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634章 金塔游记(第2页)

两人晃悠着从广场南边,走到广场东边。

夕阳西下,广场东侧没有日照,很阴凉,不少游客盘腿坐在地上休息。

卢灿忽地看见一个摊位,眼睛一亮,怂怂温碧玉的隔壁,“你不是想买礼物吗?有了!你看那!”

“哪儿?哪儿?”温碧玉顺着卢灿手指方向看过去,又表情疑惑地问道,“你是说。。。。。。那个卖花草的摊位?”

“哪儿?哪儿?”温碧玉顺着卢灿手指方向看过去,又表情疑惑地问道,“你是说。。。。。。那个卖花草的摊位?”

没错,正是那家摊位。

卢灿点点头,笑道,“佛牌那种虚无缥缈的物件,我不熟悉,兰花嘛,多少还懂一些。家中和虎博的老人多,我们带几盆缅北特色兰花,送给他们,不仅寓意好,还新颖别致,雅俗共赏,不是挺好吗?”

大老远的,带几盆花回去送人?

温碧玉原本不怎么看得上,可听卢灿这么一说,似乎有点道理,拉着卢灿的胳膊,紧走几步。

这个摊位,并非通俗意义上的花店,而是专门出售“佛供花”的地方。也就是卖给游客各种鲜花,以便于放在佛前供奉所用。

佛前供花,是有说道的。

花代表因,所谓“花开结子”,在佛前献花,用以提醒众生播种成佛之因、求成佛之果——通过一切利他的善行,自我净化和提升,昭示悔改、大愿精进,为成圣铺路。

因此,佛前供花,代表着修好因、修善因,这样才能得到好的果报。

供佛的花必须具有颜色好、清香、柔软、细滑等特点,比如荷花、睡莲、红掌、白合、兰花等等。这家摊位所售卖的,也就是这几种常见的佛供花。

诸如荷花、睡莲、白合,都是切花,花枝插在净水瓶中保持新鲜,像红掌、兰花,则是单独的盆装。卢灿两人,自然不会买切花,站在盆装花这一边。

大叶片的红掌,略显艳丽,不太适合送人,也被两人舍弃,目光集中到兰花上。

面前的十多盆兰花,卢灿还真认识,有两盆是独占春,还有几盆是沙兰草和长叶兰。这几种兰花,产地颇广,国内的云贵川,国外的南越、缅北、尼泊尔、印度都有产出。

香江虽然不产出,可这几种盆栽兰花,花市上也有,不算罕见。

不过,眼前这几盆都是野生兰花,品相都还不错,都带有一簇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其中一盆长叶兰已经吐出虎斑花萼。

摊主是一对中年缅人夫妇,见到来客人,连忙凑过来。

卢灿经常去缅北,对缅语多少有些了解,很自信地用缅北方言问一句。

那位男老板穿着笼基,环抱着胳膊,唧噜咕噜回了一句。

仰光地区的缅语和缅北方言,貌似差别很大,卢灿愣是没听明白。正愁着要不要用英语试一试,旁边的温碧玉咯咯一笑,直接用潮汕港腔问道,“老板,这些兰花怎么卖的?”

老板一口流利的港腔,笑道,“两位。。。。。。你们几位是从香江来的?买花上香供佛?”

卢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自己还真是聪明过头!

紧随两人身后的阿忠和梅生也跟了上来,所以老板才说“你们几位”。

梅生来到卢灿身边,低声问道,“老板,您打算买几盆兰花?”

卢灿点点头,“嗯,阿玉想买些野生兰花,带回去送给我爷爷。”

这么远买兰花?梅生与温碧玉的想法一致,不过,谁让人家是老板呢。他自然不会劝阻,越过几人,走到摊主面前,嘀嘀咕咕几句,连带着比划。一分钟不到,他回头对卢灿笑笑,“老板,这里收港纸。沙草兰十港币,双飞燕八港币,长叶兰十五港币,您看这价格。。。。。。”

双飞燕是穗港一带的叫法,就是独占春。

价格要比香江那边便宜多了。

当初空中花园建成之后,卢灿在香江花市买过一批兰花,稍微有点名气的兰花,就没有少于三四十港纸的。野生品种更贵,像野生独占春,无萼十五港纸,一萼加五港纸,眼前这盆独占春,共有七支芽苞,至少要五十港纸。

卢灿点点头,又笑着随口说道,“梅生,你要是能收购一批缅北兰花到香江,保准赚钱!”

他是随口一说,可有人却眼神一动。

那位中年摊主,常年在大金塔广场摆摊,也算见多识广,虽然没能认出卢灿,可却能感觉到眼前的年轻男女,应该出身不凡——身边既有保镖,又是老板。。。。。。这种人的身份能差?

交易很顺畅,这位佛供花老板不仅自动减免零头,还主动承诺将这几盆兰花送到停车场。

梅生跟着这位老板,将花送往停车场。

等到卢灿与温碧玉逛到广场北面,梅生赶来汇合时,面色古怪,挠挠头,吭吭哧哧问道,“老板,刚才那位花草摊主,托我问您一句话。。。。。。您说的香江兰花生意。。。。。。他愿意和您合作。”

说着,梅生递过来一张名片。

嗯?还有这种一句话嗅到商机的人?

卢灿接过名片一看,哟,这位貌不惊人的摊主,还是仰光花草进出口协会的副会长?名叫吴梭丹。

不仅如此,在这个头衔下,还挂着另一个头衔,更让卢灿感兴趣——

真主之光——全缅伊斯兰学者协会仰光分会长!

一位穆斯林长老,竟然在大金塔卖佛供花?真真让卢灿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