水位终于停止上涨。

  晨曦破晓之际。

  一道道消息也终于从远方传来:

  “报,启禀墨大人,第十二道闸门无碍。”

  “报,启禀大人,第七道闸门无碍。”

  “报,启禀大人,第三道闸门无碍。”

  ······

  伴随着一个接一个好消息传来,终于,随着最后一道闸门‘无碍’的信息传来之后,在场的民众终于忍不住欢呼起来。

  整个堤坝之上,瞬间变为一片沸腾的人潮。

  “噢噢噢~~”

  “好啊!太好了!”

  “挡住了,以后再也不会遭遇洪患了。”

  “多谢墨大人!”

  “多谢墨大人!”

  “多谢墨大人!”

  ······

  这一次朝着墨君开口道谢,甚至是下跪磕头的人,可比上一次龙王村的数百名村民多多了。

  整整上万人朝着墨君下跪叩首,那副场面光是看着,都足以令墨君身后的几人,感到一阵口干舌燥。

  “墨大人,还请随下官移步。”

  就在这时,一名县令突然来到墨君面前,躬身开口道。

  墨君眼中微微露出一丝疑惑,但还是随着他一起走了过去,没多久,两人便来到了一处类似于‘土地庙’的建筑前方。

  土地庙的中央似乎有一座像,但却被一处红布盖着。

  县令道:“墨大人,还请揭布。”

  四周的农民也纷纷附和道:“请墨大人揭布。”

  墨君愣了一下,随即来到庙前,缓缓伸手揭开红布。

  下一秒。

  只见一尊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但面相却和墨君一般无二的雕塑,缓缓映入墨君眼中。

  这赫然是一座生祠。

  “大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墨大人不要见笑。”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胡子雪白的老者越众走出,笑着对墨君开口道。

  这名老者不是别人,赫然是那位龙王村的村长。

  两世为人。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生祠,墨君也是忍不住呆了一会儿,但很快回过神来,朝着龙王村村长道:“老人家客气了,这等荣耀,墨君受之不起啊!”

  “墨大人对我等南郡黎民恩重如山,不过是一座生祠而已,大人当之无愧。”

  龙王村村长拱了拱手,微微躬身,随后接着道:“另外,之前便已听闻大人即将高升,所以今日我等才特地来此恭祝墨大人,祝墨大人此行一路顺风。”

  龙王村村长话音刚落,只见龙王坝上下,整整数万民众,声如雷鸣,整齐的朝着墨君所在方位深深一礼,大声道:

  “祝墨大人此行一路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