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野鸭子


  “你有啥问题?”张建设看着眼前的女知青,心情不怎么样,这个叫杜鹃的从一开始来的时候就懒得不得了,挣得工分还不如村里的孩子多,还整天这不行那不行的,把张建设烦的不得了。

  “队长,我也申请去跟着编席子,大家都是知青,她们能去我也能去。”连着除了半个月的草,杜鹃早就受够了,地里的玉米都比人高了,大队长还让除草,到了地里闷热得不行,天天一身臭汗。一听有这么轻松的活,杜鹃也不嫌弃工分低,就想着好歹能歇一歇。

  “不是说了吗,老知青还是按照之前的安排去干活,新来的啥也不懂,先适应适应,你跟着添什么乱啊。”

  “队长,我,”不等杜鹃再次开口,楼卫红就一把拽住了她。

  “张队长,您去忙吧,这里我跟她说。”楼卫红说完还冲着张建设点了点头,张建设也懒得跟女知青掰扯,索性直接走人了。

  “杜鹃,你怎么回事?”楼卫红作为女知青这边的代表,刚刚又听了半天杜鹃的酸话,实在是生气。

  “什么怎么回事,我就是申请去编席子,这有错吗?少挣工分我也乐意,怎么的,这也不行啊。”杜鹃对楼卫红还是有点怵的。

  “张队长安排的是新知青,是为了帮她们尽快适应乡下的生活,你来多久了,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我不服,我刚来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好的活计,我辛苦打了三个月的猪草,连欠队里的粮食都不够还的,她们以来就安排这么轻松的活。”

  方敏在旁边听着两人的争论,顿时有点无语,她前世来的时候杜鹃已经不在村里了,据说是去了县里的文工团,走的不太光彩,大家都不怎么提她,昨天刚见到的时候,方敏觉得她人也就是娇气了一点,其他都还好,跟她聊了半天,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没想到今天来这么一出,自己也是新知青,对方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

  “楼姐,这时间也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该去干活了。”方敏见冯志远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就剩下自己这帮女知青还留在原地,赶紧出声询问,再让她们争论下去就该耽误时间了。

  “哦,对,该走了,”楼卫红也发现人都走了,就剩她们这几个人了,“杜鹃,你今天的任务就是去玉米地里除草,你不干的话,今天的工分就没有,自己看着办吧。”

  “我,哼!”杜鹃见楼卫红确实生气了,也不再纠缠了,自己现在的工分也就是勉强养活自己,要是一天不干,就该挨饿了。

  一群人很快就分成了两部分,老知青在楼卫红的带领下,去昨天没干完的地里继续除草了,方敏和林立钟两人一起溜达着去队部了。

  “立钟啊,你哥怎么样了,好些了吗?我下工之后去看看他吧。”方敏觉得林立钟这边还是得交好,自己目前还是势单力薄的,有林家兄妹的话能好些,毕竟新来的几个男知青跟林立北都很熟。

  “嗯,我哥还没好利索呢,方敏姐,他这次病的厉害,可能是有点水土不服,别再传染给你,还是等他好了再说吧。”所以四哥你还是继续休养几天吧。

  “哦,那也行,等立北哥好了,我一定去看看。”这水土不服应该不传染吧,前世也没听说过传染的事啊,不过病这个东西那说的很,还是小心点。

  “嗯,方敏姐,你跟楼姐她们处得咋样啊?她们好相处吗,跟我说说呗。”林立钟还是岔开了话题,打听起女知青的消息来。

  “她们啊,对我都挺好的,尤其是楼姐,真跟家里的大姐似的,还有刚刚那个叫杜鹃的,其实她也就是娇气了点,为人还是不错的。”方敏半真半假地跟林立钟说着。

  “哦,我不太喜欢她,算了不说她了,说说别人吧。”啧,女主这八百个心眼子啊,这话了掺了不少水分。

  “还有刘姐,人是上海来的,说话可好听了......”方敏一路上避重就轻地说着,全是些没啥用的消息,林立钟也就听个乐子,没打算信她,这些人的性格品性慢慢相处就知道了,再说了,她都搬出来了,很少跟她们打交道,要了解她们也只是为了防备那天被坑了,并不是为了跟她们成为朋友,如果真有不错的,就多来往来往,比如楼卫红。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来到了大队部,院子里已经有人了,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大娘,林立钟看了一下,径直向着一位穿着偏襟大褂的老太太走过去,这人她昨天见过,是老支书家的。

  “大娘,我们是新来的知青,冬叔说让我们来这里帮忙。”林立钟故意喊了冬叔,就是想尽快融入到这里来。

  “哦,是你们呀,我说没见过呢,冬子确实跟我说过了,闺女,你叫啥呀?”老太太问道。

  “大娘,我叫林立钟,这位是方敏,有啥活您安排就是。”林立钟见方敏一直盯着人群中的一个大婶打量,也不知道又在打什么注意。

  “林立钟,行,我记住了,你跟着刘婶子先学编席子吧,让那个叫方敏的去塘子那边割芦苇。”老太太是村里的老人了,打抗战起就搞妇女工作,在村里很有威望。

  “啥?割芦苇?”方敏回过神儿的时候,就听见张老太安排自己去割芦苇,这可不是个好活计,但张老太的威望自己前世的时候就见识过,也不敢跟她对着来,只能跟林立钟商量,“立钟啊,我跟你换换行吗,我先学着编席子,等我学会,咱们再换过来。”

  “行啊,方敏姐,那你先跟着大娘们学编席子,我去割芦苇。大娘,工具在哪呢,我这就去。”割芦苇这个活对方敏来说可能有点辛苦,但对自己来说就是小意思了,更何况自己也想去河边看看,之前看电视看小说的时候,就经常见到有小孩去芦苇荡里捡鸭蛋,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咋样。

  “哦,也行,镰刀和车子在那屋呢,去吧。”张老太说完就去忙活了,没再搭理方敏。

  林立钟带着镰刀推着小车就出发了,一路上边走边问路,很快就来到了村子西边的芦苇丛。这会儿大人孩子都去上工了,河边也没啥人,林立钟到了之后,先观察了一下,之前已经有人割过芦苇,边上的都已没有了,想要再割的话,只能往里面去。

  林立钟看了看自己崭新的布鞋,这是之前在供销社买的,今天第一次上脚,又看了看芦苇丛里的淤泥,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空间里也有胶鞋,但是林立钟不打算拿出来用,毕竟人老成精,那群老太太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儿,要是两脚干干净净地回去送芦苇,就明摆着告诉人家自己有问题。

  还好,这里的淤泥也不深,林立钟走了几步就适应了,挑了一块长得比较均匀的芦苇开始干活。林立钟之前完全没有割过芦苇,但是用过镰刀,她前世上学的时候选的农学院,自己参加过试验田收麦子,所以对乡下的一些农活根本不陌生,当然这不包括割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