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品

第987章 全民经商?想都不要想(第2页)

  “范爱卿,工部派出官员和工匠去宁远,选择场地和建设相应的仓库等等基本的配套设施,一次性规划好,

  要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别以后发展大了场地却限制住了。

  以朕看,至少要按照英国公所说的三……五倍以上的规模规划。”

  “臣遵……”

  工部尚书范景文刚想回答臣遵旨,但却是猛的停住了,满脸的震惊和疑惑之色。

  他刚刚听见了什么?

  英国公所说的五倍以上的规模?那就是年产出一千万以上的税收。

  整个大明一年赋税是两千六百万到三千万之间,入库的白银也只有三百到五百万之间。

  一座互市场就产出一千万两?

  皇帝疯了不成?

  “陛、陛下,恕臣愚钝,刚刚您说的是五倍以上?”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有……”

  “范尚书,有什么问题?陛下只是说让你规划,为了以后的发展,又不是让你现在就建造出来,规划了总比不规划的好吧。”

  “孙阁老所言极是,是下官愚钝了!”

  听着孙承宗的话,范景文朝着孙承宗拱了拱手,而后看着皇帝:“臣谨遵陛下圣谕!”

  看着群臣的震惊和疑惑的目光,崇祯心中叹了口气。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或者说农业发展落后的问题。

  历史上清末民初的张家口城中居住的七万人,有七成都是商人。

  整个城中有七千家商铺,仅仅是大境门外就有一千五百家。

  有四十二家钱庄和票号,而进驻的外国银行就有四十四家。

  更夸张的是大境门外的商铺年营业流水一亿五千万两,输出茶叶四十万箱,整个张家口一年至少有四亿两白银的流水。

  如果三十抽一,单单是张家口一年就能抽一千两百万两白银的商税。

  随着张库大道的不断壮大,以及京张铁路、张库公路的开通,张家口获得了陆路商埠、旱码头、北方茶都、皮都等一系列称号。

  要知道张家口只是占据了张库(乌兰巴托)大道的起点,即便这一条草原丝绸之路近三千里路,可沿途的百姓数量只能说一般般了。

  而现在的这座宁远互市连接着是已知的辽东、朝鲜、扶桑,包括部分的蒙古、未来很有可能连接着罗刹等诸国,很可能比张家口还要繁华。

  现在不做好规划,以后发展起来了,再调整既耗费大量物资,也需要大量时间,可时间不等人。

  现在只是开放互市场,增加互市的货物品种,等整个大明彻底开放商事以及彻底开海禁后,后世的张家口互市都只是一般般。

  但离彻底开商事放还差两个契机。

  一个是将扶桑和盘踞西班牙、荷兰给打残了,免得劫掠过往商船;

  其次则是蒸汽机,北讨大军离京之前王徵送三轮野战炮车时曾说过蒸汽机已经有眉目了,如今四个多月过去了,不知道进度怎么样。

  一旦蒸汽机完成,铁路火车一时半会儿做不了,但装在货船上却是可以的,

  增加运货量的同时降低运输时间,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时间会证明,朕的这个决定未来一定会是最英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