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六十五章李斯上谏,攻六国(第2页)

  李斯道:“且这五国没有圣平君相助,亦没有我大秦之底蕴,所以他们所遭受的损失,必然比秦国更加惨重。”

  嬴政目光一闪,道:“李卿的意思是······”

  李斯拱手一礼,坚定道:“回禀王上,臣以为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天时相助。自七百年前,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连连征战不休,穆公抓住时机,使得秦国强大,然则只因缺少一分天时,导致最终未成大业。”

  “而今秦国兵马强壮,粮草充足,大王贤德,又得圣平君相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聚。”

  “如今的六国于秦国而言,也不过是灶上尘土,所以眼下正是王上完成先王未尽大业,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这七百年乱世的最佳时机。”

  李斯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进言,瞬间使得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嬴政听完李斯的谏言,目光闪动了几下,但却并未急着表态,而是转而看向其余群臣道:“诸卿对于李卿所言,可有什么看法?”

  “这······”

  众臣相互对视几眼。

  最初群臣确实被李斯的进言惊到了,可当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却赫然发现李斯之言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如今秦国的强盛,几乎肉眼可见。

  哪怕二十多年前的‘五国攻秦’再来一次,秦国这次都不一定需要使用什么计谋分散对方,就算从正面迎敌,都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更别说去年冬天的这场大雪,秦国因为有圣平君的献策,所以应对及时,这才仅仅损失了一万八千余人。

  而其余五国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据他们私下了解,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哪怕是北方五国中损失最小的韩国,死亡人数都至少超过了两万两千余人。

  要知道。

  韩国的领土本就是七国中最小的一个。

  整个韩国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只是堪堪超过百万而已,而这一场大雪却直接导致韩国直接死亡数超过两万,可想而知对于韩国的损害有多大。

  而且现如今的其余五国,可没有秦国这种灾后重建的底蕴。

  在这种情况下。

  若是秦国突然朝着五国发起攻击,北方五国又岂能抵御大秦兵锋?

  一念至此。

  秦国众臣眼神纷纷亮了起来。

  虽然这些臣子以往在朝堂上也和嬴政做过几次对,但那只是宗族利益与王权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得已而产生的争执。

  如果说是对外战争的话,那么当今朝堂之上,除了极少数人外,大部分人和嬴政······或者说秦国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毕竟身为秦臣,秦国的强大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尤其是现在这种统一天下的伟业。

  一旦嬴政功成。

  那么他们现在这些早已效忠嬴政的臣子,岂非都有‘从龙之功’?

  “臣以为李廷尉所言极是,当下我大秦兵强马壮,又有天时相助,正是大王一展雄图,铸造不世之功的最佳时机。”

  “臣也附议,如今六国在我秦国兵锋面前,不过土鸡瓦狗。”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之后,剩余群臣纷纷开始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

  见到下方群臣都对李斯的谏言表示赞同,嬴政也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大声道:“既然诸卿都以为李卿所言极是,那么传寡人诏令,即刻令王翦、蒙骜、王贲、蒙武、杨端和、桓齮······等将领速速自边境返回咸阳,共商大事。”

  听到嬴政下达的诏令,群臣顿时一呆。

  啊这······

  虽然说机不可失,但这样是不是有点太急了。

  嬴政下达的诏令很着急吗?

  其实一点也不。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今日的谏言虽然是李斯提出,但实际上这个想法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嬴政心中有了计划了。

  甚至于就连今天李斯突然上奏,也不过是他揣摩出了嬴政的内心想法,所以主动站了出来,给了嬴政一个下诏的理由而已。

  事实上。

  就算没有李斯今天这番谏言,用不了多久,嬴政也会找人提出此事。

  所以当其他人都在为嬴政这番急促的诏令感到惊讶时,唯有李斯丝毫没有感到意外,甚至恰恰相反,他还主动站了出来,再次谏言道:“王上,臣还有一言。此次统一之战,臣以为当由韩国而始最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