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七十章嬴政:诱饵?我全都要


  “李斯,你看看吧!”

  退朝之后,秦国群臣皆都各自离去,唯有李斯一人被嬴政召到了章台宫之内,并将之前韩非献上的《存韩书》交给了李斯观看。

  而这一份韩非献上来的《存韩书》,李斯仅仅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脸色一变。

  就在这时。

  只听见嬴政接着道:“你与韩非曾经师出同门,你以为韩非在此书中所言如何?”

  李斯恭敬一礼,道:“秉王上,此书所言,恐有不实。”

  “哦?何处不实。”

  韩非的《存韩书》本质上就是一份劝解嬴政放弃攻打韩国的‘奏章’,但韩非在篇文章中,却并未以求情的方式,恳求嬴政放弃攻韩。

  而是通过阐明各国间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当下攻打韩国,将有可能同时引来赵、魏、齐三国夹击的战争弊害,来劝解嬴政放弃战争。

  嬴政当然不可能放弃战争,但不得不承认,韩非的这篇《存韩书》中说的也有道理。

  如今的秦国确实强大,就算面对上一次的五国攻秦,如今的秦国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但这终究只是下下策。

  战争的本质是掠夺资源,只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才是上上策。

  而若是秦国这一次率先灭韩,反而引来其余诸国的联手夹击,那么秦国就算能胜,大概率也只会是惨胜,得不偿失。

  之前秦国率先攻韩的战略,乃是李斯第一个提出。

  李斯与韩非师出同门。

  而现在两人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概念,嬴政自然想到询问一番李斯的看法。

  “这份《存韩书》虽然从战争的角度阐明了如今秦国攻打韩国的利害,但却未曾表明,如今韩国存在本身,对于秦国已逐渐成为‘心腹之患’。此症虽然平时看不出来利害,但一旦到达某些关键时刻,韩国恐将成为刺穿秦国最狠毒的一把刀。”

  说罢,李斯又接着道:“王上莫要忘了,上一次五国攻秦之时,当时的韩国虽然名义上已经宣布臣服秦国。可在那一次战争中,韩国却是以五国联军的先锋之职,向秦国发起攻击。”

  “秦韩两国相距极近,那一战若非秦王以计谋解散了五国联军,当时的韩国恐怕将会成为第一个攻入秦国境内的国家。”

  韩非从战争角度论述,而李斯则是从人性与政治的角度进行辩驳。

  嬴政听完。

  也是微微陷入沉思。

  而就在这时,李斯目光一闪,又接着道:“另外,臣还想提醒王上一句,今日那名水工“郑国”献上宝图,恐有算计,还请王上小心为上。”

  “无妨。”

  听到李斯提起‘郑国渠’的事,嬴政挥了挥手,眯着眼道:“寡人知道他们另有算计,但寡人又何尝不是在算计他们呢?”

  嬴政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也看不出韩非与郑国二人的打算。

  只不过这次两人送来的诱饵太大,嬴政实在有些舍不得松口罢了。

  不管郑国在算计什么。

  但对方献上来的‘郑国渠’宝图都是真的,一旦能将这条水渠挖通,那么秦国将会凭空多出千里沃野,不知道能为秦国多种多少粮食。

  至于韩非······

  嬴政为何会让他暂且居住在秦国?

  无非就是馋他的身子······啊不,是看中了他的才华。

  所以这才多给了他一段时间的考虑机会罢了。

  如今嬴政已经有了墨君,所以对韩非已经没有了原著中那么渴求,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君王而言,人才总是多多益善。

  韩非献上来的《存韩书》确实会让嬴政犹豫,但也仅仅只有犹豫而已。

  这次嬴政为何会特意喊来李斯。

  他不是为了让李斯来和韩非争個对错,而是想让李斯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只可惜。

  李斯显然并未理解到嬴政叫他前来的真正意思。

  或者说,他理解到了,但却没有办法解决。

  所以真要说起来。

  这一次李斯与自己这位同门师兄的博弈,其实又输了。

  ······

  ······

  另一边。

  韩非出了咸阳宫之后,便看到一辆马车早早在门外等候。

  上了马车。

  韩非便见到了自己此行出使秦国的护卫——焰灵姬。

  “看来此行很顺利吗!你的心情似乎很不错。”

  焰灵姬美眸转动,缓缓开口道。

  乱世中出行本就危险重重,何况这次韩非出使的地方,还是即将要派兵攻打韩国的秦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保镖,恐怕谁也不会放心韩非走入龙潭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