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二章封君拜卿


  被蒙恬所率领军队封锁的这片区域,内部农田所种植的水稻与外界差距太过明显。

  除非是刚开始没有注意到这方面。

  否则一旦将目光关注到这些农田上之后,几乎一眼就能看出这片区域的农田上,所种植的水稻无论是密集度,稻穗数量,果实饱满度······都要远远超出以往众人见到的水稻一大截。

  “那是什么?”

  正当众多官员的目光都被田野里的水稻所吸引时,突然间,一名眼尖的官员瞥到了不远处一位正在犁地松土,打算开荒新田的农民。

  开荒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这名官员自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关注一名普通农民。

  准确来说。

  这名眼尖的官员,真正注意到的是那名农民手上使用的‘开荒工具’。

  这名官员的惊呼也迅速引来了其余人的目光,众人循声望去,很快便发现了那边开荒的农民。

  “不就是普通的开荒犁地······不对!一头牛,怎么可能?”

  “皇天在上,我没眼花吧!”

  “真的,真的只用了一头牛,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手上的那条耕犁好奇怪,和我们平常用的不一样。”

  ······

  哗啦一下。

  刚刚还蹲在农田里研究水稻的一群官员,眨眼间,又蜂拥朝着不远处那名农民所在的方向跑了过去。

  一群身穿官服的大人物,突然将自己团团包围,差点没把那名农民吓出个好歹。

  而就在一群人围着那名农民问东问西的时候,忽然间,又有一名眼尖的官员瞥到了前方一处水沟上,架起来的一样东西。

  “这又是什么?”

  怀揣着好奇,此人缓缓靠近过去。

  随即便发现此物的下方,正有一名农民双脚踩踏着两个木块,奋力转动。而随着农民的双脚转动,水沟上那件好似某种机关一样的东西,竟是开始带动水沟里的水,朝着地势更高的田野浇灌而去。

  见到这一幕。

  这名官员的瞳孔骤然一缩。

  他虽然不常种地,但也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种官员。至少对于一些农事的常识,他还是很清楚的。

  水往低处流。

  如今不仅是秦国,包括整個中原七国在内,所有国家的农田大多都开垦在平地之上,因为只有平地才能引动河水浇灌粮食。

  至于地势更高的区域,并非没有肥沃的土壤。可是如果没有浇灌的水源,那么再好的土壤也没有丝毫用处。

  所以秦国境内其实还有空置出来的高地势荒地没有开垦出来。

  然而现在有了这种‘机关’,再加上刚才那种仅凭一头牛就能拉动的特殊耕犁,那岂不是······

  一念至此。

  这名官员顿时感觉心脏猛地一跳,随即迅速跑到了公输仇面前,急声道:“公输先生,那两样物品是先生所造吗?叫什么名字?日产几何?”

  一连串的提问,顿时问的公输仇有点发懵。

  而见到这名官员找上了公输仇,其余人顿时眼前一亮,也纷纷围了过来。

  在众人看来。

  在场中有能力造出这等精巧绝伦的机关术之人,显然非公输仇莫属。

  至于另一部分对农田里的水稻更感兴趣的官员,则是朝着蒙恬周围涌了过去。

  反观墨君所在之地。

  所有人就像是约好了一般,全都默契的选择了避开。

  这其中一部分人隶属于吕不韦以及楚国外戚一脉,他们自然不可能对墨君有什么好脸色。

  至于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不想和墨君靠的太近,以免自己在未来被牵连。

  毕竟如今秦王虽然势大,但基本现今秦国朝堂的所有官员,都曾经历过吕不韦当政的那段时期。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吕不韦的可怕。

  可以这么说。

  哪怕现在秦王已经夺回军权以及大部分政权,可朝堂之上,至少还有七成以上的官员,相信吕不韦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这些人中,并非所有人都属于吕不韦的麾下。

  但他们同样相信这一点。

  这并不是因为立场,纯粹是因为吕不韦这么多年,在秦国布置的后手实在是太多了。

  墨君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原地,与周围其他人显得颇有几分格格不入。

  没有嬴政的命令。

  蒙恬与公输仇自然不会说太多,面对一众官员的询问,二人只是说出了【水车】、【曲辕犁】以及【第一代改良稻种】的名字。

  众人见状。

  也明白过来此事应当询问秦王。

  然而面对众人的提问,嬴政同样神秘的笑了笑,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下令让蒙恬开始收割。

  去年收获的五千石水稻全部留种,在今年一共种出了十万亩农田。

  十万亩农田。

  哪怕有数千农民同时收割,也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

  不过嬴政此次显然已经早有准备,不仅派人带来了安营扎寨的帐篷,甚至就连换洗衣物,乃至服侍的侍女都带来了。

  出巡的队伍足足在巴蜀停留了五日。

  ······

  五日后的傍晚。

  嬴政早早便率领众臣在帐篷内等候,众人面前虽然各自摆放着美酒点心,但却无一人有心享用,所有人全都望眼欲穿的看着帐门之外。

  不知过了多久。

  只听见一阵铠甲行走发出的摩擦声响起,紧接着蒙恬那张英武刚毅的身影,便从帐门外走了进来。

  躬身行礼道:“禀报王上,所有粮食已经收割并计算完毕。”

  嬴政高坐主位,沉声道:“速念。”

  蒙恬道:“是!”

  说罢。

  就见蒙恬缓缓打开手中竹简,开口道:“此番收割水稻共十万零二百三十一亩,其中肥田两万,良田八万零二百三十一。共计收获粮产······三十四万一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