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609章 鸟居龙藏(第2页)

她更喜欢时尚、前卫、肤浅一些的热闹场合,对于今天这种宴会,本能的有些排斥。

所以,她自从落座后,一直在桌子底下,紧紧抓着卢灿的一只手,甚至攥出汗来,就像一个突然被带到陌生环境的小姑娘,倔强而又胆怯。

所以,她自从落座后,一直在桌子底下,紧紧抓着卢灿的一只手,甚至攥出汗来,就像一个突然被带到陌生环境的小姑娘,倔强而又胆怯。

卢灿多少能感受到温碧玉的心情,也就任由她拉着手,还能时不时盘玩,何乐而不为。

殊不知,两人在桌底下的拉手,却被坐在温碧玉另一侧的饶宜萝,看得清清楚楚。

小丫头连连撇嘴,却又不好多嘴,估计心里已经在念叨“秀恩爱,死得快”——倒不是说她嫉妒什么的,只是这种秀法,挺招人恨的,饶宜萝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女生。

其实,饶宜萝也不耐烦坐在这种宴席上。

出于对钱大师的仰慕,她找借口从前台溜来包厢,原本想要见识大师风采,听听儒宗大家之言,孰料,一屋子人竟然都陪同老先生在念叨往事,都在怀古。。。。。。

饶宜萝很想表现一下,可愣是插不进话!

这会儿,师傅和爷爷正在陪大师聊四十年代西南办学的事。

她注意到,卢灿似乎对这一话题很关注,竖起耳朵在听,很专注。

再转头看师傅和穆老,他们也没聊什么稀奇事情呀,不就是梅贻宝教授被推举为燕京大学筹备处主任,在大后方成立燕大临时班么?这有什么稀奇的?

卢灿确实听得很入神。

事实上,他对这段历史并不是非常了解,而且在他看来,这段历史中掩埋太多真相。今天能听到当事者亲自描述,又有福伯有意无意引导,这是解密的好机会,他自然要认真倾听。

今天再听穆老的回忆,卢灿又有收获。

战争爆发初期,燕大因英美教会学校的身份,并未搬迁到后方,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也就是1941年底,日军封锁燕园,抓捕进步师生,前后共有三十多个燕京师生入狱,其中就有周学章。

此后,一部分学生在燕大退休校长吴雷川、教授梅贻宝、吴文藻等三十名教职员工的带领下,辗转来到川地,艰难中复课。

还有一部分师生,则依然留在京城,打理燕大存留的医学系、文学系及社会系等,这其中,燕大医学院后被日军改为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及伤兵医院。。。。。。

卢灿再回忆胡耀明那天含糊的态度,忽然明白过来——胡耀明之所以不愿意开口,是因为当时留京的燕大医学院,已经不折不扣是一个背弃良心、民族的机构!尽管胡耀明顶着“潜伏”的名头,可依然不远提及这段“低头做小”的历史!

很快,卢灿又从老爷子们的闲谈中,听到另一个名字——鸟居龙藏。

这条消息让卢灿很是吃惊,越发觉得周学章之死,背后疑云重重!

卢灿对东洋学者不算特别熟悉,但是,要比一般人更了解。上次去东京,高岛义兴和长泽茂都对这位鸟居龙藏先生,推崇备至,因而他有所了解。

此人是东洋有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汉学家,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先生却只上过小学,连中学都没有读过,却能自学成才。

鸟居此人,曾多次来中国考察,早在1905年,他就对湘、黔、滇、蜀等地进行考察,号称“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开拓者”。

1922年,他出任东京大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后不久,再度来中国东蒙古地区考察,此次考察发现著名的“红山文化”,他因此有“红山文化发掘者”之称。

三十年代之后,他又开始针对中国的“辽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多次探访、挖掘宣化、锦西的辽代陵墓群,以至于鸟居龙藏又有“东洋辽文化研究第一人”之称。

四十年代,鸟居龙藏曾在燕大任教?

从1939年开始,前后历时六年?

这一消息卢灿还是第一次听说,几乎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间,卢灿就将鸟居龙藏列入重点怀疑对象。

需要理由么?不需要!

鸟居身上的疑点,实在太多太多!

他的知识体系由何而来?

他在中国四处考察,从大西南到东北角,目的真的只是做学问?

既然如此爱好游历考察中国区域内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为什么又要蜗居在燕大校园六七年时间?

卢灿感觉自己似乎吹开迷雾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