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作品

第186章 存活的秧苗(第2页)

  “好说,好说,谭教授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好了。”

  几人站在地头,看着地里那些青青的麦苗,一时间都不说话了。

  林立钟见几人不说话,也识趣地没有上前,反而跑到顾明城那里去研究他手里的相机去了。

  之后的日子,这片山脚下的试验田成了全村人都关注的地方,这时候地里的冰刚开化,温度不温度,村里也只安排了翻地,大家忙活完之后就回跑到这里,也不光是出于好奇,反正总觉得看过之后,这一天才算圆满。

  这试验田要是有个什么活儿,大家都可积极地报名了,为此少了村长很多麻烦,当然了,谭老师还是觉得原来那几个人干的不错,也没有提出更换人选,实在需要人的时候,才会让村长额外找人。

  就在第十一天上,老支书来找谭嘉平了,他左腿受伤的地方从早上起来就开始酸疼了,估计晚上就会有寒潮来临。

  “谭老师,今天晚上会有寒潮,咱得赶紧想办法御寒。”老支书来的时候,代老头和林立钟都在。

  今天谭嘉平本来是准备把暖棚里的麦苗给移出来,栽到试验田里的,这些秧苗跟试验田里的是同期育苗栽种的,暖棚里的比试验田里的秧苗高了不少。

  “晚上?确定吗?”

  “嗯,不会超过十点。”

  “好,老哥,那还得麻烦你,我之前看到村里堆了不少的秸秆,现在我需要用一下。”

  “好,我这就喊人去搬,需要多少你让立钟过来跟我说。”现在已经是下午了,老支书怕时间来不及,赶紧去村里喊人了。

  “好,那麻烦老哥了。”

  谭嘉平回到屋里一顿写写画画,最后拿着一张草图出来了。

  “立钟,你把这图拿给老支书,让他安排人按照图纸堆放秸秆,我马上兑点那水,一会儿就过去。”谭嘉平说完就喊着顾明城去东厢房里忙活了。

  林立钟拿着图纸也赶紧去找了老支书,把谭嘉平的话转告之后,老支书就带着人忙碌了起来。

  等谭嘉平到田里的时候,大家已经把所有秧苗按照谭嘉平的办法给盖起来了。

  “老支书,现在还得麻烦大家再帮个忙,组织一部人晚上值夜,需要在田里焚烧秸秆,”

  “好,我来安排。”老支书点头应道,转身就去找张建国安排了。

  谭嘉平带着顾明城,提着水桶开始一簇一簇地浇水,林立钟看了一会儿,知道大概的量之后,也加入了进来。

  忙完一切之后,谭嘉平就守在了试验田里,代老头想替他都不行,只能把家里的被褥拿了一套过来,防着晚上冻着。

  果然,一到晚上九点半,气温明显就降下来了,谭嘉平看过温度计之后,赶紧喊人把烟给生了起来,整个试验田都弥漫在了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之中,这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烟雾来局部提升空气的温度,达到防寒的作用。

  这火在大家轮流值班下,燃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谭嘉平就看上检查被覆盖住的秧苗,没有一簇被冻蔫,这才放心下来。

  林立钟倒是没有跟着值夜,她倒是想,但是被代老头和老支书给撵回来了,说小姑娘家家的,不方便。

  第二天一早,林立钟天没亮就起床了,做了一大锅的胡辣汤,盛到了和面的木盆里,外面用褥子包裹住,用麻绳捆绑固定,方便保温,端着就去了地里。

  “太爷,谭老师,叫大家伙儿过来吃饭了,”林立钟把木盆放到了剩下的秸秆上,从背筐里拿出勺子和粗瓷碗就吆喝开了。

  “哎,立钟啊,啥玩意儿这么香啊?”代老头离着近,最先到了,鼻子一耸一耸地闻着木盆里散发出来的香气。

  “胡辣汤,代老头,给,赶紧喝上,去去寒。”林立钟赶紧给他打了一碗。

  这胡辣汤还是之前跟谢仁换的,他邻居老家是南省的,这东西人家做的地道,谢仁尝过之后,就跟人换了不少,当然了,林立钟也是觉得不错,就拿了他一半。

  “哎,好,辛苦小五了,回头给你记到账上,这是咱村里的事儿,可不能让你一个小姑娘跟着掏腰包。”老支书这个时候把话说了出来,大家就好意思过来喝了。

  林立钟看到大家的表情,才明白自己想简单了,没有反驳老支书的话,只是点了点头就去忙活了。

  之后的日子,又经过了两次的寒潮,这天气才算稳定下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秧苗都存活了下来,还长了不少。

  这下,试验田更热闹了,白天的时候还好些,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开春了,村里的生产任务也派下来了,大家又恢复了上工的日子。但是一到下工的时候,大家都不着急回家了,非得先去山脚下的试验田走一遭,看看里面的麦苗才放心。

  这温度升上来之后,暖棚里的麦苗也被谭嘉平给移到了地里,现在已经长到小腿肚高了,跟一直在地里生长的麦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相同的是,它们都经过寒冬的洗礼存活了下来,天气回暖之后,更是爆发出来强韧的生命力。

  只要这些麦苗顺利成熟,那这种子就算是成功了,今年冬天就可以直接大规模在试验田播种了。所以,谭嘉平几乎可以说是长在了实验田里,每天十多个小时都在。

  村里忙的火热,这知青们也热闹了起来。

  韩淑霞经过跟李国庆的不断拉扯,终于是把证给领到手里了。

  李爸李妈并没有出钱给他们办彩礼,也没有给韩淑霞找工作。不论李国庆怎么闹腾,就一句话没钱,让自家老三自己想办法。

  韩淑霞期间也跟李国庆闹了不少的矛盾,本想着就算没有工作,凭李家的情况,这结婚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三转一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李国庆的父母能如此狠心。.Cc

  韩淑霞最终还是认了,她不能保证自己以后还能遇到比李国庆家条件更好地对象。

  两人结婚,就只简单买了两身新衣服,然后就领证了,连喜糖都没有,韩淑霞跟村里的知青关系也不好,就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搬到了李家。