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80章 授勋公关(第2页)

《南华早报》成立于1903年,是香江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一份英文报纸。

没说错,看多了香江小说,很多人都知道《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亦或者《文汇》和《大公》,事实上,这些报纸在《南华早报》面前,都是弱鸡。

没说错,看多了香江小说,很多人都知道《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亦或者《文汇》和《大公》,事实上,这些报纸在《南华早报》面前,都是弱鸡。

刚才提及的几份报纸,都是中文版,只在华人中有影响力,欧美人想要了解港岛,从不会看这些报纸,在《香江太阳报》还未发行之前,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是英文版,不仅在港岛有着十六万份的恒定发行量,在英伦三岛的发行量也不低,大约在十二万,此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行量各为六万和三万,在欧美的机场零散发行,大约有八万份。

综合算算,《南华早报》的每一期发行量,都超过四十万份,绝对是香江第一报刊。

卢灿与威尔森通电话时,对方推荐了乔纳森范比。

乔纳森范比毕业于伦敦商学院传媒系,十年前来到港岛,加入《南华周刊》,1979年简悦强爵士荣封GBE勋爵,乔纳森就是幕后团队重要智囊成员。

“范比先生,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卢灿为对方斟满茶杯,微笑问道,“我现在非常关注的是,我们该怎么去运作这件事?”

“如您所愿,我马上就会说道这一点。”乔纳森摊摊手。

“别认为那些贵族老爷在审议名单时,会一个个去了解授勋候选人,不可能的。对他们的选择产生影响的,第一是有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第二是有没有听说过这人做的这件事!”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围绕港府上报,卢老先生卓越贡献中的三条,布置宣传计划。”

眼前这位确实有经验,卢灿大概明白他的意思,可依然没打断对方的话,微笑着伸伸手,示意对方继续说。

“卢老先生含辛茹苦,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依然不屈不挠,不仅将纳德轩珠宝做大,将卢家做大,还兴建如此庞大的私家博物馆,主导香江形象名片的国际时尚周。。。。。。这些事迹,是真实存在的,本身就是传奇。它足够吸引人,让那些一生富贵的议员们为之倾倒,并投上正确的一票!”

卢灿与田乐群对视一眼,都在庆幸,得亏老爷子没在面前,否则。。。。。。

田乐群同样对爷爷授封一事,非常关心,微微欠身,“范比先生,你的意思,我们不用做其它。。。。。。辅助工作?”

她比划个手势,大家都明白啥意思——贿选呗。

乔纳森范比沉默了片刻,才回答道,“针对卢老先生的事迹,我不建议进行大规模贿选,当然,如果卢家能联系到上议院大臣司或者宪政事务部,那。。。。。。可以试试。”

讲真,在此之前,卢灿对什么上议院大臣司和宪政事务部,根本就没听过,正因为这次爷爷授封,他才从康丁以及杜奇那边,听到这一名称。

上议院不设院长,主管者为上议院大臣,大臣司就等同于上议院院长办公室,而宪政事务部则类似于上议院办公厅,这两大机构是上议院主管部门。

卢灿苦笑摇头,卢家从未认真经营过英伦的人脉网络,仓促之间,哪能联系上大臣司和宪政事务部?看来,只顾着埋头行走终究欠缺,还需要抬头看路。

乔纳森范比双手上扬,“那。。。。。。就按照我的计划来?”

只能如此。

3月1日星期二,英国《卫报》大篇幅转载港地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的纪实性报道——“走访香江最大的博物馆”。

这篇纪实报道中,首次替卢嘉锡在英伦扬名。

一位港中大老教授,在家族主要成员遭遇特内里费空难后,如何培育年幼的孙子成长,如何接手儿子的事业,最终做出偌大的成就——建成港岛最大的博物馆。

《卫报》是英伦发行量前三的报纸,影响力同样排在前三。

联络人自然是《南华早报》的主编乔纳森范比。

乔纳森范比接受卢家聘请,出任此次公关组组长一职,携带支票,来到伦敦。他联系上康丁,开启卢嘉锡授封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包括英伦媒体的多轮有关卢嘉锡的个人宣传,包括在凯文和杜奇的联络下,卢家公开捐赠剑桥大学的活动,包括对香江国际时尚周的活动宣传。

金钱开道,轰隆隆碾压!

3月5日下午,卢嘉锡在沙田老宅,招待一位贵客。

他就是澳门赌王何鸿生。

卢家在英伦开启大规模宣传,作为这次港府的两名推荐名单之一的何鸿生,很快就得到消息,心知肚明的很。他这次是MBE(员佐)升勋OBE(官佐),与卢家想要谋取的KBE,不产生竞争关系,因此,想要上门寻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