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品

第752章 严刑峻法震慑,高新俸禄抚慰(第2页)

  俸禄六斗,也只能一人饱腹,拖家带口的怎么办?他们还有心思去执行政令吗?长久以往,还有人去当胥吏吗?

  没有胥吏,那是不是得增加官员,到时候支出的更多。”

  “臣等愚笨,只顾眼前,请陛下恕罪!”

  皇帝的解释让两人瞬间茅塞顿开,不是他们没有想到,只是惯性思维束缚了他们。

  他们也知道,之所以那么多人走后门想得到一个胥吏的职位,因为胥吏才是接触底层的人,搞钱的手段多的很。

  诸如刑房,有人犯事,想要在牢里舒服些得送礼吧,亲人探监得送礼吧等等,不送就让见,能见一刻钟的,现在让你见半刻钟,甚至更少。

  只有将官员、胥吏一起监督了,吏治才能清明。

  “除了吏治,胥吏这一块朕还有其他考虑。”

  崇祯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众人心中一惊,皇帝可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的。

  不待他们细想,崇祯继续道:“胥吏等俸禄的发放,致使国库压力大增,这点朕自然知晓,

  但朕以为问题不大,朕在曲阜对百姓们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毕自严等四人愣了一下,袁可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句话不止在曲阜说过,在西安的时候陛下也说过,他似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看着四人的神色,崇祯知晓袁可立猜到了自己的用意,当即轻声道:“袁爱卿,你给几位解释一下。”

  “是,陛下!”

  袁可立回应后,看着孙承宗三人:“三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前提是自己手上有地,地从哪里来,一是自己手上的地,二是朝廷的还地于民,

  削藩、查抄官员与士绅富商等,朝廷已经掌控了大约一百二十余万顷地,占据了大明起一成半,

  随着还地于民的推广,那些士绅富商手上的地只能低价卖出,而且只能由朝廷接手,

  他们手上有多少不好说,即便是现在已经掌控的,在还地于民、先种后还的策略下,朝廷每年五千万两银子,每年俸禄支出五百万两,就不算什么了。

  但问题是还地于民的策略最多是分期二十年,二十年后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二十年后怎么办?

  有三个来源,赋税、商税以及自给自足,其他两个先不说,就说自足这一块,

  陕西整顿兵政后,军屯也收归朝廷了,但每个卫所留了一部分耕地,差不多在五百到八百顷,产出满足卫所需求和军饷。

  既然卫所可以,那各县也可以,各县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就按平均百人算吧,平均年俸三十六石,也就三千六百石,

  亩产两石,则需一千八百亩,也就是十八顷,加上承租给百姓,最多三十顷就足够了。像云南、贵州那边少地的,只能在赋税中扣除或者由朝廷补贴。”

  说到这里,袁可立看着三人,轻笑道:“诸位是不是好奇为什么不直接租给百姓,而是请百姓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