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八章过去的就过去吧(第2页)

  天才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咳咳~~既然墨卿发明的这种算术之法更加简便,那不知能否教与他人使用?”好一会儿,才听见嬴政轻轻咳嗽两声,回过神来道。

  “臣将这种新的算术之法,分别命名为【阿拉伯数字】、【乘法口诀】、以及一件辅助工具【算盘】。”

  “而三样物品如今都已经教给了治粟内史府的其他人使用,之后再算账应该会方便不少。”

  “不过以往的账目,就······”

  墨君话音未落,就见嬴政开口打断道:“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了吧!”

  这次墨君虽然花费了整整一个月清理治粟内史府的烂账,但实际上仅仅只清理出来了一部分而已。

  为什么之前墨君只找了那二三十人的麻烦。

  原因很简单。

  一来是因为嬴政现在想要稳定朝堂,所以不宜再闹出太大规模的动荡。

  二来则是墨君真的只找出这二三十人的破绽,甚至其中一部分人的破绽,还没有完全找出来。

  这也是之前墨君先拿钱山甲开刀的原因,因为他的店铺开业时间最短,是当时所有人中,查的最清楚的一个人。

  至于剩下二三十人,完全就是被墨君唬住了。

  但凡他们当时再坚持一下,墨君现在从他们身上掏出来的金币,至少都得少十万。

  嬴政显然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刚刚才连续说了两次“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因为这件事就算不过去没办法,哪怕往后数几千年,历朝历代都是贪官如同黄河之水,绵绵不绝。

  而清官则是地底涌出的甘泉,数遍天下,总数或许不少。但分散开来,就会变得凤毛麟角。一旦汇入黄河,更是瞬间就会被大水冲散的无影无踪。

  要是嬴政真要一查到底。

  谁也不知道最后会牵连多少人进来,包括他那位族叔身后所代表的赢姓宗亲,估计都得死一大批人。

  到了那时,恐怕整个朝堂都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而且不是把贪官杀光的人才叫明君,真正的明君,应该要学会善用贪官。贪不要紧,只要能把事情办了,贪污反而会成为君王手中最好的把柄。

  何况他们这次捞的这一笔,也足够给那些人一个警示了。

  四十万金币。

  虽然表面上只是这二三十人掏出来的,但实际上背后牵扯的利益,至少达到了上百人。

  单论财富的话,这些官员与南郡那些贵族相比,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沉默了一会儿。

  嬴政还是忍不住问道:“难道除了那个方法之外,墨卿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为我大秦国库开源吗?”

  墨君抿着嘴唇行了一礼,道:“除此之外,至少臣想不出其他任何方法。”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

  今晚墨君来此,主要就是向嬴政通报那‘四十万金币’的事情,捞了这么一大笔钱,嬴政自然相当高兴。

  但高兴之余,这位秦王又犯了一个和所有君主一样的毛病,就是不满足。

  他不仅想要这一笔钱。

  他还想要一笔可以长期为秦国带来收益的进项。

  墨君有办法吗?

  他当然有,而且方法还不少。

  但墨君的所有方法,最后都要涉及到一个方面,那就是“商业”。

  更准确的说法是,他要撼动的极有可能是秦国整个“重农抑商”的政策。

  因为现在秦国需要的不是一两笔能赚钱的生意,那些镇守在秦国边境以及各处地方的百万士兵,对于如今的秦国而言,就是一个有进无出的吞金兽。

  这些士兵如今每年吃下去的粮食,领到的月钱数额虽然不少,但却根本没有机会花出去,完全就是一笔笔“死财”。

  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墨君能赚回再多钱,也没有丝毫用处。

  因为“钱币”的本质只是一种‘等价物品’,如果‘钱币’不流通,就意味着商品无法流通。商品不流通,那么从底层到贵族,谁也没办法真正赚到钱。

  所以嬴政当时问了,墨君也就提了一点建议。

  然后就被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因为在当下,“重农抑商”不仅仅只是一个政策,更是整个秦国的国本之一。

  不管怎么说。

  嬴政都不能拿秦国的未来冒险。

  墨君并未尝试说服嬴政,因为他也清楚,现在这个时间段贸然进行改革,将会背负多大的风险。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身居高位之后。

  墨君心中自然也不止一次冒出来想要改变秦国,乃至改变这个时代的想法。

  然而今夜的事实却证明,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浪潮面前,实在是太过渺小。

  ······

  走出咸阳宫的时候。

  熊大熊二早已在宫外等候,见到两人,墨君直接道:“查出来是谁了吗?”

  数年历练,身上同样多了几分成熟气质的熊大点点头,道:“已经查出来了。”

  “那就派人动手吧!”

  “明白!”

  熊大应了一声,随后便领着熊二迅速消失在黑夜之中。

  当天晚上。

  三名因为“偷税漏税”,数额巨大的官员,连夜就被下了牢狱。

  而这个消息,直到第二天才被其他人听到,有消息灵通的人查出此事可能是那位‘圣平君’动的手,只不过他们没查出墨君动手的原因。

  但当时被墨君邀请到治粟内史府的二十多名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浑身一颤,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原因无他。

  因为他们知道,这三名官员正是偷偷找来“鲁阳君”,向嬴政告状的人。

  墨君这人有两大优点。

  一是诚实。

  二是小心眼。

  他这人一向说话算话,之前就已经说了,这二三十名官员想要找人没问题,但最好别被他发现。

  否则他报仇从来不隔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