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沈千韵 作品

第1148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页)

  娘的,这个国家,没有我,得散!

  “咳咳。”孟不群拼命给儿子使眼色。

  你特酿滴讲话就不能婉转一点?陛下是什么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你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骂的这么难听,他不记恨你才怪。如果这次能度过危机,以后他要是不把你死里整,你是我爹,我特么给你做儿子!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赵独夫沉声说道。

  他不想再听孟子非大放厥词了。

  内心下了决定,如果这厮说不出什么良策,那就再次将他送进诏狱,找个借口除掉。

  “五十万大军葬送在大周境内之后,我们的兵力所剩无几,就不要分散在各座城池了,反正也守不住。索性全部撤回来,聚集在大梁城。我们就要破釜沉舟,在帝都和大周人决一死战。是非成败,就在这一战解决吧!”孟子非朗声说道。

  “如此,大梁就变成了一座孤城,陛下,您待在这里太危险了,还是考虑到别的地方去躲避一番,待子非战胜了韩贼,您再回来。”孟不群急忙说道。

  赵独夫沉吟了一下,不由有些意动。孟子非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大梁就变成了最后一道防线,待在这里确实非常危险。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孟子非正色道:“我这么做,其实是想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打一场京城保卫战!咱们中元,武器不如对手,战法不如对手,想要战而胜之,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人!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众志成城的决心,此战,必败无疑!在这个最需要凝聚力的时候,身为一国的帝王,你却抛下自己的国都和自己的子民,逃命去了。你想一想,还有谁愿意为你拼命?只要你前脚离开大梁,后脚就有人打开城门,恭迎大周的军队入城,你信不信?”

  “朕什么时候说过要离开了?”赵独夫瞪了孟不群一眼。

  老东西,你是怎么教儿子呢?他怎么就不能像你一样忠君爱国,体谅一下朕的难处呢?

  “不仅不能离开,陛下还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样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记住,这一战唯一的生机,就是中元军民的凝聚力,如果人心散了,那您就等着做亡国之君吧。”

  “朕不会走,我倒要看看,韩东那黄口小儿,如何撼动我赵氏中洲正统的位置!”赵独夫从齿缝里迸出一句话来。

  起初的慌乱过后,他又重新镇静下来。

  想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再不济,还有伯父赵龟寿在后面撑腰呢。韩东和他的神火军再厉害,在昆墟第一强者面前,不过就是土鸡瓦狗而已。

  再加上,他也不只是有伯父一张底牌。只要韩东敢来,那就送给他一份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