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炒蛋不辣啊 作品

第17章 家里遭“洗劫”了?


  接下来是保育员。

  保育员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老师。在60、70年代,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般只出现在城市,保育员属于正式工作人员,工资不低。

  有一份60年代的各类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保育员也是一个单独的工种,最低为9级,最高为1级。9级工资为23元,1级工资为53元,比较起来不算低了。

  这里说一说理发员。

  在旧社会,理发员叫“剃头匠”,在社会上地位很低,不受人待见。到了新社会,理发员与所有穷苦大众一样,翻身做了主人。这份职业不但不被人轻视,反而变得吃香起来。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过一部电影叫《女理发师》,由王丹凤、韩非、顾也鲁主演,围绕女性突破传统观念,走出家庭投身工作的故事展开,第一次将理发师这个职业搬上银幕。

  下面是放映员。

  在四五十年前,农村人的精神生活较为单调,如果能够在村里安排一场露天电影,绝对是轰动全村甚至是全乡的大事情。到了放映时间,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观看,场面十分热闹。电影放映员,就是这场露天电影的主角。

  那时候,电影放映员拿着不低的国家工资,别人来请他看电影,还会好烟好茶,好酒好肉招呼着。放映电影的器材,也是由别人负责运送。他只需要叼着香烟,悠闲自得地操纵机器就可以了。

  接下来说炊事员。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哪个家庭里出了一个炊事员,就意味着他家可以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了,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傲视群员”了。

  炊事员的工资比保育员高多了。炊事员最低工资为10级,有27.5元;最高工资为1级,接近90元。

  最后是文工团员。

  文工团是一种运用歌、舞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的综合性文艺团体。不用更多介绍,大家都能想象到,在60年代文工团员有多吃香。

  到了后世,那些职业几乎都还存在,只是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已经今非昔比了,甚至变得无人问津了。

  当然,也有将这些职业搞出“新花样”的。

  比如从售货员演变而来的视频主播,一边介绍商品,一边唱歌跳舞各种表演,分分钟时间就能销售出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业绩;

  比如从文工团演变的影视演员和歌手,也能够在市场化的运作里获得高额收入。

  这八大员中,叶青安自然是属于炊事员,八级炊事员也是香饽饽,在轧钢厂里,像他这种又帅又有面的“砖石男”,独一家!

  这也不妨碍叶青安想淘一淘古董宝贝的念头,虽然等古董升值都几十年后,他都成老头子了,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他叶青安说简单点是收藏一些古董,往高的说那是拯救文化遗产!

  这真不夸张,接下来的时期它们可是遭了老罪了,有人把古董烧了,砸了,贱卖了,倒腾出国外去了......

  损失无法计量!

  说多了都是泪,叶青安也是怀着私心的,毕竟这宝贝价值不菲,收入远超付出的事,如同捡钱一样,抬抬手就行了。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