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盛世无耕战


  农家治国之策对于百姓有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如此平和的政策施展,就会大大降低大秦的战斗力。

  生活安乐,人民富足之下,谁还愿意去打仗啊?

  打仗是要死人的,就算没有大富大贵,一辈子平平安安的活着,也是许多百姓心中不敢奢望的梦想,农家的策略,就可以帮助百姓实现这个梦想,百姓生活富足,大秦社会便会趋于稳定。

  但耕战的取消,却会大大降低大秦的军队实力,乱世之中,耕战有存在的空间,盛世之下,耕战可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啊。

  在耕战制度下,大秦全民皆兵,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两件事情,种地,打仗,种地,打仗,毫无疑问,这种制度下的百姓就活成了一个机器,没有丝毫的自由,一切为了大秦,一切为了战争。

  当然,这种情况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对于君主来说,那是乐于此道的,但是,百姓终究不是机器,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这种生活好不好,他们心里清楚。

  七国战乱之时,他们没的选,必须为大秦的征战付出自己的力量,是靠这百年宣传的统一,支撑着这一口气,百姓心中盼望的,就是统一之后,改变这样的现状。

  如今大秦统一了,始皇帝也得给百姓他们想要的生活,这样,才能换来真心的爱戴和拥护,这一点毫无疑问,这也是扶苏极力奉行的政策。

  始皇帝知道这种治国策略没有错,但他更知道,百姓过了一段舒服的日子之后,再想重启兵戈,就难了。

  为什么说难,皇帝一言而断,天下谁敢阻拦,这是事实,但这里说的难,却是想要百姓回到乱世之时,以真心拥护大军出征的艰难,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会磨灭大秦的锐气,过了一段好日子之后,百姓不会理解,为何又要出兵,为何又要加税,他们只知道,这该死的朝廷又加了赋税和兵役,日子更难过了。

  这就是心态的转变,未统一之前,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努力,当这个目标完成之后,国家的利益实现了,百姓生活好了,属于他们的小利益也该来上台了,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统一之后,始皇帝在奉行农家理论的同时,也要趁着大秦军队锐气并未散去,开疆拓土。

  他这一朝不往外打,日后不出一个雄主,大秦将很难再扩张疆土,这是大秦始皇帝,大军百万,灭国之战刚刚结束,锐气尚存,当继续征战,但此时,少了一个能聚齐全国军民的之心的理由,而要调动全国的百姓,就需要这样的理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秦军和百姓需要一个让他们上下一心的理由,使他们能再度无条件支持大秦的决策,这个理由要像统一一般,令人折服,而这种理由,难,就连始皇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拿出一个更加名正言顺的理由来聚拢军心民心,只能依靠自身的强权,强行发动南方的战争,开疆拓土,这样自然也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