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等不及的郑芝龙(第2页)

  按照朱仲杰的话来说就是,此次恩科的目的就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为了这个朝廷更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将你选出来了,你来一句不想为官?

  天下哪有这样的事,以前会惯着你,现在可不会惯着。

  批卷在进行着,没有朱仲杰什么事,他这些天时间都在兵工厂和皇家军校来回巡视着。

  兵工厂已经完全建成,目前正在研制之中,明朝的炼铁技术其实已经非常的完善了,不过现目前唯一的困难便是膛线。

  膛线这东西按照现有的技术,需要先做好一个打磨膛线的钻子,而后便需要手工制作膛线,速度慢不说还很容易失败。

  所以膛线的制作非常的慢,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满清那边,现在大量制造的都是燧发枪,膛线枪是极少的。

  另外,朱仲杰在兵工厂视察过后,对于以后的研制方向给了不少的指点。

  一就是子弹的心态,他拿出一颗95式步枪的子弹拆开以后给兵工厂的工匠们进行而来详细的解说,让他们按照这种思路来设计子弹。

  因为这样一来,枪械就可以减少大雨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不像徐州与清军一战之中,由于大雨,火药打湿以后,枪便失去了作用。

  当然,现如今困扰兵工厂的也不止是技术,还有材料,毕竟想要做这种子弹,材料是很重要的,而铜这种材料,在这个时代可是十分紧缺的,不然也不会拿来当做货币的主要材料了。

  所以朱仲杰还是得赶紧获得战船,开发海外,获取大量的资源才行。

  这几天时间,郑家的口倒是松动了不少,不过朱仲杰实在是太忙,也时间。

  另外还有大明的水泥厂,太子朱慈烺在水泥厂待了一个星期后,便直接去了山东建厂去了,几乎每一个省都将兴建一座水泥厂,朱慈烺这一走,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很难回京的了。

  而由于朝廷中的官员本就紧缺,所以朱慈烺能带走的人也很少,只有等科举结束以后,给他派上十几人了。

  在此期间,朱仲杰还拜访了一下在京师中修养的秦良玉,经过这些天太医院的精心调养,秦良玉的身子骨好了很多,平日里走路也不再需要拐杖了。

  脸色也红润了起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她也在等大明军校建立以后,为大明好好的尽一份力了。

  郑芝龙被朱仲杰凉了好几天,终于有些忍不住了,恩科刚刚结束当天晚上,他便带着郑鸿逵等来到了镇国公府门口进行等候。

  远远的便看见忙碌了一整天的朱仲杰从远处返还,赶紧带着众人是迎了上去。

  而朱仲杰也早就看见了他们,看着郑芝龙的表情,朱仲杰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成了。

  不过任务还没完成,朱仲杰还是得加把劲,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堆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