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 作品

第一三七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新鲜出炉的定国府中觥筹交错,宾客轮番向定国公敬酒,王弼也是来者不拒,喝得醉态可掬。

    朱桢一边笑呵呵的旁观,一边跟吴太监小声说着话。

    酒至半酣,老三有些奇怪的问道:“老吴,你不用去另外两家传旨吗?”

    “回晋王,不用。”吴太监笑眯眯道:“营国公府那边有人去了。”

    “你什么意思?”老三压低声音问道:“莫非梁国公府没人去?”

    “哦,好像那边的铁券要改,所以就不一起颁了。”吴太监也压低声音道。

    “这样啊……”老三便识趣的不再追问。吴太监虽然不用去传旨,但还要回去当差,所以略坐了一会儿,也就起身告辞了。

    待他离去后,老三低声对老六道:“事情有变。”

    “嗯。”朱桢点头道:“蓝玉有麻烦了。”

    那铁券上的敕书,是先用毛笔描一遍,然后由工匠錾刻上去的,最后再用金填字。

    要是书写有误,一定会提前发现的,不至于事到临头才看到。

    所以一定是敕书的内容改了……而敕书是钦定的,自然也只有老贼能改。

    “前日凯旋大典时,父皇还把他当成心头肉,说他是自己的卫仲卿、李药师。”朱棡嘿然一笑道:“怎么一转眼就失宠了,这也太快了吧?”

    “看来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朱桢用大拇指抹了一下唇须。

    “什么事?”老三望着他。

    “我哪知道。”朱桢苦笑一声:“我现在是巴不得诸事莫扰,好赶紧抽身。”

    “嘿嘿,只怕你又要事与愿违了。”朱棡怪笑一声道:“我有种直觉,这事小不了。”

    “你就乌鸦嘴吧。”朱桢白他一眼。

    ~~

    日暮,酒席结束,宾客纷纷告辞。

    王弼将客人全都送走,然后转回花厅。

    厅里头,滇王妃、杨氏还有他几个儿子儿媳,一大家子在吃茶说话。

    “王妃,王爷呢?”王弼问道。

    “王爷在书房等爹爹。”王润儿答道。

    “哦。我这就过去。”王弼应一声,赶忙到后宅的书房见驾。

    书房中,朱桢正背着双手欣赏挂在中堂的那副开平王的画像。

    听到他进来,朱桢笑道:“来,公爷请上座。”

    “王爷切莫消遣为臣,我还不知道这个国公怎么来的?”王弼酒品比蓝玉好多了,虽然也喝高了,但脑子还清醒。“其实是皇上赏王爷的。”

    “哎,千万别这么说,世上哪有‘人情国公’,首先还是岳父的功劳足够了。”朱桢笑着拿起那面铁券念道:

    “没听父皇说吗?廓清湖湘闽浙,削平幽豫燕秦。滇南奏捷,先开龙尾之关;汉江宣威,扫尽鱼儿之海!这社稷功劳封个国公,一点不为过!”

    “王爷真是太给为臣面子了。”王弼话虽如此,却乐得合不拢嘴。

    “哎,还是那句话,面子是岳父自己挣的。”朱桢在他身边坐下,手指轻轻叩着茶几道:“岳父现在也该自己起座山头了……”

    “为臣可没那野心……”王弼连忙摆手,说着却一愣。他知道王爷不会没来由说这种话,尤其还是今天这种日子。便赶紧拧了自己一把,让脑袋更清醒些,然后低声问道:“王爷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