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43章 偶然播种(第2页)





    当然,卢灿没义务告诉对方正确答案,嘿嘿一笑后,回头看看几个带孩子的女人,“你们身上谁有一千二?帮我付了。”




    “我有,不过东西归我。”




    温碧玉快速闪了出来,从卢灿手中夺过龙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奇快无比。




    晕!卢灿苦笑摇头,将一沓钞票递给摊主后,又伸手扒拉两摞旧书,有些失望。大多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出版物,像什么《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日汉机电工业辞典》《金相图谱》《国外机械工业要览》等。




    这种书在地坛庙会上怕是不好卖。




    在等对方笨拙地清点钞票时,又伸手拿起一本《电机工程手册》翻了翻,让卢灿颇为吃惊,书籍外观保存的很不错,可内页却被钢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字体很工整,字迹也很好看。




    书的主人,对这本书的研究,应该很透彻。




    将这本放下,又换了一本《日汉机电工业辞典》,同样如此。




    连着基本都是这样,这让卢灿对眼前的摊主有了几分兴趣。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位摊主应该是一位资深的电机工程师,刚退休不久。别忘了,德昌电机在深城皇岗工业园扩建,卢家在其中也有投资,如果可能的话,卢灿很乐意向汪家举荐这位老爷子。




    此时的华币,最大面额十块,一千二要数好一会儿,等卢灿翻完第四本时,这位摊主才数完钱,抬头对卢灿笑笑,又点点头,“没错,正好!”




    卢灿将书籍放回摊位上,笑呵呵问道,“老先生......是机电厂的工程师?”




    摊主瞅了眼刚才卢灿放下的书籍,笑呵呵回道,“小伙子眼力劲不错。我以前在二变上班,现在退休啰,在家歇着呢。”




    卢灿不知道“二变”是啥,好在有徐奉。




    二变是京城第二变压器厂的简称,厂址在亮马桥附近,规模不小,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归核工业部主管。顺便说一句,这家厂子在九十年代京城大改造时,搬迁到冀北燕郊,成为核工业集团的一份子。




    卢灿不了解这些,笑眯眯问道,“您老不像缺钱的样子,怎么做起这行当?”




    “这年头还有人敢说不缺钱?”老头子摇摇头,似乎被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的念叨着,“儿子在哈佛念书,一个劲地打电话,让我和孩子他妈过去......他妈也有这想法,拗不过!这不,我在处理一些私人物品,打算下个月走......”




    出国,估计是八十年代最热门的词汇,甚至有很多人把“出国”当成一种“荣耀”,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家都已经准备好各项出国手续,还能说什么?卢灿有些无语,准备起身离开。




    有些不死心,他起身后又回头问道,“老爷子,我在深城投资了一家生产电机的工厂,您老有兴趣吗?有兴趣的话,我安排技术层面的人......和您电话聊聊?”




    专业有分工,卢灿对电机一窍不通,还需要汪家人来判定是否合适。之所以有这问话,实在是被几本工具书中的手写注解的认真态度所打动。




    “你?电机厂?”卢灿的话,显然超出老爷子对他的判定,打量卢灿的目光中,疑态毕露。




    卢灿抬手指指徐奉,“这位是保商利公司进出口部的总经理,他能证明我所说的话。”




    徐奉立即接上话,“老先生,香江的德昌电机,你应该听说过吧。卢先生就是德昌电机的股东之一。”




    还别说,这位老先生真的听说过德昌电机。




    老者姓高,全名高文燧,二变的高级工程师,去年八月份退休。




    卢灿所不知道的是,他有个儿子,名叫高华建,未来会更出名,著名物理学家,固体力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如果没有卢灿的横插一脚,高文燧将会在1987年加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主导研究出著名的“ge磁共振能源再生系统”,使得该部门成为通用电气集团电力事业部中唯一的“战略事业单位”。




    所谓“战略事业单位”,是指通用电气集团对重点项目的特别称呼,相对独立的组织单元,可以在事业部内有选择地对某些产品进行单独管理,以便事业部将人力物力能够机动有效地集中分配使用,对各种产品、销售、设备和组织编制出严密的有预见性的战略计划。




    多年以后,卢灿在聊及这次会面时,依然庆幸不已——幸亏自己不死心,多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