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 作品

第七一四章 洪武十三年(第2页)

  ~~

  这皇医寺与五寺并立,可以说把大明的医疗系统,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得到了太医院上下的鼎力支持。

  以往,太医只是介于官吏之间的杂职官而已。那些大臣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那是因为指着他们看病保命,实则没人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官员。

  现在有机会让医疗系统与大理寺、太常寺之类的朝廷机构平起平坐,让医官成为正经的朝廷大员。这种做梦都想不到的机会,太医院上下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唯恐夜长梦多,几位殿下提出的所有方案他们都全盘答应,还一致恳请周王殿下担任首任寺卿……只求皇医寺早日成立,不要再节外生枝。

  当然皇医寺设立的如此顺利,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中书省没有阻拦。

  若是按以往惯例,这么大一个机构的设立,无论从官员编制,到费用拨给,乃至权责拟定,中书省都要锱铢必较的。掰扯个一年半载都算快的。

  但这回,以太医院名义所上的《请设皇医寺疏》,一送到中书省,胡相就大笔一挥,一字未改的批了。

  这才能赶上在元旦大朝宣布成立。

  就连朱老板都颇为意外,宣旨之后,给胡惟庸点赞道:

  “这次中书省配合的很好,让咱意想不到啊。”

  “回皇上,臣就是再糊涂,也知皇上设立皇医寺,乃是为了‘明王道之化成,布群黎之大惠’!”胡惟庸忙出班恭声道:“当然要大力支持了。”.oγg

  “瞧瞧,咱就说胡相是个明白人吧。”朱元璋呵呵笑着,俯瞰着胡惟庸那张堆满恭谨赤诚的脸,也看不出什么别的意味来。

  皇帝便笑道:“至于皇医寺开支方面,胡相放心,不会给朝廷增加负担的。这是几个小子跟咱保证过的,不然咱也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哦?”这倒让胡惟庸有些吃惊,医疗可是个大窟窿。每年各省布政司都要跟他叫苦,这一年贴进惠民药局去十几十万贯。

  他毛估估,各省加起来,差不多得几百万贯的开支了……

  没想到那帮年轻气盛的亲王居然想自己解决亏空,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过能不用自己头疼,他当然求之不得。胡惟庸便笑道:“几位殿下真是能常人所不能啊。臣本来还在发愁,这笔开销从哪里出呢。”

  “谁知道他们能不能说到做到呢。”朱老板很熟练的留了个话头道:“万一到时候牛皮吹破了,还得中书省给他们擦屁股。”

  “臣等责无旁贷。”胡惟庸一口答应下来。

  “好好,真不愧宰相担当!”朱老板赞不绝口。

  ~~

  因为胡相的高度配合,洪武十三年的第一次大朝,便在无比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

  以至于散朝后,周王殿下不得不追上胡惟庸,向他单独致谢。

  胡惟庸十分恭敬的与周王客套,并表示有任何难处都可以找自己,中书省上下一定竭诚效劳。

  把个周王高兴的合不拢嘴,觉得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